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对策

发布时间:2016-11-27 09:56

  本文关键词: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对策(上)
2010-5-13

摘 要:基于对目前全球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危机及其共同根源的分析,作者认 为低碳经济成为破解这一双重危机的必然选择, 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推动全球形成 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在近期表现为绿色复苏,从长期而言,将推动新的全 球竞争格局,具体表现为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技

术、贸易、金融竞争。全球低碳经济潮 流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忽视,它既是对中国现状的挑战,也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机遇。通过对中 国、美国、欧盟与日本的低碳经济进行比较研究,作者提出中国应走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 道路,并分别从国家、企业与社会公众层面提出了中国应对全球低碳经济潮流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全球低碳经济潮流,绿色新政,低碳发展,经济发展,应对气候变化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推动下,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变 革,其核心内容是: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 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气候之间关系 的根本途径。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潮流也在引发新的经济、贸易、技术的竞争,先进低碳能 源技术也正在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和技术竞争的前沿和重点,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标 志。 中国要深刻认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世界向低碳经济转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顺应世界 潮流,打造未来的综合竞争能力。 一 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推动了全球低碳经济潮流

目前,全球面临着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危机的双重冲击。一方面,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率减缓或出现负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 2008 年 11 月继续下调对世界经济 2009 年的预期。2009 年七大工业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都将收缩,其中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 GDP 增长率分别为-0.7%、-0.5%和-0.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 GDP 增长率也被调低至 5.1%,中国的 GDP 增长率为 8.5%。进入 2009 年,全球贸易量在十年以来随着全球人均收入 萎缩第一次下降,全球失业人数可能相对 2007 年基准增加 1800 万—5100 万人。另一方面,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经济刺激计划以寻求复苏经济, 因此, 未来的世界经济复苏可能再度沿 袭化石燃料的高消费路径,这将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危机。国际能源署发出警告,若不改变现 有的基于化石燃料的经济发展模式, 温室气体大气浓度到本世纪末将相对目前加倍, 这将导 致全球平均气温提高 6 摄氏度。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 (Nicolas Stern) 主持完成的评估报告在全世界首次给出了以美元为单位的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 响评估,声称:若温升 5-6 摄氏度,世界将损失全球 GDP 的 5%-10%,贫穷国家的损失将超 过 GDP 的 10%。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 2007 年公布了第四次评估报

告,该报告面向各国决策者,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提供科学依据,对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气候 变化问题起到了最主要的推动作用。该报告指出,自工业化时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已引起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其中在 1970 年至 2004 年期间增加了 70%。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人 为温室气体,其排放于同期增加了大约 80%,其浓度增加主要是由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 所造成的。 低碳经济成为破解经济危机与气候变化危机的必然选择。 表面上, 经济危机与气候危机 有着各自的原因并沿着不同的方向在发展, 但本质上相互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联合 国环境规划署在 2009 年 3 月发布《全球绿色新政》报告,对多重危机的共同根源有更新的 见解,即大量资本的错误配置,过度地将有限的资本配置到化石能源、结构化的金融资产及 其衍生品方面,而在可再生能源、能效、公共交通、可持续农业、土地及水资源方面投入较 少。 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推动全球形成低碳经济潮流。目前,以欧盟、美国、日本 等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积极应对, 纷纷提出了各自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或行动计 划。 欧盟将低碳经济视为“新的工业革命”,围绕欧洲建设的三个支柱(政治愿望、目标共 识和制度框架)形成了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并以此来协调各成员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首 先, 欧盟把低碳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方向, 即一场人为的以转变能源消费模式和习惯为主的观 念革命。其次,统一认识,以协调各成员国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立场和步调。最后, 效仿美国 20 世纪 90 年代抓住信息通信技术革命机遇的模式,于 2007 年 1 月通过了《能源 —气候变化一揽子政策》,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三个 20%的目标,即到 2020 年温室气体排放 量比 1990 年减少 20%,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到 20%,通过提高能效,使石油、煤炭、天然气 等一次能源的消费量减少 20%, 该政策旨在“把欧洲改造成高能效、 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经济, 催生一个新的工业革命”。此外,欧盟议会通过《未来源自今天——关于欧盟未来气候变化 集合政策的建议》 确立了有条件的长期目标, 若在 2012 年后达成新的全球协议, 欧盟到 2050 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 1990 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 80%。 日本将低碳经济视为整体创新要素, 因此提出“低碳社会”的概念, 寻求建设在低碳排 放、气候安定条件下的富裕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2007 年 5 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 将低碳社会作为日本未来的发展方向;6 月,日本内阁通过了《21 世纪环境立国战略》,正 式将低碳社会作为 2050 年的重点发展目标。2008 年 6 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了“福田 蓝图”,确立了日本减排的长期目标,即在 2050 年使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目前的 60%—80%;同年 7 月,日本政府通过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2009 年 6 月 10 日,日本首

