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结构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20:01

  本文关键词: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结构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居民 体育健身服务 供需结构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据统计法将研究的内容进行描述性统计以及分析。然而,本文主要研究有: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方的特征、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的结构评估、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方结构的问题分析、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结构优化建议四大主要内容。本文以霍华德-谢思模型为理论基础对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尼科西亚模式为理论基础依据结合社会学知识对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结构进行评估。在对供需结构进行评估后,发现了供需双方中所存在问题,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与健身服务企业的供给有着明显差别,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选址不合理,违背“有效经营半径”;专业人才欠缺;产品的创新度低,同质化严重;经营方式单一;服务质量不佳;信息传播媒介传统等。消费者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消费价值观与动机不明确;经济收入分配不均;闲暇时间利用不合理;消费偏好局限性强;接受信息来源的渠道不全面等。最后,根据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中所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便于整个体育健身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居民 体育健身服务 供需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1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绪论10-13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对象和框架11-13
  • 1.2.1 研究对象11-12
  • 1.2.2 研究框架12-13
  • 2.文献综述13-20
  • 2.1 理论依据13-15
  • 2.1.1 霍华德-谢思模式13-14
  • 2.1.2 尼科西亚模式14-15
  • 2.2 相关概念15
  • 2.2.1 体育服务15
  • 2.2.2 体育健身服务业15
  • 2.2.3 综合型经营性健身企业15
  • 2.2.4 供给15
  • 2.2.5 需求15
  • 2.3 相关文献综述15-20
  • 2.3.1 有关体育消费的研究综述15-17
  • 2.3.2 有关体育市场的研究综述17-18
  • 2.3.3 有关体育健身服务业的研究综述18
  • 2.3.4 有关体育健身服务市场的研究18-19
  • 2.3.5 有关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结构的研究19
  • 2.3.6 有关国外体育健身服务市场现状的研究19-20
  • 3.研究方法20-21
  • 3.1 研究方法20-21
  • 3.1.1 文献资料法20
  • 3.1.2 实地调查法20
  • 3.1.3 问卷调查20-21
  • 3.1.4 数据统计法21
  • 4.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方的特征21-39
  • 4.1 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给方的特征21-28
  • 4.1.1 体育健身服务企业的性质21-23
  • 4.1.3 体育健身服务企业的经营状况23-24
  • 4.1.4 体育健身服务企业的管理方式24-27
  • 4.1.5 体育健身服务企业的选址特点27-28
  • 4.2 体育健身服务市场需求方特征28-39
  • 4.2.1 消费者的外在因素特征28-30
  • 4.2.2 消费者的内在因素特征30-32
  • 4.2.3 消费者的刺激因素特征32-36
  • 4.2.4 消费者的产出因素特征36-39
  • 5.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的结构评估39-48
  • 5.1 供给方的态度评估39-43
  • 5.1.1 企业对市场的调查39-42
  • 5.1.2 企业的市场定位42-43
  • 5.2 信息源的传递途径43
  • 5.3 需求方的态度评估43-46
  • 5.3.1 消费者动机的形成44
  • 5.3.2 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44
  • 5.3.3 消费者的购买抉择44-46
  • 5.4 信息的反馈46-48
  • 5.4.1 消费者信息反馈46-47
  • 5.4.2 企业获取反馈信息47-48
  • 6.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方结构的问题分析48-57
  • 6.1 供给方的问题分析48-52
  • 6.1.1 企业选址48-49
  • 6.1.2 人才结构49-50
  • 6.1.3 企业产品50-51
  • 6.1.4 价格管理51
  • 6.1.5 经营方式51-52
  • 6.1.6 服务质量52
  • 6.1.7 传播媒介52
  • 6.2 需求方的问题分析52-54
  • 6.2.1 消费动机52
  • 6.2.2 经济收入52-53
  • 6.2.3 消费者闲暇时间53
  • 6.2.4 消费者偏好53
  • 6.2.5 消费者接受信息来源53-54
  • 6.3 供需结构的问题分析54-57
  • 6.3.1 供需结构技术性失衡54
  • 6.3.2 供需结构摩擦性失衡54-55
  • 6.3.3 供需结构波动性失衡55-56
  • 6.3.4 供需结构调控性失衡56-57
  • 7.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结构优化57-63
  • 7.1 供给方的优化57-60
  • 7.1.1 明确企业定位57-58
  • 7.1.2 提高管理水平58-59
  • 7.1.3 完善经营方式59-60
  • 7.2 需求方的优化60-61
  • 7.2.1 正确认识消费态度60
  • 7.2.2 合理支配经济收入60
  • 7.2.3 有效利用闲暇时间60-61
  • 7.2.4 广泛培养健身偏好61
  • 7.2.5 客观评价购买体验61
  • 7.2.6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61
  • 7.3 供需结构政策性优化61-63
  • 7.3.1 政府对健身服务企业的政策策略61-62
  • 7.3.2 政府对消费者的政策策略62-63
  • 8.结论63-64
  • 8.1 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的特征63
  • 8.2 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结构的评估63
  • 8.3 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结构的问题63-64
  • 参考文献64-68
  • 在学研究成果68-69
  • 附录1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市场供需结构研究问卷—管理层69-70
  • 附录2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市场供需结构研究问卷—消费者70-72
  • 附录3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市场供需结构研究问卷—教练员72-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结友;;全民健身服务公平内涵、特征及遵循原则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 史国才,杨昧生;对我国体育健身服务价格的经济学研究[J];体育学刊;2001年02期

