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超声技术筛选运动中心血管风险预警指标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应用超声技术筛选运动中心血管风险预警指标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超声心动图 心血管风险 身体活动 运动负荷试验 心肌缺血
【摘要】:研究目的:为了预防和减少运动中心血管风险,应用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技术,探寻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预警指标,并提出安全运动建议。研究方法:选取228名40-59岁的北京市居民,填写改良国际身体活动问卷获取身体活动量,测量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围度等)、生理指标(血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等)、生化指标(血脂四项、空腹血糖等)、颈动脉超声指标(内中膜厚度等)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筛选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为中危的166名运动负荷试验受试者,蹬骑卧式功率车进行起始25W,每两分钟递增25W运动,监测心率、血压及心电图,终止标准参考《超声心动图学》及《ACSM运动测试指南》,每等级运动结束前30s及运动后4min录取超声心动图。研究结果:1.亚极量运动负荷试验评价心脏功能最敏感的指标为:EF、FS、IVSd、 HR、SV。2.女性运动中△Th%异常的比例为11.0%、BP异常为18.6%,男性异常的比例分别为10.3%、43.8%;女性△Th%异常组比正常组PA、BMI增大(P0.05),RHR增高(P0.01);女性BP异常组比正常组,年龄、ABI、PI、RI、IVSs、EF、 SV、FS (P0.05)及ABI、SBP、DBP (P0.01)显著增大,男性BP异常组比正常组的SBP、DBP (P0.01)增加及左室内径(P0.05)减小。研究结论:1.40~59岁女性运动中心血管风险与工作PA无显著性关系,高强度的工作PA不能降低出现运动中△Th%异常的风险。2. BMI26.6kg/m2、RHR75BMP,可作为40-59岁女性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参考临界值。3.年龄、ABI、baPWV、SBP、DBP、PI、RI、IVSs、EF、SV、FS的升高对女性运动中BP异常具有预警价值,SBP、DBP、左心房内径对男性运动中BP异常具有预警价值。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心血管风险 身体活动 运动负荷试验 心肌缺血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4.2;R8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10-12
- 1 前言12-13
- 2 文献综述13-26
- 2.1 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概念和人群分类特点13-17
- 2.1.1 概念13-14
- 2.1.2 人群分类特点14-17
- 2.2 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的危险因素17-23
- 2.2.1 体位性高血压(OHT)18
- 2.2.2 高敏C-反应蛋白(hs-CRP)18
- 2.2.3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18-19
- 2.2.4 颈围(NC)和腰围身高比(WHtR)19-20
- 2.2.5 静息心率(RHR)20
- 2.2.6 骨质疏松症(OP)20-21
- 2.2.7 吸烟21
- 2.2.8 空气污染21-22
- 2.2.9 运动血压异常22-23
- 2.3 超声检测与运动中心血管风险预警23-25
- 2.3.1 超声心动图在运动中心血管风险筛查的作用23-24
- 2.3.2 运动中心血管风险常用的超声预警指标24-25
- 2.4 选题依据25-26
- 3 研究材料和方法26-37
- 3.1 研究思路26-27
- 3.2 研究技术路线图27
- 3.3 研究对象27-30
- 3.3.1 问卷调查对象27-28
- 3.3.2 运动负荷试验受试者28-29
- 3.3.3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29-30
- 3.4 实验设计30-37
- 3.4.1 问卷调查30-31
- 3.4.2 安静指标测试31-35
- 3.4.3 运动负荷试验35-37
- 3.5 数理统计37
- 4 研究结果37-51
- 4.1 反映运动中心脏功能变化敏感指标的筛选37-42
- 4.1.1 运动前后心脏结构指标的变化特征38-39
- 4.1.2 运动前后心脏功能指标的变化特征39-40
- 4.1.3 评价心脏功能敏感指标的筛选40-42
- 4.2 反映运动中心血管风险预警指标的筛选42-51
- 4.2.1 心血管异常评估42-44
- 4.2.2 心脏异常的预警指标的探索44-48
- 4.2.3 血管异常的预警指标的探索48-51
- 5 讨论51-55
- 5.1 心血管功能变化敏感指标的分析51-52
- 5.2 运动中心血管风险预警指标的分析52-55
- 5.2.1 心脏异常的预警指标分析52-54
- 5.2.2 血管异常的预警指标分析54-55
- 6 结论55-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65
- 附录65-74
- 附录1:知情同意书65-67
- 附录2:运动与体质健康调查问卷67-74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福建,赵群辉,李志红;278例妇女心脏运动负荷试验分析[J];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11期
2 左秀英;李秀平;;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护理配合[J];河北医药;2007年09期
3 李治安,李彦三;运动负荷试验的临床进展[J];新医学;1982年Z1期
4 朱国光;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P波、R波及U波的变化[J];日本医学介绍;1983年01期
5 张素珍,陈文鹤,胡琪琛,陆耀飞;运动负荷试验引起低血糖休克一例报告[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6 羊洁;;提高心脏运动负荷试验检测水平的最新研究[J];国外医学情报;2003年08期
7 刘广杰;刘刚;刘志;于润江;;肺癌患者和健康人运动负荷试验的对比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05期
8 韩晓梅;张侃;段元娥;;心脏运动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9 寒河井博 ,常思坦;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J];日本医学介绍;1991年01期
10 Thomas S A ,邱学良 ,杨晓钰;言语和运动负荷试验引起心脏病病人的心血管反应[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潘琼华;秦映芬;陈青云;何涛;戴霞;周爱民;黎莹;;运动负荷试验对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的安全性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陈晓燕;康春松;李朝军;张燕霞;宋倩;赵哲黠;;斑点追踪技术结合运动负荷试验研究正常人等容舒张期心肌应变的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柯淑英;包卉闽;孙钰;;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与心律失常(附15例冠脉造影)[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4 王震男;张春华;;步行锻炼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及体型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5 蒋蕾;孙明晓;苏浩;于冬妮;李慧;郭立新;谢敏豪;汪耀;;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安全性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杨燕贻;心脏病患者该如何体检[N];家庭医生报;2005年
2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杨燕贻;心脏病患者要做哪些检查?[N];大众卫生报;2005年
3 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 莫鹏;别给自己乱戴冠心病的“帽子”[N];中国医药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贻珊;应用超声技术筛选运动中心血管风险预警指标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2 高璨;高血压患者运动负荷试验中的心血管反应[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3 陈晓燕;斑点追踪技术结合运动负荷试验研究正常人等容舒张期心肌应变的特点[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4 原源;北京市海淀区健康中年人常用运动负荷试验的方法学初探[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张燕霞;高频超声结合运动负荷试验评价多个血管功能参数的检验效能[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6 冉强;近红外光谱仪结合颈椎运动负荷试验对颈性眩晕诊断的意义[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03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703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