相麻生太郎宣布,日本到 2020 年的温室气体减排中期目标为在 2005 年的水平上削减 15%, 即比基准年 1990 年减排 8%。鸠山由纪夫当选日本首相后,于 2009 年 9 月下旬宣布了 2020 年比 1990 年减排 25%的中期目标,同时强调上述减排目标的前提是必须构筑一个包括世界 上所有温室气体“主要排放国”在内的公平有效的国际框架。 美国奥巴马政府将低碳经济视为“经济新进程(a new course for this economy)”。 一方面,提出新的气候变化战略。2009 年 2 月 26 日,奥巴马签署并发表了“美国中期财政 预测”和“2010 年会计年度预算基本方针”,描绘了美国气候战略的政策框架,给美国低 碳经济添加了具体内涵: 明确中长期战略目标, 2020 年实现减排 14%, 2050 年减排 83%; 到 到 设定美国的基准年,强调以 2005 年为基准年;设定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限,决定 2012 年正式引入“限额与交易”体系,排放配额采取拍卖的方式。另一方面,力推新能源政策, 吸引产业资本流入,寻求新能源技术突破,在中期推动向低碳经济转型。未来十年将投入 1500 亿美元开展新能源研发与示范,并为相关公司提供税务优惠;发展清洁能源,大幅减 少对中东和委内瑞拉石油的依赖;计划到 2012 年,美国发电量的 1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等。 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奥巴马新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一是“攘外必先安内”的 谈判路线造成的不确定性。 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后, 摈弃了克林顿和戈尔先签署国际减排条约 并以此作为杠杆来撬动国内气候政策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路线, 希望先在国内形成法案再以 此为基础参与国际谈判。 白宫在 2009 年 11 月 25 日宣布, 美国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承诺 2020 年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 2005 年的基础上减少 17%。事实上,这一数字与美国众议院 2009 年 6 月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一致,但不及参议院有关法案中提出的 20%的减排 幅度, 而参议院的气候立法工作被一再推迟。 二是“以保护气候变化之名而行国内贸易保护 之实”给国内政策造成的不确定性。 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优先考虑国内利益, 美国众 议院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中包含的“碳关税”条款规定,到 2020 年,美国有 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的国家进行贸易限制, 即征收“碳关税”。 而气候变 化是一个全球问题, 需要寻求全球性的解决方案, 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名义的贸易附加条款必 将给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 “绿色复苏”为主导的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将推动新的全球竞争格局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立足于将全球变暖问题和经济不景气问题合并解决, 推出促进包含气 候变化的公共投资和财政刺激政策。 2008 年 7 月,英国倡导“绿色新政”,以复苏需求、创造就业机会,并加速低碳经济 转型。美国、欧盟及日本都各自提出了以振兴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为导向的绿色复苏计划, 这已逐渐勾画出“绿色新政”的轮廓。由表 1 可见,2008 年 11 月,欧盟提出了《欧洲经济

复苏计划》,其中的“绿色”投资为 228 亿欧元,占 2008 年欧盟 GDP 的 0.1%。奥巴马就任 前后,美国国会陆续通过了《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和《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其中应对 气候变化的投资金额合计为 1122 亿美元,占 2008 年美国 GDP 的 0.8%。2009 年 4 月 9 日,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提出以“引领世界二氧化碳低排放革命”作为首要支柱的日本经济长远 发展战略, 通过技术创新与社会系统改革来创建低碳排放社会, 绿色投资金额为 124 亿美元, 占 2008 年日本 GDP 的 0.3%。

