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有偏技术进步测度方法的演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05 05:06

  本文关键词:有偏技术进步测度方法的演化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有偏技术进步 希克斯中性 要素份额 替代弹性


【摘要】:通过梳理自希克斯有偏技术进步测算方法以来众多学者对测度方法的研究,并以资本劳动比和要素替代弹性的变化与否为主线,分别得出希克斯模型、要素份额模型和变替代弹性模型。希克斯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要素份额模型最为细致地区分各种因素所导致的技术偏向;变替代弹性测度模型改良了希克斯模型,从有偏技术进步的本质进行测度,应用性最广。
【作者单位】: 大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证券资产管理分公司;
【分类号】:F224
【正文快照】: 技术进步是一国或经济体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源泉,而研究技术的偏向性问题则关乎一国甚至世界未来的技术走向。将技术进步方向引领到特定要素(如绿色要素、新能源等)有偏的方向,或将技术进步偏向引向适宜经济体的要素禀赋,从而使其发挥最优的效率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全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许志成;闫佳;;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必然加剧工资不平等吗?[J];经济评论;2011年03期

2 戴天仕;徐现祥;;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J];世界经济;2010年11期

3 宋冬林;王林辉;董直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4 李尚骜;;跨国收入差距的收敛性[J];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5 黄先海;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J];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6 黄先海;刘毅群;;设备投资、体现型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跨国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8年04期

7 潘士远;;最优专利制度、技术进步方向与工资不平等[J];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伟;王一舒;;银行信贷、产业结构扭曲与“三去一降一补”[J];经济经纬;2017年04期

2 杨旭;田艳慧;郝翌;张伊珍;;测算我国技术进步率及其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新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07期

3 邓明;;基于嵌套CES生产函数的多要素Morishima替代弹性估计[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07期

4 王宋涛;朱腾腾;燕波;;制度环境、市场分割与劳动收入份额——理论分析与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7年03期

5 彭树宏;;中国大学工资溢价的演化成因研究[J];教育与经济;2017年03期

6 马磊;;我国高等教育扩展是否减小了大学溢价?——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7年03期

7 杨振兵;王小霞;;制造业部门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生产技术要素偏向影响因素对比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年06期

8 李平;郭娟娟;;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劳动收入份额[J];中国科技论坛;2017年06期

9 余东华;孙婷;;环境规制、技能溢价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17年05期

10 包龙飞;;技术偏向效应下的国民收入结构变动——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实证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先海;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J];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2 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3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4 白重恩;钱震杰;武康平;;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5 黄先海;徐圣;;生产率、贸易条件与实际汇率变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6 徐现祥;王海港;;我国初次分配中的两极分化及成因[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7 潘士远;;最优专利制度、技术进步方向与工资不平等[J];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8 孙琳琳;任若恩;;资本边际有效税率的测算:理论基础与中国经验[J];世界经济;2007年10期

9 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10 郭庆旺;贾俊雪;赵志耘;;中国传统文化信念、人力资本积累与家庭养老保障机制[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欣;当代技术进步的新特点[J];工业技术进步;2000年04期

2 郭红波;鹤轮技术进步再迈新阶[J];中国橡胶;2000年01期

3 岳远新;济化获得“济南市‘九五’技术进步先进企业”称号[J];山东化工;2001年02期

4 ;技术进步[J];上海工业;2003年02期

5 吴守忠;千方百计加快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6 格林;纺机技术进步亮相北京——第九届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一瞥[J];丝绸;2004年11期

7 张全红;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黄泽萍;;试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重影响及政策选择[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12期

9 ;腾飞的有色[J];中国有色金属;2008年23期

10 王玺;张勇;;关于中国技术进步水平的估算——从中性技术进步到体现式技术进步[J];中国软科学;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家骅;;试论我国技术进步的社会化和产业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孙文英;;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A];1999年晋冀鲁豫鄂蒙六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1999年

3 张永光;;技术进步的统计评估[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王有贵;方福康;;技术进步的经济含义及其动力学机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5 雷明;冯珊;;技术进步评价系统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6 陈艳莹;张国峰;;技术进步的内生性与可持续发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雷明;;评价技术进步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蔡伟毅;;全球化条件下的知识溢出与技术进步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王艾敏;;外商投资对房地产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的数据[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靳卫东;吴向鹏;;实现技术进步型经济增长的路径和策略研究[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 管汉晖;技术进步服从于经济规律[N];中华读书报;2013年

2 王春生;企业是技术进步的主体[N];光明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于都;技术进步:报业实力的引擎[N];中华新闻报;2002年

4 冯昭奎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技术进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记者 高家宽 通讯员 陈杰;技术进步项目挑大梁[N];嘉兴日报;2011年

6 蔡肖兵;技术进步的代价[N];人民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冯卫东;技术进步是就业的福星还是灾难[N];科技日报;2013年

8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 章玉贵;内生性技术进步才是中国经济源动力[N];上海证券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陈继军;多晶硅:脱困的希望在技术进步[N];中国化工报;2013年

10 孙涤;技术进步——企业发展的动力[N];;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艳秋;基于技术进步实现指数的制造业技术进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何暑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刘志恒;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对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多;环境技术进步方向的内生化机理和政策激励效应检验[D];吉林大学;2016年

6 赵利;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张育明;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理论与政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郭建万;中国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理论和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檀勤良;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就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10 邢宏建;网络技术进步与网络标准竞争[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潇;有偏技术进步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倪佩;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追赶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李f,

本文编号:1253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253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8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