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观的幼儿语言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6 05:15
本文关键词:基于语言观的幼儿语言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语言观是人们对语言与现实生活关系的总体性认识,决定着语言教育的价值取向。从学习主体的角度讲,语言教育需要着重解决的是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什么学的问题。语言观对于学什么以及为什么学的问题有着直接意义,并间接地影响着怎么学的策略。 20世纪以来的语言学转向,使得各领域以及跨领域的语言观研究呈现出不断深入的态势。语言学、哲学、心理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研究对幼儿语言教育有着直接意义。尤其是语言工具观、语言本体观以及语言本质的二元性认识,具有直接的指导性作用。具体而言,语言工具观适合指导和研究幼儿的日常语言学习。语言的本体观更为适用于指导语言文学作品等文本的学习,这一观念还有助于认识语言学习同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对于语言符号的学习如何同幼儿的认知结合有着启人深思的意义。 从语言观的角度,审视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价值取向,使我们认识到:语言工具观一直左右着语言教育的理论建设和实践;语言本体观则处于直觉意识状态;语言与思想意识,尤其是人的认知交织为统一整体的语言认知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从语言观的角度瞻望语言教育的发展,使我们认识到:幼儿的语言学习应该区分日常语言学习和文本化语言学习两部分内容,不但要创设日常话语的表达交流机会,还应该创设文本化语言的学习机会。教育机构中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文本化语言,日常语言则主要在家庭和教育机构的日常生活中自然地习得。幼儿的语言学习途径因此而分作两个部分,一是聆听语言说话;二是说话,确切地说是“人说话”。前者的意思是指聆听诗的语言和科学语言,后者的意思是指作为主体的幼儿积极主动地与人说话。前者需要专业工作者给以支持和帮助,后者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习得。在诗的语言和科学语言为主的文本化语言学习中,成人帮助者的支持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语言学习不仅具有掌握交际、交流工具的意义,还具有促成认知与思想情感发展的意义。在领域的相互关系上,应该认识到语言影响并规制人的认知及思想情感的特点,因此,语言领域与其他领域之间不但是相互渗透关系,还应该突出其核心与基础的地位。
【关键词】:语言观 幼儿语言教育 价值取向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13.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一、绪论9-12
- (一) 研究缘起9-10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10-12
- 1. 语言观10-11
- 2. 幼儿语言教育11
- 3. 价值取向11
- 4. 日常语言与文本化语言11
- 5. 作品与文本11-12
- 二、影响幼儿语言教育的语言观12-22
- (一) 语言工具论12-14
- 1. 语言是交流交际的工具12-13
- 2. 基于工具论的语用学13-14
- (二) 语言本体论14-20
- 1. 语言是人的存在14-16
- 2. 语言与人的思想意识是统一的整体16-18
- 3. 语言是基于体验的认知18-20
- (三) 语言本质的二元性:对语言现象的追问20-22
- 三、我国幼儿语言教育价值取向的演变22-36
- (一). 单元教学阶段的语言教育价值取向22-27
- 1. 自觉的工具论认识与鲜明的思想本体性直觉22-23
- 2. 强调文学作品的学习23-25
- 3. 注重学习主体的亲身感受和体验25-26
- 4. 语言学习同其他学习之间是互相渗透的关系26-27
- (二) 分科教学的语言教育价值取向27-31
- 1. 鲜明的工具性:强调语言的系统性学习27-29
- 2. 传统语言学:语言符号结构范式的学习29-30
- 3. 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取向30-31
- (三) "新纲要"的语言教育价值取向31-36
- 1. 语言教育的重心:发展语用能力31-32
- 2. 语言教育文学性的回归32-34
- 3. 途径:整合、渗透多领域的资源34-36
- 四、幼儿语言教育的应然取向及途径36-47
- (一) 确立正确的幼儿语言教育的语言观36-37
- 1. 语言与人的思想意识交织为一体36
- 2. 语言是高级心理机能形成的心理工具36-37
- 3. 语言是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工具37
- 4. 语言符号的学习应同亲身体验活动紧密结合37
- (二) 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日常语言与文本化语言37-43
- 1. 日常语言的特点37-38
- 2. 日常语言习得的意义38
- 3. 文本化语言的特点38-41
- 4. 文本化语言对幼儿成长的意义41-43
- (三) 幼儿语言教育的途径43-47
- 1. 作品学习途径:文本化语言的学习43
- 2. 日常生活途径:日常语言的习得43-45
- 3. 整合各领域学习途径:借助符号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1-52
- 致谢52-5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小蕊;民间故事的传承方式对幼儿接受理解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黎秀云;语料规限与幼儿失语[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语言观的幼儿语言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42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