中国也提出了包含节能与环境等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2008 年 9 月,中国出台了两年 期 4 万亿元人民币(5860 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其中直接投向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 能减排和生态工程的资金合计占到了总投资的近 15%。根据香港汇丰银行(HSBC)的研究, 中国采取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绿色投资,绿色资金规模为 2213 亿美元,占中国 4 万亿元财 政刺激的 37.8%,占 2008 年中国 GDP 的 4.8%,远远高于美国、欧盟与日本的该数据(见表 1)。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Grantham)认为绿色投资应当占财政刺激的 20%较 为合适,联合国绿色经济行动措施的研究要求二十国集团(G20)各成员国应当在今后两年 支出 1%的 GDP 用于应对气候变化投资以复苏经济。因此,从规模而言,中国充分体现了负 责任的国家形象。 研究表明,主要经济体的绿色新政能够复苏经济、创造就业机会。美国绿色能源行动措 施使得每投资 10 亿美元,每年取得 4.5 亿美元的节能效果,每年创造 3 万个就业机会,相

对于传统财政刺激能够多创造 20%的就业机会。 中国町再生能源部门所创造产值接近 170 亿 美元, 已提供近 100 万人的就业机会; 进一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与其他清洁技术的投资力度, 能够推动新经济增长、扩大出口、创造就业机会。欧盟采取即时的大规模方案,推动欧盟的 节能与可再生能源供应,可新增 100 万-200 万个全职就业机会。 为进一步推动全球密切合作,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 2009 年 2 月召开的第 25 届理事会上 郑重地提出了“全球绿色新政”的倡议, 其内容由“3—3—2”要素构成: 首先是 3 个目标。 近期目标是要复苏全球经济,保证并增加就业,保护弱势群体。中期目标是减轻经济对碳的 依赖, 减轻生态系统退化, 使经济走上清洁、 稳定的发展轨道; 实现可持续的和开放的增长, 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在 2015 年消除绝对贫困。其次是 3 个行动要素,即加强政府领导力、 加大绿色投资力度、改革政策架构和国际协调。最后是 2 个层面,上述目标和行动既包括国 内,也涵盖国际。

作者:何建坤 周剑 刘滨 孙振清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 年第 4 期 责任编辑:林桂芳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对策(中)
2010-5-13

绿色复苏和绿色新政是低碳经济潮流的即时行动。 一方面, 低碳经济与绿色新政所诉求 的绿色经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低碳经济是英国政府 2003 年提出的一种以保护全球气候为 目标,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开发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 经济形态。低碳经济被认为是后工业化社会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新型经济社会形态。 其核心内容是:发展低碳能源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 消费模式, 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气候之间关系的根本途径。 发展绿色经济也就是 有利于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经济活动, 要求人们的经济活动从高耗资源 能源、 高污染环境与高损生态的非持续发展经济到资源能源消耗最少化、 环境污染最轻化与 生态损害最小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根本转变。因此,两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换言之,低 碳经济是绿色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另一方面,绿色新政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同时绿色 新政的实现程度又检验着低碳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一方面,低碳经济发展伴随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技术、贸易、金融竞争,从长期而 言,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将推动新的全球竞争格局。这主要表现为:

