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棋艺学院棋艺专业“双主体”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
本文关键词:成都棋艺学院棋艺专业“双主体”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
【摘要】:2001年2月23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学校开展围棋、国际象棋、象棋三项棋类活动的通知》。通知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棋类活动进课堂的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塑造与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有利于提供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随着三棋通知的下发,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掀起了普及三棋的热潮,但同时也出现了棋类项目人才的严重缺乏。棋类运动的快速发展,开启了就业市场的大门,但由于我国棋艺专业开设较晚,高校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无法达到棋类专业市场的需求。因此构建新的棋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棋类项目市场的需要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案例分析法对高校棋艺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后以成都棋艺学院棋艺专业“双主体”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为典型案例,细化研究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办学体制、组织架构、师资队伍、场地设施、教学实践、教学评估、就业情况等多方面内容,得出结论,1、依托市场需求,培养棋艺人才;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3、结合行业的底蕴和支持。分析出高校棋艺专业“双主体”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1、棋艺专业学生素质培养有所欠缺;2、课时结构安排不合理;3、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完善4、“双师型”教师不足,不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针对高校棋艺专业“双主体”办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建议完善棋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建议完善课程体系;3、建议完善师资队伍;4、建议加强学生职业能力教育;5、依托专业建设,拓宽就业方向。
【关键词】:棋艺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双主体”办学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9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前言8-9
- 1.1 选题的依据8
- 1.2 研究目的、意义8-9
- 1.3 研究任务9
- 2 文献综述9-15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9-10
- 2.1.1 棋艺9
- 2.1.2 人才9-10
- 2.1.3 人才培养模式10
- 2.1.4“双主体”办学10
-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10-15
- 2.2.1 棋类育人功能研究10-12
- 2.2.2 棋类市场研究12
- 2.2.3 少儿棋类开展现状的研究12-13
- 2.2.4 棋类教学人才现状的研究13-14
- 2.2.5 国内学者对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14-15
- 3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15-18
- 3.1 研究对象15
- 3.2 研究方法15-18
- 3.2.1 文献资料法15-16
- 3.2.2 专家访谈法16
- 3.2.3 问卷调查法16-17
- 3.2.3.1 问卷效度检验16-17
- 3.2.3.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17
- 3.2.4 案例分析法17-18
- 4 结果与分析18-34
- 4.1 当前高校棋艺人才培养中的现状分析18
- 4.2 成都棋艺学院棋艺专业“双主体”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分析18-31
- 4.2.1 办学体制18-19
- 4.2.2 培养目标19-20
- 4.2.3 专业设置20
- 4.2.4 人才培养规格20-22
- 4.2.5 课程设置22-26
- 4.2.5.1 公共必修课23
- 4.2.5.2 棋艺专业必修课23-24
- 4.2.5.3 棋艺专业方向必修课24-25
- 4.2.5.4 棋艺专业选修课25-26
- 4.2.6 培养流程及培养途径26
- 4.2.7 师资队伍26
- 4.2.8 场地设施26-28
- 4.2.9 教学实践28-29
- 4.2.10 教学评估29-30
- 4.2.11 就业情况30-31
- 4.3 成都棋艺学院棋艺专业“双主体”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31-32
- 4.3.1 棋艺专业学生素质培养有所欠缺31
- 4.3.2 课时机构安排不合理31-32
- 4.3.3 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完善32
- 4.3.4“双师型”教师不足,不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32
- 4.4 成都棋艺学院棋艺专业“双主体”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启示32-34
- 4.4.1 培养目标定位合理,在高校内具有先驱性32
- 4.4.2 权责明确,主次清晰的合作运行模式32-33
- 4.4.3 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强化学生能力,提高社会认知度33
- 4.4.4 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高33-34
- 5 结论和建议34-36
- 5.1 结论34-35
- 5.1.1“双主体”办学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34
- 5.1.2 依托市场需求,培养棋艺人才34
- 5.1.3 人才培养目标要定位准确34
- 5.1.4 师资力量雄厚34-35
- 5.2 建议35-36
- 5.2.1 建议完善棋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35
- 5.2.2 建议完善课程体系35
- 5.2.3 建议完善师资队伍35
- 5.2.4 建议加强学生职业能力教育35
- 5.2.5 依托专业建设,拓宽就业方向35-36
- 6 主要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39
- 附件一39-40
- 附件二40-41
- 附件三41-43
- 附件四43-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12期
2 龚志伟;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J];教育与经济;2000年04期
3 刘峗,杨秀军,黄远友;论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安松叶,宁耀斌;大学要不断校正人才培养的方向[J];科技·人才·市场;2000年06期
5 徐天申;小议《关于人才与人才培养的断想》[J];思维与智慧;2000年05期
6 杨晓明,孟繁有;论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J];石油教育;2000年10期
7 施春华;论创新人才培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王元丰;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关键问题[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0年01期
9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郑雅萍;;素质教育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高教与经济;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铁璐;李学军;;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体会[A];第八次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3 周玲;王诗龙;;政府、社会与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4 欧阳建平;徐绍红;侯志军;;地质类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勇;刘凤然;马秀坤;;大学生科技活动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丰硕;;我国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平原;;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潘瑞芳;;浅谈基于“六西格玛”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策略[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慧;;西部开发为云南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陈彬;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N];法制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皓 通讯员 胡文锋;农发行加强重点人才培养工作[N];粮油市场报;2010年
3 淮海工学院教育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吴明忠;协同创新必须和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深度融合[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海闻;创新人才培养卡在哪儿[N];光明日报;2013年
5 记者 范珉菲;高层次医卫人才培养考核新模式推出[N];山西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刘溟;端正对金融衍生品的态度 着力加强人才培养[N];经济日报;2014年
7 记者 柳黎明;加强人才培养师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地方能力[N];黑河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江尧瑞;抓住师资,,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牛鼻子”[N];光明日报;2014年
9 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徐亦平;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4年
10 张久雷 记者 一丁;以人才培养促进生产力发展[N];遵义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浩;基于知识联盟的政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盛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益东;基于课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郭铭扬;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张燕娜;河南省桥牌基地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巩俊婷;浙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考察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欣;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工程应用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6 戴敏;GE公司零售高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7 孙会明;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昊;我国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宗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管理仪表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金永存;基于“163模式”的机械加工类一线技术人才培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99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599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