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探析
本文选题:教师文化 + 教学与研究共生型教师文化 ; 参考:《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03期
【摘要】:教学与研究共生是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的建构取向。作为一种取向,教学与研究共生型大学教师文化以其独有的内涵促进教师文化自身的和谐、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大学的转型与发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应从大学精神的涵育、教学与研究共生激励与评价制度的确立、课程教学与课题研究共生团队的建设以及教师教学与研究观念的共生来进行建构。
[Abstract]:The symbiosi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s the construction ori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teacher culture. As a kind of orientation,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ymbiotic university teacher culture has its unique connotation to promote the harmony of the teacher culture itsel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goal, the university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incentive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symbiosis, the construction of symbiotic team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subject research, and the symbiotic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and research ideas.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基金】:济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大学教师文化的重构与大学转型关系研究》(JZC0815)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蔡先金,宋旭红,周强生;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高等工程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2 郭贵春;;大学教师:大学文化的守护者[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3 郄海霞;;世界一流大学教师文化特征分析[J];江苏高教;2006年02期
4 朱浩;;我国大学教师文化的冲突与和谐[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08期
5 高桂娟;邓媛媛;;角色认同与职业操守——我国大学教师文化的反思与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21期
6 徐新,李桂源;论大学教学与科研的互动[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5期
7 孟凡丽;李斌;;我国教师文化研究:盘点与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德寿;江丽;;新世纪以来的我国教师文化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罗浩波;;耕耘的收获与精神的守望——与大学青年教师谈教学与治学的关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马崇明;;论以科研促教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罗大中;;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教师文化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6期
5 龚日朝;刘玲;;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教学科研互动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6 谭少元;;电大教学与科研互动的探讨[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陈素珊;;论和谐大学目标下的学院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9期
8 姚裕萍;李澎林;姜雯;;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的高校师德建设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07期
9 徐红;董泽芳;;大学教师的角色差距与调适[J];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10 吴梅兴;教学与科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谈高等教育中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镛;;高校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的探析[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茂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流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朱浩;非线性视野中我国大学和谐管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瑛;高校外语教师专业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健;X小学教师文化现象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文;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职业困境和角色认同的现状及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齐丹;教师角色认同的内隐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汪寒鹭;提升上海市幼儿园教师文化素养的模式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蜜芳;我国大学学术组织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钟立华;教师文化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靖;教师文化生态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娟;基于契约理论视角的大学与教师的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燕;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文化的构建——日本与欧美之比较[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2 张宁娟;;中西教师文化的历史演变[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3 舒志定;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教师文化职能[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4 陆登庭,阎凤桥;一流大学的特征及成功的领导与管理要素:哈佛的经验[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吴浩明;香港与大陆教师文化差异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冷余生;大学精神的困惑[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7 杨鲜兰;论大学精神的培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8 王保;美国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历史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胡金平;大学教师与知识分子[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10 方相成;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建[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翟莉;教师文化的三大倾向及其对师生关系的负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云;李永强;姚辉;;我国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02期
2 冯用军;;大学及学术人员的道德使命与社会责任——读《走向良性大学:学术实践的道德基石》[J];大学(学术版);2010年07期
3 陈久青;高桂林;;论创建高水平大学与培育高水平大学教师素质[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4年01期
4 温恒福;;我国大学卓越之路上的深层次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9期
5 程光旭;;知名高水平大学精英教育探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申振东;;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创建高水平大学[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陈礼达;赵彦文;;建设高水平大学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09期
8 ;刘延东强调 要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08期
9 杨少波;;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意义和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8期
10 付八军;;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探寻——欠发达地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扬;;面向小康社会 建设现代高水平大学[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吕斌;;行业高水平大学特色发展相关问题的再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卢乃桂;;追求卓越、制度建设与大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杜屏;李琳琳;;大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分析——基于3所“985”高校的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潘欣;;大学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陈敏俊;来平凡;应航;;世界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及其启示[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谢和平;;国际高等教育的创新趋势与高水平大学的跨越发展——基于四川大学的探索与实践[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腾;;西欧中世纪大学教师的角色及启示[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姜德友;邱文兴;高长玉;;坚持科学发展观,夯实高水平大学建设基础[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陈媛;;我国大学教师角色地位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宋晓梦;办出特色是高水平大学必由之路[N];光明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江东洲 刘昊;向着“高水平大学”目标一步步迈进[N];科技日报;2009年
3 记者 高耀彬;加快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彭宇 秦志勇;高水平大学不应跨省区办学[N];人民政协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纪秀君;高水平大学:我们为什么建国家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刘建平;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 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N];天津教育报;2010年
7 赵庆年;高水平大学高在何处[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昃曦;学科建设为龙头 队伍建设为核心 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N];江苏经济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王晖;解决高水平大学布局不均问题[N];河南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朱振国;高水平大学要做到“顶天”“立地”[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金凤;当代大学教师学术人格探论[D];西南大学;2010年
2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立;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研究:历史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宛;美国大学教师知识分子向度的历史考察(二战后~199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区柏权;传媒人转型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夏敏;我国大学知识创造能力的评价与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方明军;大学教师隐性激励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莉;地方“211工程”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理论与实践[D];郑州大学;2011年
2 章坤;大学教师教育素养及其养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阳春;大学教师教学知识的形成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4 蒋福玲;大学教师和谐管理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海燕;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目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吕斌;行业高水平大学科学定位与特色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刘乔斐;新时期高水平大学学术生态建设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罗婷;大学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苏;大学教师社会角色百年回顾[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信心;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选择[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95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99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