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女排世锦赛中国队进攻战术打法运用特征及效果分析
本文关键词:2014年女排世锦赛中国队进攻战术打法运用特征及效果分析
【摘要】:2014年女排世锦赛作为中国队里约奥运会之前最重要的比赛之一,是郎平接任主教练后锻炼、检验队伍的最好时机。本文以参加2014年世锦赛中国队的进攻战术打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征求专家教授建议的基础上确定了美国队、巴西队、意大利队、多米尼加队、德国队、日本队等主要对手进行效果对比分析。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观察、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了解队伍调整后中国队的进攻战术打法的特征及效果,找出中国队的优点和缺点,为今后中国队参加世界大赛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队进攻战术打法数量结构符合“快速多变”特点。中国队以快攻打法为主,其次是强攻打法,运用立体攻和两次球及其转移相对较少。强攻打法以调整强攻为主;快攻打法以快球掩护进攻为主。2.中国队的几项重要非技术指标与主要对手相比处于相对较优水平。3.中国队进攻战术打法总体效果较优。其中较好的打法是立体攻,其次是快攻打法,强攻效果最差。强攻打法中得分效果最好是拉开进攻,调整进攻相对较差。快球掩护进攻是快球中效果最好打法。4.中国队进攻打法总体效果与主要对手相比:得分率相对较低,失分率控制较好,表现在:强攻打法处于劣势;立体攻效果较好,但数量相对较少,总体得分贡献不明显;快球打法运用数量多,且进攻效果相对较好。5.中国队进攻主要在前排四号位和二号位完成进攻,进攻队员以主攻位置为主,主要进攻的队员较集中。6.关键比分阶段,中国队以快攻打法主,其次是强攻,立体攻运用比例较低。关键比分阶段进攻效果稍好于整体进攻效果,其中快攻打法效果最好,强攻效果最差。
【关键词】:世锦赛 中国女排 进攻战术打法 特征 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8-9
- 1.1 选题依据8-9
- 1.2 研究意义9
- 2 文献综述9-12
- 2.1 关于排球比赛进攻战术运用能力的研究9-10
- 2.2 关于排球战术指导思想角度的研究10
- 2.3 关于排球比赛战术运用效果角度的研究10-11
- 2.4 关于中国队与某一特定对手技战术的研究11
- 2.5 从排球四攻体系的角度进行的研究11
- 2.6 其他方向的研究11-12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2-13
- 3.1 研究对象12
- 3.2 研究方法12-13
- 3.2.1 文献资料法12
- 3.2.2 专家访谈法12
- 3.2.3 录像观察法12-13
- 3.2.4 数理统计法13
- 3.2.5 逻辑分析法13
- 4.研究结果与分析13-32
- 4.1 重要概念界定与说明13-14
- 4.2 中国队与主要对手重要身体指标的比较分析14-16
- 4.2.1 年龄指标分析15
- 4.2.2 身高指标分析15
- 4.2.3 体重指标分析15-16
- 4.2.4 扣球高度指标分析16
- 4.2.5 克托莱指数分析16
- 4.3 中国队进攻战术打法运用的特征分析16-20
- 4.3.1 中国队进攻战术打法的总体运用特征16-17
- 4.3.2 中国队强攻打法运用数量结构特征17-18
- 4.3.3 中国队快攻打法运用数量结构特征18-19
- 4.3.4 中国队两次球及其转移打法运用数量特征19
- 4.3.5 中国队立体攻打法运用数量特征19-20
- 4.4 中国队进攻战术打法运用效果分析20-25
- 4.4.1 中国队进攻战术打法运用总体效果分析20-21
- 4.4.2 中国队强攻打法运用效果分析21
- 4.4.3 中国队快攻打法运用效果分析21-23
- 4.4.4 中国队两次球及其转移进攻打法效果分析23-24
- 4.4.5 中国队立体进攻打法效果分析24
- 4.4.6 中国队与主要对手进攻总体效果对比分析24-25
- 4.5 中国队不同阶段进攻战术打法的效果分析25-30
- 4.5.1 中国队一攻中进攻战术打法的运用的效果分析25-27
- 4.5.2 中国队防反中进攻战术打法的运用效果分析27-30
- 4.6 关键比分阶段中国女排进攻战术打法的运用效果分析30-31
- 4.7 中国队运用进攻打法的位置分析31-32
- 5 结论与建议32-34
- 5.1 结论32
- 5.2 建议32-34
- 致谢34-35
- 参考文献35-38
- 附件38-4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0-41
- 承诺书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幼华;王丹虹;;世界男排强队反攻战术打法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年S2期
2 陈志明,谭国林;从1996年中韩足球对抗赛看韩国国家队战术打法特点[J];体育科技;1996年04期
3 姜冠军;张志斌;;二传变换位置进攻战术打法设想与论证[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张其;杨维;;对传统武术战术打法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08年03期
5 杜艳美;;高水平女排局比赛中平快掩护进攻战术打法的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经典逆袭!——WLK贼术德技战术解析[J];电子竞技;2009年11期
7 田庄;王春光;李胜利;;四前卫配备及职能与攻守战术打法分析[J];中国体卫艺教育;2009年10期
8 一卉;;对国家足球队重组的思考[J];当代体育;1987年02期
9 吕文元;足球战术打法整体性初探[J];体育教学;1990年02期
10 杨毅;申思,你的位置在哪里?[J];足球世界;199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静怡;于晓;;世界高水平男排进攻战术打法运用效果的定量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2 朱小平;皇甫毅;;2010-11欧洲冠军联赛巴塞罗那足球队比赛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文;漫谈战术风格[N];中国体育报;2001年
2 特约记者 方言 评述;国奥未来 不变不行[N];中国足球报;2007年
3 记者 申正宁;16强里为何能有那么多“凑热闹的球队”[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4 特约记者杨波报道;“三级跳”谁来统一思路[N];中国足球报;2009年
5 记者 李浪婴;重点解决进攻问题[N];重庆商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孟洪涛;肯定成绩 更要正视差距[N];中国体育报;2003年
7 朱蕾;米切尔:新规改变技战术打法[N];中国体育报;2011年
8 卜贺;足球的美妙在于过程[N];中国文化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林剑;“历史最差”之说对我们不公平[N];中国体育报;2008年
10 记者 董大宁;国奥6不靠[N];中国足球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倩;世界高水平男女排进攻战术打法运用差异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史彪;2014年女排世锦赛中国队进攻战术打法运用特征及效果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3 于晓;世界高水平男排进攻战术打法运用效果的定量分析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4 武伟;体能训练与足球战术打法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陈建燎;2013-2015全国排球联赛福建男排与对手进攻战术打法与特征的比较分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郭瑞;高水平男子篮球比赛中最后两分钟战术打法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7 卢俊锋;近五年世界优秀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打法的动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70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670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