第一, 政治上抢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引领者地位。 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进程决定 了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谈判主导地位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必争之地。 《京都 议定书》发展迄今,欧盟已成为事实上的主导者,但美国奥巴马政府已开始向欧盟主导权发 起了挑战。例如,奥巴马否定其竞选中坚持的欧盟基准年,而另设美国基准年,突出显示了 美国争夺“后京都议定书”体制主导权和全球气候战略主导权的战略意图。 日本也积极借助 于 2008 年北海道八国集团(G8)峰会向世界说明,在新的全球气候安排上,,日本也不想在 主导地位上后退。 第二, 经济上谋求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领跑者。 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与地球和谐相处 为根本目标, 新能源将引领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方向, 以达到系统地构建社会需求和环保相 协调,并且新能源蕴涵着巨大的市场空间。2008 年,世界各国对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已达 1550 亿美元,国际能源组织预计 2012 年这一数字将达到 4500 亿美元,2020 年将超过 6000 亿美元。正因为如此,欧盟和日本继续强化其新能源战略以保持相对比较优势,奥巴马政府 也对新能源战略进行重大调整,力求成为新工业革命的领跑者。 第三,技术上追求低碳技术的垄断优势。日本麻生政府计划通过推广太阳能发电、电动 机车及节能电器来实现“低碳革命”, 其中重启太阳能鼓励政策将是日本经济转型中的核心 战略之一。美国近期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以及节能环保技术,中长期将凭借其 在农业领域的制造技术、酶催化剂、原材料研究、白色生物技术等四项技术的绝对优势地位 来大力发展生物能源。欧盟同样将凭借其在风能、光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领先寻 求国际竞争中的技术垄断优势。 第四,贸易上寻求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下的绿色贸易相对优势。近年来,气候问 题也越来越多地与贸易问题联系在一起。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技术壁垒(TBT)许可国家基 于环境目的采取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标准,除非这些标准产生了“国际贸易的不必要壁垒”。 欧盟及其成员国对欧盟以外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设置了条件很高的技术壁垒。 此外, 欧 盟还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人身健康为由规定了严格的“绿色壁垒”。例如,欧盟自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不断在产品标准、贸易、投资规则等方面提出欧盟指令,甚至给全球规 定“欧洲版能源效率标准”,如汽车尾气排放指标的“欧Ⅲ”、“欧Ⅳ”等,与美国主导的 “国际质量认证标准体系” (ISX 系列) 抗衡。 日本同样在其低碳社会行动计划中提出从 2009 年 4 月开始, 在新建住宅及其配套设备中将实行“最强者方式”, 即将能源效率最好的产品 作为整个行业的标准。 第五,金融上寻求新金融体系下的话语权。若达成 2012 年后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中长 期目标, 二氧化碳排放限额将会成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 其对应的结算货币将随着全球碳

市场的迅猛发展可能变成一种国际通行的货币单位,从而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与美元分庭抗 礼。 目前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已是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跨国界的排放 交易体系。该体系明确规定了使用欧元标价、结算,凸显出“脱美元化”动向。不可忽视的 是, 奥巴马的“限额与交易体系”直接与欧盟主导的排放权交易体制挂钩, 意在推动欧美交 易体制对接,为伺机构建交易货币的美元化铺路。日本同样也意识到这点,也提出将其自愿 型的排放交易体系过渡为限额与交易体系。 另一方面,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的形成也意味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生态价值观 逐渐成为全球共识。 这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 也是长期以来环保主义思潮以及环保 组织努力的结果。绿党在欧盟影响甚大,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高。绿党是 20 世纪后半叶随 着西方生态运动的发展而出现的左翼政治组织。经过近 20 多年的发展,绿党从单纯的、激 进的环境保护力量发展成为在欧洲政坛和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政党。2004 年,绿党还建 立了统一的地区性组织——欧洲绿党,共有 29 个国家的 32 个成员党。迄今为止,欧洲绿党 联盟已有 9 位国家部长,在各国两院中共占有 230 个席位,在欧洲议会中占有 34 个席位。 绿党强烈反对核能,主张节能、开发可再生能源与软交通(soft mobility),从而转变全 球能源对化石能源的单一依赖关系,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面临国际竞争环境及态势的重大变化, 企业的竞争力将面临新的挑战, 企业对上述变化 的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将影响其自身在若干年后的生存和兴衰。 因此, 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已 越来越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 发展低碳经济对本行业影响的重要性和严重性, 并力图在对本 行业产生显著影响之前采取前瞻性的有效应对措施, 通过行动来赢得信誉和竞争优势, 超越 其竞争对手。例如,壳牌公司承诺 1990—2010 年温室气体减排 5%;西门子公司承诺 2006—2011 年全球企业能效提高 20%;英国石油公司承诺在 2001—2012 年企业运营效率提 高 10%—15%;英国电信公司 2004 年与电力和燃气公司签署了一项“世界最大绿色能源合 同”,开始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热电联产供电和供气,并宣称其 2005 年二氧化碳排放比 1991 年减少了 70%;美国通用公司开展“绿色创想计划”,以环保概念为新产品研发主轴,2005 年高能效产品销售超过 100 亿美元,2010 年将再翻一番;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也计划 2010 年 每台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比 1990 年减少 30%。 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造成一定的影响, 主要影 响在碳市场、 清洁能源市场以及前期的应对气候行动, 这也使得低碳经济发展面临一定的不 确定性。 但我们必须正确认识金融危机的短期性与气候变化的长期性, 保持中国政策的连续 性。 金融危机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 若因为金融危机而延迟对能源基础设施的 投资,从长期而言将导致更高的能源价格。因此,相比较而言,应对金融危机需要相对较短

