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六大视角下最优城市规模研究进展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7-12-05 07:05

  本文关键词:六大视角下最优城市规模研究进展与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最优城市规模 城市增长 国民福利 资源环境约束


【摘要】:"最优城市规模"问题一直是城市研究领域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梳理总结最近二十年国内外最优城市规模相关研究成果文献发现,研究视角大体上有成本—收益分析视角、公共产品供给视角、城市增长视角、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国民福利视角和可持续发展视角等六大类。最优城市规模问题后续研究的主攻方向主要集中在:注重借鉴多学科理论、方法开展综合性研究,加强资源环境约束和国民福利视角的最优城市规模研究;聚焦最优城市规模决定机理、外部效应、管控路径等理论问题研究;重视个案研究和实证研究。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战略与政策体系研究”(15ZDA020) 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开放性课题“武汉市经济转型升级与经济总量倍增战略研究”(jhunwyy2015101)
【分类号】:F290
【正文快照】: 最优城市规模是指城市人口集聚的一种理想状态,此时新迁入或迁出一个人都会使其他人境况变坏。根据对理想状态的不同理解,往往可以赋予最优城市规模不同的内涵。事实上,最优城市规模问题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哲学家关于理想城邦的探索。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两位哲学家从政治的角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许抄军;;基于环境质量的中国城市规模探讨[J];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2 许抄军;罗能生;吕渭济;;基于资源消耗的中国城市规模研究[J];经济学家;2008年04期

3 安虎森;邹璇;;最优城市规模选择与农产品贸易成本[J];财经研究;2008年07期

4 蒋涛;沈正平;;聚集经济与最优城市规模探讨[J];人文地理;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治;李国平;;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模型的实证研究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4期

2 许抄军;;基于环境质量的中国城市规模探讨[J];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3 杨芸芸;;借“俱乐部理论”论城市的人口规模[J];经营管理者;2009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抄军;罗能生;吕渭济;;基于资源消耗的中国城市规模研究[J];经济学家;2008年04期

2 祁新华;程煜;陈烈;朱宇;;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以广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2期

3 李培;;最优城市规模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7年01期

4 郑亚平;;基于我国城市合理规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求索;2006年09期

5 丁成日;;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单中心城市静态模型[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6 刘玲玲;周天勇;;对城市规模理论的再认识[J];经济经纬;2006年01期

7 王西琴;李芬;;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J];地理研究;2005年06期

8 俞勇军,陆玉麒;城市适度空间规模的成本-收益分析模型探讨[J];地理研究;2005年05期

9 吴玉萍,董锁成,宋键峰;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2年02期

10 张洋;对城市规模的再认识——兼论西部地区的城市化道路[J];软科学;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城市规模[J];城市问题;2002年05期

2 ;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提升城市品位[J];协商论坛;2004年02期

3 李宝梁;;城市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城市刍议[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武夷山;;城市规模多大为好[J];科技导报;2007年13期

5 杨洋;谢凤华;;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J];内江科技;2007年09期

6 徐云;;城市足迹馆:感受世界文明的底蕴[J];公关世界;2010年11期

7 阿纳休·萨巴尔毕斯科亚;彭永清;;与城市和谐共存[J];世界环境;2011年01期

8 吴家浩;高少慧;许维栋;;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9期

9 刘丽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需处理好五种关系[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6期

10 李海俊;芦效峰;程大章;;智慧城市的理念探索[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小培;胡敏;;从区域的角度分析珠海城市竞争力及其提升对策[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曹慧;;论经营城市(节选)[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3 梁东;李瑞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城市规模问题及对策[A];2005年山东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谭林;董海浪;张健;;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构建[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钱铭;;浅论控制城市规模与节约土地[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6 俞滨洋;陈烨;;论新世纪哈尔滨城市品牌的重塑[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李同德;;我国城镇化进展中的城市规模布局的探讨[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8 R塠x;王[x海;;悂向21世}\0的昆明[A];一九九九年第六届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吴游;;经营城市与经营土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胡毅;董珂;;资源稀缺背景下的城市发展策略——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扬 通讯员 张琳彦;城市规模跨向“大蚌埠时代”[N];蚌埠日报;2012年

2 梁倩;我国城市规模划定标准将改[N];中国建设报;2013年

3 记者 杨宝迪;塑造一座有灵魂的城市[N];长春日报;2013年

4 早报记者 欧昌梅;城市规模划定标准可能重设[N];东方早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霞;“中国应该重新考虑城市规模问题”[N];中国能源报;2013年

6 本报评论员;城市治理 既要看得到更要管得到管得好[N];西安日报;2014年

7 记者 孙振宇;城市规模上档次 长远发展添活力[N];雅安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娟;个性城市要特色不要克隆[N];中国改革报;2004年

9 中国50城市发展研究课题组;改善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下)[N];中国环境报;2001年

10 胡双梅;人口、产业和城市集聚在区域经济中的关系[N];中国人口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亮;城市规模经济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 张福磊;全球化时代的城市与国家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韩绪;用民主设计塑造城市精神[D];中国美术学院;2015年

4 李颖智;智慧城市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丁红艳;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6 李东序;城市综合承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胜本;利益分析视角下的城市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陈Z,

本文编号:1253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253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5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