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快递业感知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快递业感知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感知质量 SERVQUAL模型 因子分析
【摘要】:快递业在我国是一个发展速度很快的新兴产业,利润丰厚,进入门槛低,因此受到了国内外投资者亲睐,形成了国际快递巨头、政府主导快递、民营快递共同争夺市场的局面。目前我国快递业处在价格竞争阶段,同质服务诸多,存在许多问题,消费者感知质量偏低,因此研究快递业感知质量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提高快递业感知质量势在必行。本文第一部分绪论从快递业发展的背景介绍入手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二部分总结了包括感知质量理论中的内涵分析、影响因素分析;快递业感知质量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当前已有的国内外文献的不足。第三部分简述了我国快递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在与国外快递业对比发展特点时,在市场定位、品牌意识、企业业务延伸、企业社会责任、科技化信息化这五大方面展开阐述,找出我国快递业发展的不足之处。第四部分结合国内外已有的快递业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模型,设计了问卷,通过多渠道的调查搜集样本数据,基于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快递业服务质量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因子分析最终得出了4个因子分别为:基本快递服务能力、企业及其员工外在形象、应变能力、经济便利性;并通过对比的主成份回归分析验证期望质量的影响作用,最后得出实证方面的结论。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及建议。结合第三、第四部分所论述的情况,从产业发展角度提出提高快递业感知质量的建议。最后针对本文的局限性给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感知质量 SERVQUAL模型 因子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5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1
- 1.1 选题背景8-9
- 1.2 研究目的9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9-11
- 1.3.1 研究思路9
- 1.3.2 研究内容9-10
- 1.3.3 研究方法10-11
- 2 文献综述11-18
- 2.1 感知质量理论概述11-14
- 2.1.1 感知质量的内涵11-12
- 2.1.2 感知质量的影响因素12-14
- 2.2 快递业感知质量的研究现状14-16
- 2.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和本文的新意16-18
- 2.3.1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16-17
- 2.3.2 本文的主要新意17-18
- 3 我国快递业发展现状及特点18-28
- 3.1 我国快递业发展现状18-20
- 3.1.1 我国快递业发展总体情况18-20
- 3.1.2 我国快递业未来发展趋势20
- 3.2 我国快递业发展特点——与国外成功快递对比20-28
- 3.2.1 市场定位21
- 3.2.2 品牌意识21-22
- 3.2.3 企业业务延伸22-24
- 3.2.4 企业社会责任24-25
- 3.2.5 科技化信息化25-28
- 4 快递业感知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28-45
- 4.1 感知质量模型28-30
- 4.1.1 Gronroos感知质量模型28-29
- 4.1.2 SERVQUAL感知质量测评模型29-30
- 4.2 快递业感知质量影响因素30-31
- 4.2.1 快递服务方面影响因素30
- 4.2.2 企业形象方面影响因素30-31
- 4.3 快递业感知质量影响因素指标与问卷调查31-36
- 4.3.1 影响因素指标与问卷设计31-33
- 4.3.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筛选33
- 4.3.3 描述性统计分析33-36
- 4.4 快递业感知质量影响因素模型36-41
- 4.4.1 因子分析36-41
- 4.4.2 回归分析41
- 4.5 实证结论41-45
- 4.5.1 从服务质量方面提高快递业感知质量41-43
- 4.5.2 快递业提高感知质量的另一种方法——信号传递模型43-45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45-48
- 5.1 提高快递业感知质量的建议45-46
- 5.1.1 多种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45
- 5.1.2 提升快递业人员整体素质45
- 5.1.3 科技力量提升应变能力45-46
- 5.1.4 引导快递企业兼并重组46
- 5.1.5 品牌定位差异化46
- 5.2 局限性和后续研究建议46-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A 快递业感知质量调查问卷51-59
- 附录B 2015年各省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和业务收入情况表59-61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61-62
- 后记62-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乃醒;;我国快递业发展途径[J];中国远洋航务公告;2006年02期
2 杨尚坚;;深圳快递业进入发展“黄金时代”[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年06期
3 周用隆;;提升中国快递业竞争力的对策[J];铁道货运;2006年09期
4 阮修星;;中国快递业协会或将“难产”[J];运输经理世界;2007年07期
5 阮修星;;利益的博弈——中国快递业协会诞生之困[J];中外物流;2007年04期
6 刘志明;;揭秘快递业大品牌的慢递现象[J];中国商贸;2007年08期
7 尹晓琴;刘凯;万斌;;快递业专用包装设计及其共用系统推广研究[J];物流技术;2008年08期
8 罗文丽;;快递业论战[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年01期
9 顾鸣;;用现代经贸理论看中国国际快递业的发展[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年01期
10 李舜萱;常连玉;;我国快递业发展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及对策[J];交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看看敦豪有何感想,快递业的前途光明着呢[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2 曾秋阳;;海峡两岸快递业交流合作探讨[A];2011’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周焕德;赵青;;通过改善服务质量 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郭鹏程;;快递业转型升级正逢其时[A];2011’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段李杰;初叶萍;;电子商务环境下城市快递业的运营与监控模式研究[A];2011’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周宁武;;快递业人力资源支撑体系研究[A];2011’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王建华;;对我国快递业问题的探讨——基于7Ps理论[A];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扩大内需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论文集[C];2012年
8 陈榕;;快递业信息在征信体系中的有效应用[A];2011’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谢连禹;赵清;;沈阳快递服务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A];第十一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展与合作论坛论文集(经济管理分册)[C];2014年
10 张琳;;立足服务显本色 提高质量求发展——进一步提升快递业服务质量的探讨[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木子;国际快递业巨头聚首[N];国际商报;2003年
2 李俊雄;快递业大佬争地盘打响价格战[N];东莞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秦羽 张燕;“双11”点燃快递业硝烟[N];宁波日报;2012年
4 南方日报记者 彭国华;快递业招兵杀价抢地盘[N];南方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徐晶卉;今年快递业将出何“高招”[N];文汇报;2012年
6 李俊雄;东莞快递业整合硝烟将起[N];东莞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王佳;山西快递业:忙并快乐地成长[N];山西经济日报;2012年
8 郭超 徐慧;快递业入职监管待加强[N];中国交通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曹建华;又逢“双12”快递业何以应对?[N];国际商报;2012年
10 李英锋;收快递业“份子钱”有多重悖论[N];江苏经济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匡旭娟;演化视角下的快递业网络形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杜艳;我国快递业对国民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3 韩军涛;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快递业发展与协同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里同齐米克;完善我国快递业市场监管的对策思考[D];新疆财经大学;2011年
2 孟冉;快递业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3 曹雪梅;河北省快递业升级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4 赵文瑞;快递业市场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5 曹文娟;快递业运输量调查统计分析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许远;基于电子商务环境的咸阳地区快递业发展战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周竹敏;我国快递业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刘杨;基于供应链的电子商务与快递业协同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韩姣;山西快递市场的需求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10 张顺莉;电子商务下中国现代物流快递业的研究及其应用[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45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04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