的时间,而应对气候变化则需要长期坚持下去,只有分析平衡好两者间的关系,才能同时应 对这两个全球性问题。 三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全球减排温室气体长期目标制约中国的发 展空间,新的全球竞争直接影响到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这既是对中国现状的挑战,又 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机遇。 首先, 全球减排温室气体长期目标将制约中国的排放空间, 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形成巨 大挑战。全球温室气体减排长期目标的选择涉及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事关根本利益,它实 质上以一种隐蔽的形式为发展中国家规定了量化的减限排义务。 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极力 倡导温升控制 2 摄氏度、 2050 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至少减少 50%的全球长期减排目标。 减排 温室气体最主要是减少能源利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据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显示,按 目前世界经济和技术发展趋势,2030 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 2000 年增长 25%-90%,其 中能源利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长 40%-110%,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量的 2/3 至 3/4 将来 自发展中国家。2004 年,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 53.6%。如果实现 2050 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比目前减半的目标,那么到 2050 年,即使发达国家排放量比目前 减排 80%,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也要比目前减排 20%,比 2050 年预计的排放量要减排 60%-80%。届时,全球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需控制在 2 吨以下,而中国目前的人均热氧化碳排 放已超过 4 吨,2050 年将需要 6-8 吨。未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对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 发展将形成严峻的挑战。 其次,在全球向低碳经济变革的潮流中,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影响。中国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是发达国家的五倍, 出口产品的能耗较高, 增加值较低。 在未来碳排放将付出越来越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的趋向下, 中国产品低成本优势将逐渐 丧失。发达国家对越来越多的产品进行“碳标识”,标明产品中隐含的碳排放数量,引导公 众消费低碳产品, 这不仅影响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而且对产品供应链也会产生严重影响。 跨国公司和经销商在其原材料、 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采购中, 也将把含碳量作为重要标准, 以树立自身的低碳形象和低碳竞争优势。 如果中国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上没有优势, 那将进 一步影响到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因此, 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也为中国提供了探索跨越式发展 的机遇。由于中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能源消 费和二氧化碳排放仍会持续增长,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量的主要来源 国。 2000~2005 年, 从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了 20.8 亿吨, 占世界同期增长量的 56.5%。

在今后二三十年内, 随着经济的较快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即使大力推进节能优先战略, 2020 年的能源需求量也将超过 40 亿吨标准煤,届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比 2005 年增长 60%以 上。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的发展, 限控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 硬约束, 从而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制约因素。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已不具备沿袭发达国 家走以高能源消耗为支撑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环境条件, 全球已不存在足够的化石能源消费 的碳排放空间, 中国必须全面协调发展与减排之间的关系, 探索低碳发展的新型现代化道路。 这种低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在世界大国的发展历史上尚无先例。 首先,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多数企业并没有掌握 核心的技术,大部分专注于科技附加价值相对比较低的产业,依靠规模生产、靠扩大产能提 升竞争力。中国制造业整体上仍然处在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市场控制力弱,结构性矛 盾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首次提到“生态文明”理念, 并把以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增长 方式、 消费模式为核心的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两型社会”建设也是 低碳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全球低碳经济潮流对中国能耗较高、增加值较低的制造业 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形成挑战, 但同时也能转化为促进出口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的动力, 从 而成为中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机遇。 其次,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有助于推动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 低碳与新能源技术已经成为 目前新技术开发和投资的重点领域, 这些新的技术需求可以成为未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驱动 因素。中国已经制定政策促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所列的重大能源技术是一致的。从长期来看,全球制造 业向中国转移以及中国国力增长加大对新技术的投入,为中国实现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机遇, 而全球共同开创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也为中国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 国际技术合作的机遇。 四 中国要走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 主要目标是在维持和继续提高当前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消费 水平下,通过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大幅度降低当前过高的碳排放水平,以保证实现 在全球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水平的目标下自身所承诺的减排义务。 美国在国内一直奉行盎格鲁—撒克逊经济模式,即“最少的政府干预、最大程度的竞 争”,美国政府对市场干预的手段是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间接调控。因此,为推动低碳 经济, 其国内政策采取的是中短期并轨、 弱政府重市场的战略: 即时启动“绿色”财政刺激, 创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复苏;导入碳定价政策和新能源产业政策,吸引产业资本流入,寻

