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开展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的可行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厦门市开展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和创建健康城市为契机,厦门迎来了健康促进建设良机。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运用行政的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早在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渥太华宪章》公布了健康促进的五大领域,社区行动位列其中,这是对社区工作的重要肯定,健康促进在每个社区工作的落实将直接覆盖和影响整个城市居民的健康发展。将社区作为健康促进的基地,不断在社区内进行健康促进实践和在社区间进行经验的传递,以及社区之间健康促进模式的推广,对深入推动实施厦门“十三五”规划和“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甚至对我国公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体育健康促进及相关理论基础,结合厦门市社区体育及健康促进发展现状,从理论上对厦门市开展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的必要性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并解决当前社区体育、健康促进中存在的问题,如社区工作偏向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社区体育服务的资金、人员配备不足,服务模式的单一化等;其次根据厦门当前的政策、环境、设施等发展状况对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的可行性开展论证和研究,并以厦门市多个社区作为调研地点,将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检验厦门市部分社区开展体育健康促进的可行性,尽可能排除个别社区所带来的特殊影响因素,将实践结果和所得经验上升为一般性理论,并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提出可行的实施策略和实施途径,最终对厦门市开展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并为其它城市或地区开展社区体育健康促进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厦门市 社区 体育健康促进 必要性 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1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10-12
- 1.1.1 体育、健康产业的加速发展10
- 1.1.2 全民健身的加速发展10-11
- 1.1.3 体育健康促进成为研究热点11
- 1.1.4 厦门市健康城市的创建11-12
- 1.2 研究的意义12-13
- 1.2.1 推动体育产业发展12
- 1.2.2 提升全民健身高度12-13
- 1.2.3 促进美丽厦门的共同缔造及健康城市的创建13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13-16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16-17
- 1.5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7-19
- 1.5.1 研究对象17
- 1.5.2 研究方法17-19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19-20
- 1.6.1 重点19
- 1.6.2 难点19
- 1.6.3 创新点19-20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理论分析20-25
- 2.1 健康促进的概念20
- 2.2 体育健康促进的概念20
- 2.3 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的涵义20-25
- 2.3.1 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的意义21-22
- 2.3.2 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的内涵22-25
- 第3章 厦门市开展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的必要性分析25-31
- 3.1 解决当前社区各服务模块的离散25
- 3.2 建设健康城市的需要25-26
- 3.3 满足当前社会需求26-27
- 3.4 社区体育健康促进与相关工作的对比优势分析27-31
- 3.4.1 与传统体育活动促进的对比分析27
- 3.4.2 与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对比分析27-28
- 3.4.3 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对比分析28-31
- 第4章 厦门市开展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的可行性分析31-37
- 4.1 厦门市开展社区体育健康促进优势性分析31-35
- 4.1.1 政策、法规支撑31-33
- 4.1.2 环境支撑33-34
- 4.1.3 科技支撑34-35
- 4.2 厦门市开展社区体育健康促进存在的问题35-37
- 4.2.1 缺乏系统理论基础支撑35
- 4.2.2 缺乏实践经验35
- 4.2.3 体育资源分布不均35-36
- 4.2.4 资金来源单一36-37
- 第5章 案例分析:厦门市莲岳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的开展37-44
- 5.1 莲岳社区基本概况37-38
- 5.2 实施主体的构成38-39
- 5.2.1 实施主体来源38
- 5.2.2 莲岳社区体育健康促进实施主体38-39
- 5.3 体育健康促进的开展过程39-42
- 5.3.1 转变理念,为社区注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39-40
- 5.3.2 预设课程方案,社区需求调查40
- 5.3.3 实施具体内容的确定40-42
- 5.4 实施效果总结42-44
- 第6章 厦门市社区体育健康促进开展的策略及实施途径44-51
- 6.1 厦门市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44
- 6.2 厦门市社区体育健康促进支持性环境的创建44-45
- 6.2.1 创建利于健康的自然环境44-45
- 6.2.2 营造健康的体育社会环境45
- 6.2.3 新科技支撑下的体育健康促进环境45
- 6.3 厦门市社区群众的健康动员45-47
- 6.3.1 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的人群划分45-46
- 6.3.2 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群众动员46-47
- 6.4 厦门市社区体育健康促进工作模式的创建及推广47-50
- 6.4.1 社区体育健康促进工作模式创建的意义47
- 6.4.2 社区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理论基础47-49
- 6.4.3 厦门市社区体育健康促进工作模式的推广49-50
- 6.5 厦门市社区体育健康促进的实施途径50-51
- 6.5.1 传统实施途径50
- 6.5.2 新型现代服务业实施途径50-51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51-53
- 7.1 结论51
- 7.2 建议51-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6
- 附录56-60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子;大学生体育健康能力的培养途径与实施[J];四川体育科学;2004年03期
2 王青春;;浅谈体育本质与体育的教育性[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吕东旭;;论体育健康促进[J];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4 殷鹏鹏;;在体育健康教学中塑造大学生的和谐人性[J];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5 李乃平;;现代体育健康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6 常琦;;培养大学生体育健康能力的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唐立慧;郇昌店;唐立成;;我国体育健康促进研究述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郑星;;谈高校体育中的健康教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9 郝君;韩超;;高校特殊群体体育健康需求分析[J];科技信息;2012年16期
10 刘磊矗;试论体育健康学的创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东旭;李建国;杨建设;;健康城市的体育健康促进体系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田莉;;试析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3 丁丽华;;关于长春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考[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杨烨;;上海市初中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程文广;;北京奥运视角下体育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6 栾丽霞;;高校优秀体育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6年
7 王斌;;肢体残疾人体育健康观念的研究[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8 郝国臣;;高校实施体育健康卡的构想——以中北大学为例[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宋昱;;“蚁族”体育述论—中国新生代青年群体体育困境的解读与突破[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10 赵彬彬;宋扬;;新时期中国北方休闲体育特征及趋势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宏生;体育产业:资本的一大盲点[N];中国商报;2002年
2 无锡市体育场馆和训练管理中心副主任 高慧;对体育产业发展趋势的思考[N];无锡日报;2008年
3 马敏;发展体育产业 助力“美好安徽”建设[N];中国体育报;2013年
4 马敏;安徽体育健康休闲产业初具规模[N];中国体育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李雪颖;实现青少年体育持续健康发展[N];中国体育报;2013年
6 撰稿 平萍 宋剑波 黄维;体育大检阅 和谐大展示[N];中国体育报;2010年
7 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 公冶民;体育必须纳入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N];中国体育报;2010年
8 记者 梁韶辉;今年首设体育产业引导资金[N];河北日报;2012年
9 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刘巍;诚信:我国竞技体育健康发展的基石[N];人民日报;2012年
10 记者 朱应儒;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旋律[N];金昌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花楷;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财政政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年
2 陈璐;体育学理视角下的单元体育教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吕东旭;健康城市的体育健康促进体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4 吕慧;后工业社会视野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D];山西大学;2011年
5 卢晓梅;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6 刘巍;转型期我国体育诚信缺失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娟;张家口市全民健身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程龙;构建延边州城镇化体育发展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张双双;河南省体育特岗教师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熊巍;宜昌市高中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吴奈温;泰安市城区体育健身产业发展的困境分析及路径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爽;大连市普湾新区小学生体育与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姜黎;江西省高校开设壁球选修课的可行性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范轶倩;成都市社区居民对体育健康知识的需求与获取途径的调查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5年
9 于燕;西安市户外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10 李冠瑾;城市青少年体育健康服务多元供给主体协同管理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521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521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