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对3-6岁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8 16:47
【摘要】:为探明幼儿教师常用的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培养方法及策略有哪些,以及幼儿教师在3-6岁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方面具有怎样的特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C市和F市的公立及私立幼儿园教师进行研究,选取幼儿园的大班、中班、小班以及小小班的幼儿教师参加调查,先后发放两次问卷。研究一:通过开放式问卷,目的是调查研究幼儿教师常用的情绪理解能力培养策略有哪几种?具体运用的方法包括什么?研究二:通过幼儿教师回答《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培养调查问卷》,探明幼儿教师在对3-6岁幼儿进行情绪理解能力培养策略方面具有哪些特征,如是否存在年级差异?即是否在不同的年级,教师运用的情绪理解能力培养策略有所不同?以及幼儿教师对幼儿情绪理解的基本认识有哪些。本研究通过研究一和研究二得出,教师对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主要结论如下:由研究一得出: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常用的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培养策略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行为策略,具体包括绘本阅读、师幼互动、观看视频、艺术行为指导、游戏活动、戏剧表演和情绪识别七种主要方法。其中认知策略包含的具体方法有绘本阅读、观看视频和游戏活动;情感策略包含的具体方法有师幼互动和情绪识别;行为策略包含的具体方法有艺术行为指导、戏剧表演。由研究二得出3-6岁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特征主要如下:1.51.9%的教师会经常帮助幼儿理解其他人的情绪。2.41.8%的教师认为幼儿在3-4岁可以开始理解他人的情绪。3.有超过一半的教师(50.6%)认为男孩与女孩之间的情绪理解能力存在差异。4.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培养策略在情感策略、认知策略、行动策略中,在不同年龄阶段存在差异;(1)中班教师较多的使用认知策略来培养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大班教师较多使用行为策略来培养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2)在情感策略的使用上,中班、大班和小班的教师均使用的较多,而小小班的教师较少的使用情感策略;(3)小小班、小班、中班和大班教师在行为策略的使用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培养的三种不同策略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
【图文】:
茫噼怀銮康髟谇樾鞑,
本文编号:2685534
【图文】:
茫噼怀銮康髟谇樾鞑,
本文编号:2685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2685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