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08:21
   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是源于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生态危机和资源问题的深刻认识和自我反省,其人文响应的重要表征就是在区域层面的发展实践。自20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理念被引入中国后,其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政府、企业等也都积极采取有关措施,以期望加快实践步伐,推动循环经济在区域层面上的具体深入。但由于指导理论的单薄,使得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构建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是目前区域循环经济研究面临的重要基本命题之一。 本文在对循环经济脉络梳理和现有成果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以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体系架构为目标导向,以广义物质流管理为基本分析手段,基于全过程分析的角度,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逻辑推演和理论研究。本研究的具体内容摘要如下: 1)关于循环经济的脉络梳理与内涵特征。 本文对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分析和修正,进而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角度,挖掘了西方思想体系与循环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关联,对其思想根源、产生背景进行了分类梳理和整合,进而分析阐述了中国循环经济研究的特色元素。 2)关于区域循环经济的基本问题研究。 本文研究并强调了区域循环经济的“区域性”、“发展性”和“系统性”特点,认为区域循环经济框架组成具有多重性和复合性。基于全过程的视角,在理论上明确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过程的机制组成,即:驱动机制,规划机制,运行机制,反馈机制和调控机制。 3)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具体研究。 驱动机制:基于广义物质流管理分析方法,建立了驱动机制的概念分析模型,识别和阐明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驱动来源及其相互作用机理。最后,在结合问卷调查和结构分解分析等方法的基础上,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微观驱动机制进行了局部的定量和比较分析。 规划机制:在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逻辑推演的基础上,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基本原理、编制理念、框架结构,以及规划过程进行了辩驳和阐释,进而构建了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体系,以试图解决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科学规划问题。最后,以陕西汉中为研究案例,对区域循环经济规划机制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解释和佐证。 运行机制:研究界定了区域循环经济系统的运行载体,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了研究阐释,建立了有关函数概念方程,特别指出系统运行的核心目标是“同步解耦”。基于情景分析方法,对甘肃的“能源消耗-经济发展-环境影响”之间的耦度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有启示性的结论。 反馈机制:分析了反馈机制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重要意义,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反馈机制进行了理论设计,将政府、企业、公众界定为反馈对象,理论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信息交流的概念平台;基于元数据统计和最低限度原则,对信息内容进行了分层次预设计。 调控机制:阐释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调控作用机理、形态,以及模块组成;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调控的一般应用检验模型,并从调控目标的科学性检验、调控指令的社会成本预检验等方面提出并解释了应用检验过程。 总而言之,本研究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基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拓展了物质流管理的科学内涵,提出了“矢量流”、“传输者”、“权限检验”等新概念,为指导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指南,在实现循环经济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向上做出了积极的创新尝试。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F127;F20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选题背景
        2.问题提出
    第二节 理论方法与技术路线
        1.思想依据与理论基础
        2.研究手段与技术方法
    第三节 内容概要与创新总结
        1.内容概要
        2.研究意义
        3.主要创新总结
第二章 循环经济理论内涵与脉络梳理
    第一节 循环经济理论的概念内涵
        1.循环经济的概念辨析
        2.循环经济的内涵特征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思想溯源与脉络梳理
        1.1960s:思想的萌芽破土
        2.1970s:行动与理念的暗涌
        3.1980s:思想与政策的升华
        4.1990s:全面发展与传入中国
        5.2000s:中国元素与内涵拓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循环经济的基本问题与系统机理
    第一节 区域循环经济的基本问题
        1.区域循环经济的概念辨析
        2.区域循环经济的框架组成
    第二节 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机理
        1.区域循环经济研究的主要问题
        2.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组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制
    第一节 概念模型与作用原理
        1.概念模型的构建
        2.驱动的作用机理
    第二节 驱动机制的局部检验: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
        1.数据采集与误差消除
        2.方法选取与结果分析
    第三节 驱动机制的信息识别:政府认知与公众意识
        1.数据采集与属性统计
        2.数据分析与结果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机制
    第一节 规划的基本原理
        1.定义内涵
        2.基本特征
        3.规划性质
    第二节 规划过程与内容体系
        1.规划过程
        2.内容体系
    第三节 案例研究:区域循环经济型旅游业发展规划设计
        1.研究区域概况
        2.产业发展方向
        3.产业建设体系
        4.产业关联构建
        5.综合效益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循环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运行载体识别及其属性
        1.基于人类经济活动过程的视角
        2.基于社会群体组织形式的视角
    第二节 运行过程与机理分析
        1.产业生态系统
        2.社区网络系统
        3.系统运行机理与目标
    第三节 基于情景分析的耦度关系及解耦运行研究
        1.研究区域背景
        2.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3.基准线情景设定
        4.区域系统的耦度关系与解耦运行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反馈机制
    第一节 反馈原理与机制特征
        1.反馈的基本原理
        2.反馈机制的组成要素
        3.反馈机制的属性特征
    第二节 反馈机制设计与路径选择
        1.反馈对象的界定
        2.反馈媒介的构建
        3.信息内容预设计
    第三节 本章小节
第八章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调控机制
    第一节 调控机理及形态
        1.调控机理
        2.调控的形态划分
        3.调控的第一主体确定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检验
        1.模块组成
        2.检验模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1.关于循环经济的特征及其发展脉络
        2.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理论体系
        3.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具体研究
    第二节 研究展望
        1.关于实证案例的系统跟踪研究
        2.关于发展机制研究的定量性评价
        3.关于系统作用机理的进一步阐释
参考文献
附件
    1.能值分析的基本概念
    2.宁夏回族自治区能值计算结果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鱼;孙钊;张阳;李都峰;;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建设CDM项目碳汇优化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2 王乐;武春友;吴荻;;区域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3 陈兴鹏;王静;薛冰;张子龙;;基于“有机甘肃”和循环经济的甘肃省有机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甘肃农业;2011年08期

4 薛冰;陈兴鹏;张伟伟;耿涌;;关于社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2期

5 李鱼;孙钊;张阳;李都峰;;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建设CDM项目碳汇优化模型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11期

6 向明电;王瑶;董尔银;胡巍;;“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低碳经济”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1期

7 李珂;杨敏;;小城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兰州市榆中县金崖镇为例[J];开发研究;2011年06期

8 陈兴鹏;赵永波;薛冰;郭晓佳;耿涌;;基于循环经济的低碳农业建设路径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0年03期

9 石林;;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动力系统分析[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刘长灏;张凯;;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卞丽丽;循环型煤炭矿区发展机制及能值评估[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王乐;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长灏;循环经济输入输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付跃钦;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逯承鹏;产业共生系统演化与共生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6 郭晓佳;定西、甘南、临夏人地耦合关系演变分析[D];兰州大学;2014年

7 俞金香;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伟;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焦文婷;基于能值分析的庆阳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于淼;新形势下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态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永波;内蒙古循环经济推进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何佳;泉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发展与平衡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6 秦毓军;广西桂林市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7 陈轻;胶东半岛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8 牛晓冬;中国市域循环经济绩效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9 何仁晋;辣木生态种植基地项目计划书[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10 乔欢;党家村古村落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51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51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9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