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李雪芮和马林技战术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对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李雪芮和马林技战术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羽毛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近几年国外不断涌现优秀的女子单打选手,最为抢眼是来自西班牙的马林,现世界排名第一,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金热门人选。李雪芮作为中国女子单打的领军人物,肩负着中国队2016里约奥运会夺金的重任。中国队以往的对手大部分都集中在亚洲地区,技战术比较了解,而现在,来自欧洲的马林对中国队形成威胁,她与中国最优秀的运动员的技战术有何不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对比分析方法。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对李雪芮和马林从2012-2015年的3场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对双方运动员发球、接发球的技术和区域;全场三大区域的技术使用以及得失分情况;全场得失分的结构特征;全场战术运用和最后得失分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两名运动员技战术的特点,总结出两者的异同点,探索世界羽毛球女子单打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李雪芮以发正手高球至对手6号和3号区为主要特点,马林以发反手网前小球至对手1号和5号区为主特点,但两名运动员的发球方式和区域相对单一。2.李雪芮接发网前球的技术和球路变化多,与下一拍的衔接起到好的辅助作用;马林在接后场的发球时主要采用高球和杀球,更具威胁性,为下一拍和相持阶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对全场三大区域技术使用和得失分统计表明:两者前场均以搓放和挑球技术为主,推球和勾对角技术是其运用的不同点;在中场平抽快挡技术使用最多,两人区别点在于接杀球方式不同;高球是后场使用最多的技术,两者不同点在于吊球的运用。扑球是两人前场主要得分的技术,而挑球为失分的主要技术;李雪芮中场技术手段变化多,而马林中场技术手段显得单一;两者后场均以杀球为主要得分手段,李雪芮吊球失分较多,而马林则在高球上失分较多。4.两人全场失分率都大于彼此的得分率。李雪芮的非迫性失误多于马林,李雪芮和马林得失分主要在相持和多拍阶段。5.全场战术统计表明,在接发球抢攻战术的应用上李雪芮比马林回球线路和技术手段上更灵活多变;两者最大区别体现在逼反手以及线路变化战术的运用上;李雪芮防守与反击战术使用率远高于马林,但防守失分率高于马林。
【关键词】:羽毛球 技战术 对比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4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前言11-19
- 1.1 选题依据11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12
- 1.3 文献综述12-19
- 1.3.1 相关概念12
- 1.3.2 当前我国对羽毛球技战术的相关研究状况12-15
- 1.3.3 国外对羽毛球技战术研究现状15-16
- 1.3.4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运动的影响16-19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19-21
- 2.1 研究对象19
- 2.2 研究方法19-21
- 2.2.1 文献资料法19
- 2.2.2 录像观察法19
- 2.2.3 数理统计法19-20
- 2.2.4 对比分析法20-21
- 3 结果与分析21-43
- 3.1 李雪芮与马林的发球接发球技术比较21-25
- 3.1.1 李雪芮与马林发球技术运用特点21-23
- 3.1.2 李雪芮和马林接发球技术比较23-25
- 3.2 李雪芮与马林前场技术比较研究25-29
- 3.2.1 李雪芮与马林前场技术运用比较25-27
- 3.2.2 李雪芮与马林前场技术得失分比较27-29
- 3.3 李雪芮与马林中场技术比较研究29-32
- 3.3.1 李雪芮与马林中场技术运用比较29-30
- 3.3.2 李雪芮与马林中场技术得失分比较30-32
- 3.4 李雪芮与马林后场技术比较研究32-35
- 3.4.1 李雪芮与马林后场技术运用比较32-34
- 3.4.2 李雪芮与马林后场技术得失分比较34-35
- 3.5 李雪芮和马林全场得失分的比较35-38
- 3.5.1 李雪芮和马林得失比较35-36
- 3.5.2 李雪芮和马林不同比赛阶段得失比较36-38
- 3.6 李雪芮与马林全场战术应用比较研究38-43
- 3.6.1 李雪芮与马林发球接发球抢攻战术比较38-39
- 3.6.2 李雪芮与马林常用进攻战术使用比较39-40
- 3.6.3 李雪芮与马林防守战术以及防守反击战术比较40-41
- 3.6.4 李雪芮与马林全场战术运用得失分比较41-43
- 4 结论与建议43-45
- 4.1 结论43-44
- 4.2 建议44-45
- 参考文献45-49
- 附录 149-50
- 附录 250-51
- 致谢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志勇;我国羽毛球市场发展现状与建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2 郝军龙,贾文彤;高校羽毛球学期教学中的比赛3段论构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张洪宝;能量代谢分析在羽毛球训练中的运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吴宏江,王剑;羽毛球步法教学研究[J];天中学刊;2003年05期
5 庄志勇;我国高校羽毛球比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羽毛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4年06期
7 陈莉琳;我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市场化运作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8 许建;南宁市羽毛球场馆体育消费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王丽娟;张博;于容容;肖福俊;;羽毛球比赛中节奏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林继宏;;羽毛球意识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莉琳;;我国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市场化运作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曾亦斌;;珠三角地区大众羽毛球热形成的原因与特点的研究[A];2007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论文选[C];2007年
3 安忠鑫;蒋家珍;钟秉枢;冷波;周志辉;王磊;;《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在2011年苏迪曼杯直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4 董林;;大学生对羽毛球学习兴趣的探讨[A];第二十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0年
5 钟稳;;高水平羽毛球女单项目击球状态与胜负关系的分析和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戴金彪;管颖;;“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影响与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王克阳;;上海市杨浦区高中生参加课余羽毛球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以部分高中为例[A];第二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3年
8 袁博峰;;从电视直播收视数据浅析中国羽毛球职业化的可行性[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傅琪琪;李海;;基于商业视角的羽毛球竞赛规则演变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10 王聪;秦学林;;基于TRIMP的羽毛球训练及比赛负荷监控[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羽毛球比赛规则要点[N];人民日报;2007年
2 狄赫丹;长治鸿羽羽毛球俱乐部成立[N];长治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先永;中国羽毛球公开赛——打造广州金灿灿的体育名片[N];中国体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许珂;昆明业余羽毛球市场缘何火瀑?[N];中国体育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宋辉;羽毛球让社区居民乐此不疲[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6 记者 马月红;市体育中心羽毛球馆开馆暨羽毛球俱乐部成立[N];周口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云波;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在桂林举行[N];桂林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胡奎 实习记者 严竹芸 实习生 张柯璐;全州“8·8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之州直单位篮球·羽毛球比赛活动启动[N];黔西南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赵乃林;“羽毛球是我健身的好‘处方'”[N];辽宁日报;2001年
10 李樱;羽毛球馆的9100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晶华;羽毛球空气动力学的若干问题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2 叶宗鑫;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术体系双子模型的理论建构以及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3 刘萍萍;我国羽毛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4 漆昌柱;羽毛球专家—新手在模拟比赛情景中的问题表征与运动思维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谷平;北京市大众羽毛球锻炼者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首都体育学院;2008年
2 许建;南宁市羽毛球休闲人群行为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王杰;河南省羽毛球裁判员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孔令德;中国羽毛球产业链的组成与提升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夏宇;羽毛球规则变化史及其对运动员技术战术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姜雷;西安市羽毛球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小女;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专修课现状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兰财;北京市羽毛球培训网络营销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9 王昊;吉林省普通高校羽毛球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1年
10 马振鹏;西安市羽毛球爱好者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521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52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