求新能源技术突破, 在中期推动低碳经济转型。 在国际上, 美国以现实主义哲学为指导思路: 以单边主义为主, 奥巴马政府虽然强调了美国对多边主义的回归, 但依然是以美国为主导的 多边体系;主张“强势美元”,打击高油价,试图将新能源作为战略发展方向,并引导全球 走入新能源时代。 在区域内, 欧盟所奉行的经济治理模式是“莱茵模式”, 实质是国家调节下的市场经济 模式,虽然也强调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但更加普遍地强化了国家干预与调控,政府采取直 接干预(对价格形成控制、各项政策规定和参与企业投资等)和间接干预两种手段调节市场 运行中的偏差。因此,欧盟通过建立区域内一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在低碳经济转型的行 动框架(主要载体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下协调各成员国的行动。其行动措施主要有:推动 传统产业升级、转移,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完善碳交易市场,大力推进全球二氧化碳排放 控制进程;建立碳金融服务体系,成为全球碳金融服务中心。在全球层面,欧盟推进建立以 低碳经济为核心的多边应对气候变化机制, 将欧盟与世界其他地域的政治意愿转变为有约束 力的跨地区政策机制,该多边模式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制定强有力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通过规则和标准,以双赢和伙伴关系形式和平解决冲突;在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能源和其他资源领域加强与各战略伙伴的接触。

作者:何建坤 周剑 刘滨 孙振清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 年第 4 期 责任编辑:夏鼎

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对策(下)
2010-5-13

日本采取“开发政府”模式, 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和经济计划指导经济活动。 强调刘企业 决策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和诱导,依靠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杠杆对经济活动进行宏观间接 有效的调控,并一直管到微观,落实到企业。为推动低碳社会进程,日本的国内政策强调技 术进步与创新、基于部门的能效标准、发展新能源、碳交易市场向强制过渡;以多边主义来 指导其国际政策,采用与资金、技术紧密结合的气候外交政策。 中国要坚持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道路。 中国当前仍处于工业化、 城市化快速发展 的阶段,未来相当长时期温室气体排放量仍会继续增长。因此,中国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更 应该强调发展过程和途径, 通过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减缓由于经济 快速增长新增能源需求所引起的碳排放增长, 以相对较低的碳排放水平, 实现现代化建设的 目标。所以,相对于发达国家倡导的“低碳经济”或“低碳社会”的经济社会形态(参见表

2),中国更应强调“低碳发展”的现代化过程和路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是第一要 务和目的,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中国低 碳发展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引导和控制发展排放, 而发达国家相当程度上是减少奢侈排放。 在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日益紧迫的形势下, 中国应把低碳发展作为推动能源技术创新、 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全球气候关系的核心战略选择, 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 与国内可持续发展双赢。

低碳发展与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高度一致的。 为了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中国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定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促进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些战略措施与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 变化的目标是一致的。2007 年 9 月 8 日,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 15 次 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使中国的政策取向不再仅限于保护国内生态环 境,解决国内生态环境瓶颈约束问题。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要把低碳发展、应对气 候变化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扩展到全球环境 友好或全球气候友好,以低碳发展协调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实现全球环境友好型或全球气 候友好型社会的发展。 五 中国应对全球低碳经济潮流的低碳发展对策

