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的工程项目承包商激励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的工程项目承包商激励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工程项目建设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当前我国工程项目市场管理方式粗放、项目质量低下等问题突出,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而在承包商面临多任务的复杂环境下,传统的合同约束往往失效,因此针对承包商建立一套有效而规范的激励制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以及多任务委托代理的相关理论,站在业主视角,对面临多任务的承包商的激励问题加以研究。以H-M模型为参照,从委托人(业主)、代理人(承包商)及任务本身三大主体的属性信息出发,分别将任务间替代关系、任务重要性、承包商能力、公平偏好、声誉影响等信息,通过适当的组合,重构H-M模型并加以严谨的数学推导,获得最优解,帮助业主选择最优的激励强度,激励承包商进行相应的努力程度分配,以达到在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下业主效用的最大化。最后,运用MATLAB软件分析模型中各影响因子对最优解的影响,并找出敏感性因素。基于全文的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业主的激励可以在承包商风险规避程度低、努力成本系数低、外界环境不确定性较低的情形下,获得较大的效果;第二,在考虑任务替代关系和差异性时,业主应将更多的激励强度分配到不确定性低、重要性高的任务上,当承包商的能力水平越强,业主给予承包商的激励强度应越大,以使得承包商充分发挥其能力水平;第三,承包商的“公平偏好”对业主的激励效果有重要影响,业主应对高“公平偏好”的承包商付出高强度的激励,以补偿承包商因嫉妒心理产生的效用损失;第四,声誉激励的作用不仅能在业主与承包商的重复多次博弈中体现,在一次性博弈中也应加以考虑,它可以在保持承包商原有努力程度的同时,降低业主的激励强度和激励成本。
【关键词】:业主 承包商 多任务委托代理 激励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8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符号注释表11-12
- 第一章 绪论12-2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5
- 1.1.1 问题的提出12-14
- 1.1.2 研究意义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23
- 1.2.1 工程项目承包商激励研究综述15-18
- 1.2.2 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研究综述18-22
- 1.2.3 文献综述点评22-23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23-27
- 1.3.1 研究内容23-24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24-25
- 1.3.3 主要创新点25-27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模型准备27-33
- 2.1 相关理论基础27-29
- 2.1.1 委托代理理论27
- 2.1.2 公平偏好理论27-29
- 2.1.3 声誉理论29
- 2.2 建立承包商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必要性及逻辑思路29-32
- 2.2.1 建立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必要性分析29-31
- 2.2.2 多任务承包商激励机制建立的逻辑31-32
- 2.3 本章小结32-33
- 第三章 多任务承包商激励机制33-48
- 3.1 基本假设33-35
- 3.2 模型建立与分析35-47
- 3.2.1 多任务相互独立下的承包商激励设计35-39
- 3.2.2 多任务相互依存下的承包商激励设计39-45
- 3.2.3 基于多任务间互替关系的承包商激励机制的优化45-47
- 3.3 本章小结47-48
- 第四章 引入承包商能力的多任务承包商激励机制48-54
- 4.1 模型假设48-49
- 4.2 模型建立与求解49-50
- 4.3 分析与结论50-53
- 4.4 本章小结53-54
- 第五章 引入公平偏好和声誉的多任务承包商激励机制54-62
- 5.1 模型假设54-56
- 5.1.1 基本假设54
- 5.1.2 公平偏好假设54-55
- 5.1.3 声誉收益假设55-56
- 5.2 模型建立与求解56-58
- 5.3 模型的分析与结论58-60
- 5.3.1 关于承包商公平偏好对最优激励合同的影响分析58-59
- 5.3.2 关于声誉激励的影响分析59-60
- 5.4 本章小结60-62
- 第六章 多任务承包商激励模型的案例与仿真62-73
- 6.1 案例描述62
- 6.2 仿真实验设计62-64
- 6.2.1 实验工具MATLAB62-63
- 6.2.2 实验主体63
- 6.2.3 实验假设及实验模型63-64
- 6.2.4 实验过程设计64
- 6.3 仿真实验运行与分析64-71
- 6.3.1 实验基准值设定64-65
- 6.3.2 关于承包商激励机制各影响因子的仿真实验65-69
- 6.3.3 关于承包商激励机制各影响因子的敏感性分析69-71
- 6.4 实验小结与应用启示71-73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73-77
- 7.1 研究总结73-75
- 7.1.1 模型的解与结论73-74
- 7.1.2 模型的仿真结论74-75
- 7.2 研究展望75-77
- 致谢77-78
- 参考文献78-82
- 附录:第六章仿真程序及敏感性分析数据82-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文波;;接包企业承接多任务的最优合同设计[J];北方经济;2009年24期
2 赵萌;杨敏华;王独伊;;解构设计方法在多任务型创意低碳女装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2年23期
3 温新刚;刘新民;丁黎黎;秦岚;;动态多任务双边道德风险契约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2年03期
4 林金忠;企业内分工——工作组织转变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科学;2004年02期
5 屈莉莉;陈燕;杨明;;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的第三方物流激励与监督机制[J];商业研究;2010年07期
6 唐进岭;张著洪;;多项目多任务选择动态规划及其智能决策[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年09期
7 丁一;;政府激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J];学海;2011年04期
8 徐德信;;代理人为什么接受委托人的损害:“公有关系合约”的注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彭勇;何俊生;;实时路网单车多任务物流配送路径优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光先;陆阳;;应用UC/OS-Ⅱ设计嵌入式实时多任务软件[A];全国第13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李惠林;谢庆生;殷国富;牛鸣岐;;基于ASP平台的多任务资源分配决策的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刘铁锐;张志远;;Windows下数值计算中多任务的实现[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陈光强;杨树强;张晓辉;李润恒;贾焰;;面向海量文本数据的多任务并行调度加载技术研究与实现[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张强;;钢厂天车多机多任务的动态调度模型研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吉;关联多任务MPSoC数据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钰;自动测试软件开发运行平台多任务并行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成;大学生互联网使用中的多任务行为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张家旺;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的工程项目承包商激励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4 许金友;基于改进DPSO算法的多任务并行联盟生成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常丽娜;基于Lasso的多任务学习方法在恒星物理参量估计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15年
6 于明丽;基于STM32和μC/OS-Ⅱ的B类AIS基带系统的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罗琦;面向对象嵌入式多任务GUI的设计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白云燕;ARM DIS系统设计及实时多任务的实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华;WindowsNT系统下多任务间进程通讯的研究和模拟[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李绪梁;实时监控系统中基于多核并发多任务技术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的工程项目承包商激励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57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