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参数异质性、经济趋同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6-09-25 21:05

  本文关键词:参数异质性、经济趋同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周业安、章 泉:参数异质性、经济趋同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如果不同国家(或地区)间仅仅初始财富水平不同,给定相同的技术参数或偏好,那么人均收入应该趋同到一个稳态水平,这一结果被广泛称为“非条件β趋同”。同时,如果控制稳态收入水平的差别,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应该快于富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与此相反,以Romer(1986,1990)和Lucas(1988,1990)为代表的内生增长理论则认为,由于存在外部性、知识溢出、专业化分工等因素,稳定状态的趋同难以实现,发达地区经济将不断增长,经济差距可能不断扩大

①(Durlauf,2000)。为了检验这两种增长理论的预测,给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政策建议,

国内外学者发表了大量实证检验的文献,,法(如横截面OLS估计或面板数据分析)检验人均,对于超过100个国家的大范围样本数据,很难发现“(比

(Baumol,1986;Canova,如OECD国家)“趋同俱乐部”

2004;Delongi2Martin,1996)。另外,如果选定合适的政策变量(如物质资本投资、FDI、、政府支出等)进行控制,也可以验证初始收入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

(Barro,1991;Mankiw,RomerandWeil,简称系,称为“条件趋同”“MRW”,1992)。

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长期变动趋势,学者们也进行了大量实证检验。早期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都发现了中国省级人均收入增长存在收敛特点(参见宋学明,1996;刘夏明等,2004)。魏后凯(1997)发现,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特点,20世纪80年代之前经济增长具有趋同现象,但80年代之后人均收入增长却趋于发散。蔡 和都阳(2000)、沈坤荣和马俊(2002)等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地区经济发展不存在普遍的趋同现象,但存在俱乐部收敛。林毅夫和刘明兴(2003)也发现了省区之间的条件收敛,速度为7%—15%;董先安(2004)研究发现存在显著的俱乐部收敛,速度916%;彭国华(2005)发现全国存在条件收敛性,收敛速度为每年713%;许召元和李善同(2006)利用1990—2004年的分省数据,研究发现地区差距虽然持续扩大,但速度减缓。以不变价人均GDP计算,存在显著条件收敛,收敛速度约为每年1716%。彭国华(2005)通过测算和分析1982—2002年省区全要素生产率(TEP),在此基础上进行检验,并和收入的收敛模式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的收敛模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全国范围内没有绝对收敛,只有条件收敛,但是TEP收敛速度明显高于收入的,三大区中只有东部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

但是,另一些研究发现,省区间不存在新古典式的收敛(刘强,2001)。马栓友和于红霞(2003)的研究发现,我国省区之间不存在收敛,地区差距反而以112%—211%的速度扩散。王志刚(2004)也认为,中国经济总体上不存在条件收敛。樊纲和王小鲁(2004)认为,要素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会缓和地区差距,这是典型的新古典式的解释。但龚六堂和谢丹阳(2004)的研究发现,1970—1989年间,资本存量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水平在缩小,但1989年起这个差异水平保持稳定;1970—1993年间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也在缩小,但1994年起这一差异水平反而上升了。刘夏明等(2004)比较系统地评述了国内外一些相关的研究文献,并指出现有的研究方法和测度地区差距的指标上存在一些不足,比如GDP没有按照所在地区的CPI进行平减;变异系数(CV)法不能分解;Theil指标法不考虑子样本的分布等等。同时刘夏明等引入一种基尼系数分解法,研究发现没有总体收敛趋势,也不存在俱乐部收敛。

由于以省区为样本进行经验实证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样本量过少,省区经济结构复杂等等,都可能影响到政策效应和区域差距之关系的判断,所以,基于此,徐现祥和李郇(2004)首次对我国2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增长的趋同情况展开了研究,结果的确发现了一些不同的结论。按照他

①巴罗和萨拉伊马丁(1995)、阿吉翁和霍依特(1998)、Durlauf等(2005)对两种增长理论及其经验实证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62

Word文档免费下载:参数异质性、经济趋同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下载1-17页,,共17页)


  本文关键词:参数异质性、经济趋同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3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23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2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