低碳经济行动是现实而紧迫的行动, 低碳经济转型则是长期的系统工程, 后者所引发的 经济社会变革和国际经济、 贸易格局变动以及新的技术竞争对国家和产业的影响将是剧烈和 深远的,甚至决定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的兴衰成败。因此,无论在国家层面、企业层面,还是 公众层面, 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以低碳发展战略协调经济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两者关系的重要 性和紧迫性,要顺应全球经济、技术变革的潮流,超前部署、争取主动。

在国家层面, 要进一步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定位。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日益紧 迫的形势下,中国应把低碳发展作为推动能源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调经济发展 与保护全球气候关系的核心战略选择,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第一,树立正确的促进低碳发展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发展低碳经济作 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全球气候关系的根本途径, 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以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以提高碳生产力、大幅度降低单位 CDP 的碳排放强度为核心,以提 高中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的国际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 以技术创新 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管理体制、政策机制、社会观念等支撑体系的建设为保障,形成政府 引导、 市场驱动、 公众参与的高效机制, 逐步建立起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碳排放的同时,促进中国能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制定规划及实施方案,认真贯彻落实。要按照《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 省(市)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要求,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和行动纳入各级经济和社会发 展规划以及各类相关区域发展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 要将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纳 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重点行业发展规划之中, 制定低碳发展的实施方案, 确立低碳发展 的区域模式和产业模式,明确目标、重点和措施,并组织相关部门,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 宜,逐步推进实施。 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要按照中国共产党第‘卜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的要求,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 并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 战略任务。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转变外贸 增长方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进一步强化抑制高耗能和高内涵能源产品的出口政策,努力 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降低单位产值能耗, “十二五”期间继续制定全国及各地区节能 降耗的约束性指标。 第四, 发展低碳能源技术, 优化能源结构。 进一步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和相关配套法规, 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能源的发展速度和先进技术的产业化步 伐。除加速常规水电特别是小水电的开发外,重点突破风能、太阳能发电技术和二代生物燃 料技术。通过引进吸收第三代先进压水堆技术,建立和完善中国核工业体系,同时抓紧研发 和示范第四代核电技术。加快清洁、高效先进燃煤发电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研究和探索碳 捕集和封存技术以及氢能技术。 “十二五”期间, 要制定和落实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和政策, 积极促进能源结构优化,降低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 第五,提高能源效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紧紧抓住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的有利时机, 结合当地开展的节能减排活动、 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等试点示范工程, 将低碳经济的要求主

动融入现有相关政策与实践当中, 发挥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与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对策的协同 增效功能,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促进高耗能行业的低碳化。要对能源生产、输送、加工、转 换到最终利用全过程实行节能管理, 加快实施先进的能耗和排放标准。 重点抓好工业、 建筑、 交通领域的节能。继续加快对电力、钢铁、建材等领域落后产能的淘汰。鼓励进行产业链整 合,增加产品附加值,大幅度降低单位 GDP 的碳排放强度,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 第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重点项目实施。充分发挥国家专项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 用,把政策、资金和项目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 要(2006-2020 年)》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部署,充分利用国家科技计划体 系中各部委相关资金,推动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等先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加强气候变化科 学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加快建立人才基地,培养一批专业 化人才队伍。 建立稳定的低碳发展财政资金投入机制, 重点支持现有资金渠道难以覆盖或支 持力度不够且矛盾比较突出的领域。 第七,积极开展试点,积累低碳发展经验。“十二五”期间,要选择一些重点省、市和 重点行业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试点, 编制试点地区和试点行业的低碳发展规划, 建立低碳发 展指标体系及行业标准,加强低碳发展的统计、监测和管理体系建设,探索碳排放限控机制 和碳排放交易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新型管理体系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激励机制,加速低碳 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地区和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从而 积累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 在企业层面上, 要明确企业在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战略中的定位, 必须认清全球向低碳经 济转型对本行业产生的影响以及本行业的发展趋向, 要明确低碳技术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 心作用, 要清晰低碳技术将引起本行业竞争格局变动的趋势, 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改变和技 术变革的初期有比其他竞争对手更敏锐的眼光、 前瞻性的思考和超前的部署。 加强自主技术 创新, 转变企业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低碳技术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的 有利形势下, 打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能源企业, 在新一轮的技术竞争 中夺取优势。对具体企业而言,要积极做好以下对策准备。 第一,加强对国际企业的研究,及时关注发达国家限控碳排放政策向下延伸到供应链。 中国外向型经济所占比重较大, 多数企业都处于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的下端, 这就需要早 跟踪、早预判国际碳排放限控政策的走向。受其国内政策影响,跨国企业可能会采取一些生 态行为,以改善其评级。例如,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就曾有过以社会责任之名对中国的供应 商强行进行 SA8000 体系认证。

