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弱势群体现象的再认识——以学生学业发展弱势群体为例
本文选题:弱势群体 + 学生学业发展 ; 参考:《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S1期
【摘要】:近年来,弱势群体问题成为各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在弱势群体的定义、分类和退出等方面并没有达成共识。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对其界定要具体到某领域;对具体领域弱势群体可进行层级分类,包括纯弱势群体、被定义弱势群体和自定义弱势群体;弱势群体补偿方式可根据来源、效果、途径三个维度进行划分。不同弱势群体的退出机制不同,各地要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机制,以有效实现弱势群体的退出。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issue of vulnerable group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various disciplines, but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withdrawal of vulnerable groups. The vulnerable group is a relative concept, it should be defined to a certain field, the vulnerable group in a specific field can b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levels, including pure vulnerable group, defined vulnerable group and self-defined vulnerable group. The compensation of vulnerable group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mensions: source, effect and approach. The exit mechanism of different vulnerable groups is different. Different regions shoul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exit of vulnerable groups.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青少年弱势群体发展与教育研究”(项目编号:CJF061)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管健;;“弱势心态”蔓延:矫情还是憋屈[J];人民论坛;2010年34期
2 朱清河;;场域理论视野下弱势群体媒介势弱的形成及其救助[J];新闻大学;2010年01期
3 刘德顺;;转型期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研究综述[J];理论参考;2004年11期
4 吴玲,施国庆;我国弱势群体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镓;李春雷;;手机传播与底层群体的抗争情绪疏导研究——基于N市周边县、镇、村的调研[J];编辑之友;2016年05期
2 李春雷;雷少杰;;社会舆论场中媒体价值判断的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3 李春雷;赖二招;;话语体系与职业场域:1895—1937年记者群体身份的社会认同——以记者职业化进程为视角[J];新闻界;2015年16期
4 周春燕;黄海;刘陈陵;郭永玉;贺金波;;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社会阶层对阶层刻板印象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04期
5 陶鹏;;“共景监狱”场域下的虚拟社会治理[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6 朱琳;;救助性报道的问题及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08期
7 魏晓燕;;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消费的风险及其规避分析[J];图书馆;2015年03期
8 于青;;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理论与方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9 胡玲娜;;公共事件中对弱势群体报道的晕轮效应研究——以夏俊峰案为例[J];商;2015年04期
10 赵书松;文慧洁;;政治资本失衡对民众弱势心理的影响机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锋;曹英群;;关于我国农村报刊发行现状的调查报告[J];今传媒;2007年11期
2 陈建胜;;新闻传媒: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渠道[J];新闻大学;2007年03期
3 陈文高;;当前农民工媒介镜像批判[J];学术交流;2007年05期
4 李艳红;;新闻报道常规与弱势社群的公共表达——广州城市报纸(2000~2002)对“农民工”报道的量化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蔡鑫;;社会过激事件的场域理论研究[J];思想战线;2006年04期
6 郭凯;文化资本与教育场域——布迪厄教育思想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6期
7 卜卫,宋小卫;女性不仅有“肖像权”——关于《妇女权益保障法》应增设保障女性平等享用大众传播资源条款的建议[J];中国妇运;2004年12期
8 周茂川;关注农民工——一个全新的报道领域[J];新闻战线;2004年03期
9 薛晓明;弱势群体概念之辨析[J];生产力研究;2003年06期
10 胡树林;弱势群体的产生、危害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秀彦;晋媛媛;王立勇;;探究以需求为导向的大学生学业发展辅导[J];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02期
2 杨希;;学生资助对学业发展效果的评估方法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2年03期
3 梁文艳;;“留守”对西部农村儿童学业发展的影响——基于倾向分数配对模型的估计[J];教育科学;2010年05期
4 于淑华;;大学生学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求实;2012年S2期
5 朱晓颖;;学业发展公平:基础教育实践的理想样态[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6 唐爱梅;;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业发展的主因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04期
7 吴全华;;确保学业发展公平的教学原则[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12期
8 刘瑶瑶;;高校辅导员如何促进学生学业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9 谢辉;;构建学业辅导体系 促进学生学业发展[J];北京教育(德育);2013年03期
10 王烨晖;边玉芳;;构建学业发展性量表——垂直等值的应用[J];中国考试;2010年10期
,本文编号:1918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918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