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布时间:2015-06-25 08:34
【前言】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是让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一系列美的音乐作品,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欣赏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以及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这对于幼儿启蒙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因幼儿年龄小,好想像,爱幻想,为幼儿选择的欣赏音乐教学作品必须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这样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形象、情感,就会被幼儿所喜爱、理解、接受,并能唤起他们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虽然幼儿音乐欣赏教学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但受传统艺术课程教育的影响,幼儿音乐欣赏教学仍主要侧重于“双基”教学,在较注重培养幼儿学唱歌,学乐器的能力,而较忽略对孩子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此外,在有关音乐欣赏教育方面,对相关的课程安排缺乏整体、连续性的思考与计划,对已积累形成的幼儿音乐欣赏教育的方法经验也未作深入、系统地整理与总结,亟待解决。针对于此,在幼儿园中,教师应重视音乐欣赏这一重要的音乐内容,要通过多种教学来引导、培养幼儿欣赏音乐,通过欣赏音乐来扩大幼儿的音乐眼界,使他们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提高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幼儿审美情趣与审美情感,感受音乐欣赏活动带来的愉悦和创造乐趣,,让音乐真正成为孩子们一生中的玩伴。
一、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材,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奠定欣赏能力发展的基础。
(一)选材贴近幼儿生活,作品短小、精悍、通俗易懂。
1、引导幼儿倾听生活中的声音,以生活化的方式激发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陈鹤琴的观点是主张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获取未经过老师加工的直接经验。让大自然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通过这一观点我们教师可以取其所长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园里的植物园、摸摸小动物、看看植物园里的植物生长情况等,长期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未经过人们加工的纯天然的事物,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美丽的大自然,感受的、看的多了表现和创作的经验也就随之丰富起来。
...............
二、教师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材料,尊重幼儿自发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与创造。
(一)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幼儿发挥创造性的前提。
(二)利用简单的道具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感受。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特点。
(一)倾听学生心声,让他们学会欣赏
(二)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多感官的协同促进幼儿大胆想象、创作、
表现音乐作品。
四、鼓励幼儿自发的、有个性的创造
参考文献:
1.陈秀云,柯小卫《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儿童心理》(选编)[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上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版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李季湄 冯晓霞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5. 周白玉. 浅谈幼儿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培养[J]. 中华文化论坛. 2008(S1)
6. 卢晓玲. 培养幼儿音乐欣赏能力浅见[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S1)
7. 资利萍,刘要悟,冯路. 重塑知识技能信念 完善音乐审美教育[J]. 教育探索. 2007(02)
8.周素珍.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策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S1)
9. 邵洁. 音乐欣赏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体验研究[D]. 西南大学 2008
10. 徐玲芳.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教学策略探微[J]. 早期教育(教师版). 2011(10)
本文编号:19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9225.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以幼儿探究性活动的展开为基础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篇:以幼儿探究性活动的展开为基础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