第二,注意研究国外关于产品环境质量的政策规则。例如,日本对“生态产:品”实施 不同的税率,欧盟 2005 年出台产品能耗指令。中国企业应主动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环境 等级,以积极应对与破解发达国家所设置的“绿色壁垒”。 第三, 在以自主研发为主、 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国外环境技术的转移和投资。 例如,美国、欧盟、日本在创建总额为 12 亿美元的气候投资资金以推动发展中国家的预防 气候变化的项目。 中国企业可积极利用上述资金以引进技术, 但要坚持把自主技术开发和参 与国际共同研究开发或从外国引进技术结合起来,以提高中国企业的技术力量。 第四,加强对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根据新能源金融公司的统计数据,2004—2007 年 的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的年增长率都超过 50%,2007 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达到 1484 亿美元, 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 年的年增长率锐减为 5%,2009 年更是出现负增长,2009 年全球 清洁能源投资 1450 亿美元,接近 2007 年的投资额。这要求中国企业必须立足长远、拥有全 球视野,不仅要加大现有技术的升级,还要关注技术的中长期发展趋势,提早做好布局。 第五, 转变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 一是前瞻性的企业特别是有大量能源生产或消费的企 业, 应该预先引入企业碳资产管理的概念, 进行企业碳资产审计, 建立自己的碳资产负债表, 并成立相应的碳资产管理机构或外包。二是重新评估合作伙伴,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在评 估碳排放限控政策的溢出效应的基础上, 中国企业或以长期协议的方式或以资本层面上的合 作来加强与伙伴的合作。 三是以节能、 降耗为切入点, 科学合理地安排企业自身的物流网络, 加强对产业链的优化。四是积极响应客户消费行为的变化。例如,汽车等行业的租赁与共享 行为、 客户对节能产品的偏好等都需要企业做出快速响应, 要从产品的简单卖方转型为包含 低碳服务的系统服务供应商。 在社会公众层面, 公众的有效参与是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社会基础, 是对产品生产的需求 引导,也是企业发展低碳技术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因此,要加强对公众消费理念和消费 模式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公众消费行为的公德意识,提高企业生产行为的社会责任感,形成 国家、企业、公众有效参与的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在全球发展低碳技术、向低碳经济 转型的新的社会变革中,提升中国的综合竞争能力。 第一,提高公众的全球环境意识,自觉学习低碳经济知识,了解低碳经济的发展动向以 及自身在发展低碳经济中所能起的作用,进而身体力行,自觉进行低碳消费。 第二,鼓励公众自愿参与碳减排行动,引导社会消费方式的转变,把节约能源、保护环 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为社会公德,规范和制约企业和公众的行为。例如,鼓励推行家庭 自愿高价购买绿色电力,鼓励企业自愿承诺减排指标、推行消费产品的碳标识,鼓励公众购

买低碳产品。努力向低碳型社会发展,广泛推广利用清洁的太阳能、风能技术,以节能的 LED 灯替代白炽灯,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减少电力消耗,提倡和鼓励低碳出行方式,乘坐公交 车、 小排量汽车或新型燃料汽车、 节能环保车等, 鼓励采用拼车出行方式, 减少车辆空驶率。 (作者简介:何建坤,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教授;周剑,清华大学能源环境 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刘滨,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北京邮编: 100084) ; 孙振清,天津市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作者:何建坤 周剑 刘滨 孙振清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 年第 4 期 责任编辑:夏鼎



  本文关键词: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52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952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a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