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陶愚川先生的教育史研究之路

发布时间:2018-05-21 08:17

  本文选题:陶愚川 + 教育史研究 ; 参考:《教育学报》2011年02期


【摘要】:陶愚川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史学家,为了实现写一部新的中国教育史的愿望于1950年毅然诀别父兄、放弃优裕的生活环境而由香港回国,先后在泰安转干速成中学、曲阜师范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五十余年。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和孤僻的个性,使其在"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中屡次成为被批斗的典型,蒙受了许多不白之冤,也造成了他从不主动与人交往、交谈的习性,成了一名"怪教授"。他一生坎坷异常,孤身一人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煎熬,身处逆境仍刻苦钻研,奋笔疾书,实现着自己的人生诺言。他先后写出了十部共四百余万字的教育史书稿,但只有《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三卷本)得以出版面世,以其内容丰富、体例新颖、见解精辟、方法创新而深受教育史学界的称赞。
[Abstract]:Tao Yuchuan is a famous educational historian in modern China. In order to realize his wish to write a new history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1950 he resolutely bid farewell to his father and brother, gave up his rich living environment and returned to China from Hong Kong, where he successively turned to a fast-track secondary school in Tai'a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engaged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for more than 50 years. Because of his special family background and isolated personality, he was repeatedly criticized during the "anti-right" and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suffered many grievances, resulting in his habit of never taking the initiative to interact and talk with others. Became a "strange professor". His life is bumpy, alone and indomitable struggle with fate, endure unimaginable physical and mental suffering, in adversity still assiduously study, struggling to achieve his promise of life. He has written ten books o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with a total of more than four million words, but only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China (three volumes) was published, with its rich content, novel style, and insightful opinions. The innovation of the method is praised by the educational history circles.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制度变迁与知识生产”(课题批准号:BAA090012)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国安;;中国科举制度对越南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1986年03期

2 杨晓霞;科举与教育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吴碧宇;隋唐的科举制度与中国古代的应试教育[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陈新生,李宁;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与近代体育的兴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熊瑜;朱熹伦理教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高慧斌;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美英;中华传统道德与当代学校道德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何旭娟;两汉校园文化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董海洲;论周公“敬德保民”思想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边瑞瑞;论高等学校课程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其动因[D];兰州大学;2006年

5 傅琳凯;西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珊元;晚清学术人物的地理分布[D];湘潭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史学理论与研究范式研究”成果公报[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年03期

2 叶隽;;教育史研究的地域视角——简评《江南名校的中国文化教育》[J];人民教育;2009年07期

3 杜学元;林靖云;;当代教育改革视野中的教育史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王炳照;;加强教育史专题研究服务于当代教育发展——读江铭、谢长法主编的《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丛书》[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5 林李楠;;谢长法著《中国留学教育史》出版[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刘钦腾;;近10年我国教育史学科反思性研究述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3期

7 ;第三届两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论坛预告[J];教育学报;2009年03期

8 周采;;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教育史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第三届两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J];教育学报;2009年05期

10 ;第三届两岸四地教育史研究论坛在北京举行[J];中国教师;2009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中R[;;“蒙疆政权”的教育政策——以蒙古人初中等教育为中心[A];蒙古史研究(第十辑)[C];2010年

2 张斌贤;;近十年杜威研究的新发展[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3 施国恩;;日本的教育史研究组织及其新动向[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4 马秋帆;;教育史学发展的新阶段[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5 毛礼锐;;老树新芽 生机常在[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6 王天一;;祝词[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7 张瑞t,

本文编号:1918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918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b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