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201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双打四强得失分特征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9 20:25

  本文关键词:201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双打四强得失分特征的比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201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 女子双打 四强 得失分 特征


【摘要】:中国网球公开赛是国际性大型网球赛事,自其2004年举办首届以来,凭借其自身影响力吸引了众多国际网球优秀选手参赛,201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双打汇集了大、小威廉姆斯,埃拉尼、文奇等世界顶级双打组合,比赛的整体水平和研究意义较高。但是参考以往对于中网女子双打选手的分析,大部分集中于选手之间技、战术的比较,通过比较选手之间的发球、接发球等技术层面的分析,找出提高我国与高水平选手之间的差距。这样的分析研究虽然能够较为宏观和整体的对比选手之间的差距,但是无法从微观上了解到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也不能准确的反映队员的竞技状态和技、战术水平在比赛中的起伏变化状况。综上所述,本文以201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双打四强选手的得失分特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影像拍摄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试图从更加微观的角度找出世界优秀女子双打选手得失分的主要共性特征以及我国选手在得失分方面与世界优秀选手之间的差距,同时也通过对得失分特征的分析找出女子双打比赛中的一些制胜规律。旨在为我国女子网球选手在比赛中如何更好的减少失分提供一定的参考,使她们在今后的训练中更有针对性,更好的在比赛中控制好得分和失分这一对立统一的关系从而更加有利于她们在比赛中的发挥。同时,也为我国女子网球训练提供一定数据上的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从整体比赛得分情况来看,世界高水平女子双打在比赛中对抗双方主动得分主要集中在相持阶段,占到了48%。(2)发球制胜分与接发球制胜分的比例相当。(3)2013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双打四强比赛中的七项基本技术致胜球数量依次为发球接发球网前截击球正反手击球高压球削球挑高球,其中发球与接发球的技术得分合起来占到了总比分的52%。(4)底线对抗一般都以最大限度将回球角度拉大,采用平击球的方式提高球速、降低过往网,目的是增强对网前强攻选手的压迫性,避免被抢断,但也因此会增大失误的几率。(5)中国选手多是以一前一后阵型打法为主,这种打法要求网前队员寻求出击,要在网前寻找得分点,因此我国选手彭帅在网前主动抢截横向移动的次数上自然就要多于其他国外参赛选手,但失误较多。(6)胜方主动得分的数量是对比赛数据所统计的最大值,说明在高水平女子双打比赛中,主动得分能力的强弱是取得比赛胜利的首要条件,而胜方之所以在比赛中获胜,其制胜分与击球的稳定性和低失误率都远远强于负方选手。(7)在通过统计发现,一发得分占发球总得分的60%,恰恰说明在双打比赛中高质量的一发是最具有优势的进攻起始,更是实施有效战术意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8)截击球技术在胜负双方各项技术得分统计中得分最高,位列第一,正反手击球技术位列第二。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网球女双选手的训练和备战提出以下建议:(1)我国在培养高水平双打网球运动员时,应着重加强在比赛中如何提高双打组合主动得分能力,这是赢得比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2)在加强接发球技术训练环节时,应注重对接一发技术的能力提高,加强抢攻意识,同时在训练中配合多样化的接发球技术训练方式,增加球员对比赛局面的掌控能力;并根据对方发球落点的不同位置,灵活选择回球线路,以低风险的回球方式为基础,保证回球的成功率,提高在接二发时回球的攻击性。(3)提高反手击球技术灵活多变的线路、增强对于对反的压制、提高反手在比赛中的得分率是我国高水平网球双打选手需要着重研究的方向。(4)网球选手在比赛中如何把握关键球的得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自身较为稳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在我国女双网球选手日常训练和备战中,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把握关键球的心理稳定能力。(5)我国网球女子双打选手在日常的训练和参赛中应加强中前场的抢攻能力,加大建立运动员在网前对抗的信心,在控制减少非受迫性失误前提下,培养我国女子高水平运动员克服网前恐惧抵触心态,丰富总体战术意识,从而增强取得致胜球的能力。(6)安排网球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中,应在保证成功率的基础上提高运动员对击球角度控制的能力,注重落点、旋转和力量的有机结合,根据对手不同情况合理选择分配,发向对方防守最薄弱的地方。
【关键词】:201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 女子双打 四强 得失分 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5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3
  • 1 前言13-17
  • 1.1 选题依据13-14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4-15
  • 1.2.1 选题目的14-15
  • 1.2.2 选题意义15
  • 1.3 相关概念界定15-17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17-21
  • 2.1 网球运动制胜规律的研究17-18
  • 2.2 网球技战术方面的研究18-19
  • 2.3 网球比赛统计方面的研究19
  • 2.4 有关其他竞技比赛项目得失分统计的研究19-21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21-24
  • 3.1 研究对象21
  • 3.2 研究方法21-23
  • 3.2.1 文献资料法21-22
  • 3.2.2 影像分析法22
  • 3.2.3 数理统计法22
  • 3.2.4 对比分析法22-23
  • 3.3 技术线路图23-24
  • 4 结果与分析24-49
  • 4.1 得失分基本规律24
  • 4.2 得分特征分析24-32
  • 4.2.1 主动得分与对方失误得分25-26
  • 4.2.2 总体得分情况概述26-27
  • 4.2.3 各项技术得分统计情况分析27-32
  • 4.3 失分特征分析32-38
  • 4.3.1 受迫性与非受迫性失分情况统计分析32-33
  • 4.3.2 总体失分情况概述33-34
  • 4.3.3 各项技术失分统计情况分析34-38
  • 4.4 胜负双方与得失分统计的对比分析38-49
  • 4.4.1 胜负双方得分统计的对比分析39
  • 4.4.2 胜负双方阶段性得分统计情况对比分析39-44
  • 4.4.3 胜负双方失分统计的对比分析44
  • 4.4.4 胜负双方阶段性失分统计情况对比分析44-49
  • 5 结论与建议49-52
  • 5.1 结论49-50
  • 5.2 建议50-52
  • 参考文献52-5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6-57
  • 致谢57-58
  •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58-59
  • 承诺书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建梅;张志华;陶志翔;;29届奥运会我国女子网球双打组合郑洁/晏紫比赛优劣势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唐伟;吕微;;对近六年我国女子网球双打项目发展之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曾繁繁;李庆有;;优秀职业网球运动员比赛得分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6年01期

4 朱磊;中外网球运动员比赛技术统计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易景茜与卡普里亚蒂的差距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4年05期

5 罗书杰;;对2006年温网1/4决赛李娜对克里斯特尔斯一战双方技战术比较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S1期

6 夏冰壶;;世界优秀男子网球选手抢七决胜局——得失分统计与制胜规律探索[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年08期

7 朱征宇,顾伟农,付强;九运会女子排球决赛胜负队得失分规律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年10期

8 欧超;吴宁霜;;2006年法网中外女子网球运动员比赛技术统计分析与评价[J];浙江体育科学;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庆有;网球战术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564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564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a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