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校竞技健美操群体凝聚力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3 00:14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高校竞技健美操群体凝聚力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竞技健美操的竞赛项目属于群体性运动项目(单人操除外)。群体凝聚力理论是在群体动力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类兼顾应用性和基础性的心理学分支,其核心作用在于尊重群体协同关系,增强群体内部各成员间相互吸引力,缓冲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冲突。对于提高竞技健美操运动水平和训练效果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与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山东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的群体凝聚力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本文以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大学生组健美操比赛的甲、乙、丙组的参赛队员和教练员为研究对象,探讨群体凝聚力、领导行为、训练比赛满意感、个人运动成绩之间的作用机制,得出如下结论:1、教练员整体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26-35岁,执教年限以1—5年为主,且女性占大多数。2、甲组赛前临时组队的院校比例较高,相反,丙组常年训练的院校占大多数。3、甲乙丙组的经费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4、运动员性别能有效预测群体凝聚力,且女生比男生凝聚力水平高,尤其是对群体社交吸引和群体任务吸引维度影响显著。5、运动员户籍类型、家庭成员结构、年级、运动等级均无法有效预测群体凝聚力。6、运动员参赛分组能有效预测群体凝聚力,甲乙丙组对群体社交吸引、群体任务吸引、群体社交一致性、群体任务一致性维度均有显著影响。7、运动员参赛项目类别能有效预测群体凝聚力,参加有氧类项目运动员比参加竞技类项目的运动员凝聚力水平高,尤其是对群体社交吸引、群体任务吸引、群体任务一致性维度影响显著。8、教练员领导行为能够有效预测群体凝聚力。9、群体凝聚力能有效预测训练比赛满意感和竞技水平。凝聚力水平越高队伍满意感越强,名次越靠前。10、群体凝聚力对领导行为与训练比赛满意感具有中介作用,并通过群体社交吸引和群体任务一致性维度实现。11、群体凝聚力对领导行为与运动成绩具有中介作用,并通过群体任务一致性维度实现的。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 群体凝聚力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31.3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1 前言13-15
- 1.1 研究背景13-14
- 1.1.1 国内外健美操发展背景13
- 1.1.2 我国及山东省高校竞技健美操发展背景13-14
- 1.2 研究意义14-15
- 1.2.1 理论意义14-15
- 1.2.2 实践意义15
- 2 文献综述15-21
- 2.1 群体凝聚力概念研究15-16
- 2.2 群体凝聚力分类研究16-18
- 2.3 群体凝聚力影响因素研究18
- 2.4 群体凝聚力与运动表现的相关研究18-20
- 2.5 群体凝聚力测量方法的历史沿革20-21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22
- 3.1 研究对象21
- 3.2 研究方法21-22
- 3.2.1 文献资料法21
- 3.2.2 专家访谈法21-22
- 3.2.3 问卷调查法22
- 3.2.4 数理统计法22
- 4 理论基础22-30
- 4.1 基本研究理论与思路的确定22-24
- 4.1.1 Carron群体凝聚力理论模型的确定22-23
- 4.1.2 前、后置变量筛选与基本研究思路的确定23-24
- 4.2 研究假设24-25
- 4.2.1 运动员人口及基本统计变量对群体凝聚力影响作用的假设提出24-25
- 4.2.2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群体凝聚力影响作用的假设提出25
- 4.2.3 群体凝聚力对训练比赛满意感、运动成绩影响作用的假设提出25
- 4.2.4 群体凝聚力是教练员领导行为与训练比赛满意感、运动成绩中介作用的假设提出25
- 4.3 相关影响因子理论基础分析与测量方法的确定25-27
- 4.3.1 “领导行为理论”理论基础与测量方法确定25-26
- 4.3.2 “训练比赛满意感”理论基础与测量方法确定26-27
- 4.4 测量问卷的选择依据与问卷的信效度检验27-30
- 4.4.1 测量问卷的选择依据27-28
- 4.4.2 问卷内容效度检验28-29
- 4.4.3 问卷信度检验29-30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30-47
- 5.1 描述性统计结果30-34
- 5.1.1 山东省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描述性分析30-31
- 5.1.2 山东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训练质量差异31-32
- 5.1.3 山东省高校经费水平差异32-34
- 5.2 高校竞技健美操群体凝聚力的比较分析34-41
- 5.2.1 高校竞技健美操群体凝聚力的总体水平研究分析34-36
- 5.2.2 不同性别高校竞技健美操群体凝聚力的比较36-37
- 5.2.3 不同家庭背景和家庭成员结构高校竞技健美操群体凝聚力的比较37-38
- 5.2.4 不同年级高校竞技健美操群体凝聚力的比较38
- 5.2.5 不同运动等级高校竞技健美操群体凝聚力的比较38-39
- 5.2.6 不同组别高校竞技健美操群体凝聚力的比较39-40
- 5.2.7 不同参赛项目类别高校竞技健美操群体凝聚力的比较40-41
- 5.3 高校竞技健美操教练员运动领导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41-43
- 5.4 高校竞技健美操训练比赛满意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43-44
- 5.5 群体凝聚力是运动领导行为与训练比赛满意感、运动成绩的中介作用44-47
- 5.5.1 群体凝聚力是运动领导行为与训练比赛满意感的中介作用44-46
- 5.5.2 群体凝聚力是运动领导行为与运动成绩的中介作用46-47
- 6 结论及建议47-49
- 6.1 结论47-48
- 6.2 建议48-49
- 附录49-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8-59
- 附件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忠秋;;运动群体凝聚力主要表现特征与培养方式探讨[J];体育科学;199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国玲;山东省高校竞技健美操队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高校竞技健美操群体凝聚力影响因素研究
,
本文编号:5117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511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