3 李仲明;小康地区便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实践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5年08期

4 郑旗;常乃军;李俊明;;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周毅;辛利;;广东省民营体育健身服务企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制度建设取向[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贺越先;柴红年;;健身服务产品和顾客的营销属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7 卢福玲;;南阳市城市社区全民健身服务的现状与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8 倪京帅;孟明亮;;依托学校优势——构建中西部农村健身服务体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周耀军;于楼成;;构建环太湖健身服务体系若干问题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10 王进;陈华;;全民健身公平:内涵、评价与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结友;;全民健身服务公平内涵、特征及遵循原则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2 常乃军;郑旗;李俊明;;中西部地区城市单位健身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吴家琳;刘学谦;周志俊;商执娜;;全民健身服务市场准入制度的研究——以广东为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佟岗;王莉;;我国体育健身服务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5 骆秉全;;北京市全民健身服务业市场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6 肖宗涛;;构建面向大众的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张勇;张一民;;基于服务科学的我国科学健身示范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卡佳;2009年俄罗斯健身服务市场总容量下降16.2%[N];远东经贸导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刘小龙;为全民健身服务责无旁贷[N];中国体育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邓红杰;重庆健身服务进社区[N];中国体育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邓红杰;四川省什邡市打造村级健身服务阵地[N];中国体育报;2013年

5 记者 赵翔 通讯员 王荣飞 王荣翔;南铁局工会构建全员健身服务体系[N];工人日报;2014年

6 记者 拓玲邋实习生 郑婉;为群众提供更多健身服务[N];西安日报;2008年

7 记者 郭秀玉;建立和完善我市全民健身服务网络[N];珠海特区报;2011年

8 吕国庆 王炳美;健身服务商机大[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苏建军;焦作:健身服务网络惠及百万城乡妇女[N];中国妇女报;2011年

10 记者 王相伟;采取措施大力扶持 全民健身服务行业[N];人民政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旭;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小玲;浙江省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服务市场供需结构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2 司方祺;健身服务产品网络团购意愿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3 戴萌;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武汉城市圈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1年

4 荆超科;山东省高端酒店体育健身服务质量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哲海;健身私教工作室运营浅析[D];重庆大学;2013年

6 王明霞;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3年

7 祝志国;对构建河北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63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63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a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