网球教学中不同多球训练效果的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球教学中不同多球训练效果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多球训练是由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率先在排球训练上运用的一种训练方法,随着人们对多球训练深入的认识,逐渐了解到多球训练的各方面优点,因此多球训练被逐渐应用到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的训练中,并且逐渐成为训练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多年以来多球训练对于提高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以及专项身体素质等各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多球训练逐渐被各个基层的网球教练员以及学校老师所重视,并且在网球教学和训练中被不断应用,广大的教练员和教师在日常的网球训练和教学过程中都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多球训练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使这种训练方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到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再到科学化的发展过程。本研究通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这四种研究方法,对不同多球训练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选取20名有一年网球球龄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使用多球组合的多球训练方案,对照组使用常规多球训练方案,采用International tennis number测试方法,通过测试正、反手击球深度和正反手击球精度,以及对拉拍数等指标,对这两种多球训练方案的训练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向广大网球教练员阐述不同多球训练方法在网球教学中的不同优势,从而对网球多球训练方法的作用进行探索,最终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不同网球多球训练方案训练后,对于学生正、反手击球深度,正反手击球精度以及对拉成绩指标上均有非常显著性的提高。(2)常规多球训练方案和多球组合训练方案的训练对于学生正、反手击球深度成绩的提高效果上没有显著性差别。(3)常规多球训练方案的训练形式更加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对于技术动作的巩固要优于多球组合训练方案。(4)多球组合训练方案的训练对学生正、反手击球精度成绩的改善效果和对拉成绩的改善效果都要明显优于常规多球训练方案的训练效果。
【关键词】:网球教学 多球训练 训练效果 对比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5-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9
- 1.1 选题依据9-10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文献综述11-19
- 1.3.1 相关概念界定11
- 1.3.2 多球训练研究11-16
- 1.3.3 其它球类项目多球练习的研究16-19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9-31
- 2.1 研究对象19
- 2.2 研究方法19-20
- 2.2.1 文献资料法19
- 2.2.2 教学实验法19
- 2.2.3 数理统计法19
- 2.2.4 逻辑分析法19-20
- 2.3 教学设计20-31
- 2.3.1 实验对象20
- 2.3.2 实验目的20
- 2.3.3 实验控制20
- 2.3.4 教学内容20
- 2.3.5 教学时间20
- 2.3.6 教学地点20-21
- 2.3.7 多球训练原则21
- 2.3.8 训练方案21-27
- 2.3.9 测试内容27-28
- 2.3.10 底线击球测试评分标准28-29
- 2.3.11 教学课程安排29-31
- 3 结果与分析31-41
-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基本形态31
-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基本身体素质比较31-32
- 3.3 不同多球训练方案训练前后成绩比较32-34
- 3.3.1 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前成绩比较32
- 3.3.2 常规多球训练方案训练前后成绩比较32-33
- 3.3.3 多球组合训练方案训练前后成绩比较33
- 3.3.4 不同多球训练方案对动作技能形成的比较分析33-34
- 3.4 两种训练方案成绩改善效果比较分析34-41
- 3.4.1 正、反手击球深度成绩改善效果比较分析34-36
- 3.4.2 正、反手击球精度成绩改善效果比较分析36-38
- 3.4.3 对拉测试成绩改善效果比较分析38-41
- 4 结论与建议41-43
- 4.1 结论41
- 4.2 建议41-43
- 参考文献43-47
- 附录47-49
- 致谢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星;;网球初学者多球训练的必要性[J];网络财富;2009年18期
2 孙宁;;浅析我国高校网球教育发展及多球训练教学[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年24期
3 白晓东;;浅谈乒乓球多球训练[J];少年体育训练;2009年01期
4 张惠忠;乒乓球多球训练的特点[J];辽宁体育科技;2000年03期
5 FIy;;二发值得一拼![J];网球俱乐部;2007年04期
6 金路;陈功;;多球训练全攻略[J];网球;2007年10期
7 吕井存;;自制乒乓球集球网[J];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10期
8 唐鑫森;多球训练经验谈[J];乒乓世界;2002年04期
9 李艳霞;;少年儿童启蒙训练阶段网球多球训练必要性的探讨[J];内江科技;2009年06期
10 徐锋;;发球机结合集球网多球训练新型教学模式设计及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裕和;罗兴华;钟纯正;张耀勋;;多球训练在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中的运用[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李裕和;罗兴华;张耀勋;;多球训练在提高女子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中的运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韩自强;卢高峰;许lx;陈利荣;;羽毛球运动员多球训练强度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6年
4 王珲;张若波;;对现代乒乓球多球训练方法的特征及其作用的反思[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鲍华东;网球教学中不同多球训练效果的对比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艳;多球训练对提高少年儿童启蒙训练阶段乒乓球基本技术的分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潇;多球训练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实验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4年
4 崔克;青少年羽毛球多球训练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孙辉;羽毛球专项大学生多球训练方式及其能量消耗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6 刘锦;多球训练对乒乓球初学者技术水平发展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梁波;不同负荷乒乓球多球训练间歇时间的回归预测[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网球教学中不同多球训练效果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6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96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