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场景知觉视域下儿童美术名作欣赏的眼动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20 09:03

  本文关键词:场景知觉视域下儿童美术名作欣赏的眼动特点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从本质来说是一种高级的场景知觉活动。本研究根据作品主题与所描绘的内容接近现实的程度,选取了高接近现实的印象派著名代表人物、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中接近现实的表现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挪威画家蒙克的《呐喊》以及低接近现实的超现实主义著名代表人物、西班牙画家米罗的《哈里昆的狂欢》三幅名画,让来自宁波市区、郊区、乡村三所幼儿园共84名5~6岁儿童欣赏,同时以Tobii T120眼动仪为研究工具,对被试的欣赏过程进行眼动追踪,结果发现儿童在欣赏绘画作品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场景效应,越是接近现实的作品越受儿童关注,同时画面上那些位置居中、比例较大,并与周围物体分离较远的物体最早最快被儿童注视;儿童对作品的注视不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这意味着在设计与实施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时,教师应突破以往仅从年龄与性别等角度选择作品的惯常思路,提高自身对作品主题、内在内容及空间结构的认识,为儿童选择那些适合他们欣赏的美术名作,并深入细致地引导儿童逐步学会欣赏作品的关键信息和主题结构,从而切实提高儿童的美术欣赏水平。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美术作品欣赏 场景效应 眼动研究 儿童美术教育
【基金】:宁波大学科研基金/学科资助项目“文化学视野下的儿童教育发展研究”(编号:xkw1508)
【分类号】:G613.6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场景知觉理论认为,在现实世界里物体很少是简单而孤立地存在的。达文波特(Davenport)和格罗等人(Gronau,Neta,Bar)的研究发现,个体对物体的觉察和识别总是跟特定的背景有关。[1][2]格林等人(GreenHummel)和里道奇等人(Riddoch,Pippard,Booth,Rickell,Summers,Br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建胜;;儿童美术写生课的科学设置[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全国校内外儿童美术作品选登[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4年Z1期

3 詹毅;;广闻博览——南非儿童美术作品选登(上)[J];早期教育(美术版);2006年04期

4 ;广闻博览——南非儿童美术作品选登(中)[J];早期教育(美术版);2006年05期

5 ;广闻博览——南非儿童美术作品选登(下)[J];早期教育(美术版);2006年06期

6 ;广闻博览——韩国儿童美术作品选登(中)[J];早期教育(美术版);2007年06期

7 ;韩国儿童美术作品选登(下)[J];早期教育(美术版);2007年07期

8 ;儿童美术作品选登[J];幼儿教育;2009年Z5期

9 ;全国校内外儿童美术作品选登[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3年01期

10 ;全国校内外儿童美术作品选登[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少淳;把儿童当儿童看待[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张笑(珠海市启雅幼儿园);与孩子们平视[N];中国艺术报;2003年

3 本刊记者 孙玉洁;蹲下来与孩子对话[N];中国艺术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弋;动画与儿童动画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场景知觉视域下儿童美术名作欣赏的眼动特点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5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465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9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