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创新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27 13:36
   文章从理论上探索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创新产出的外部效应,并基于我国大中城市样本,运用多期DID模型予以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效应,其根源在于轨道交通具有直接知识溢出效应和正外部性,能够间接拉动创新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轨道交通的创新效应具有时空非均衡特征,沿海城市相较内陆城市从中受益更多,后续运营的轨道交通创新边际效应对比早期开通的有所减弱。文章从实证上分离轨道交通影响城市创新产出的外部性,能为未来分析轨道交通政策的实效性、探究城市创新发展的新途径提供理论借鉴。
【部分图文】:

动态效应,事实,轨道交通


在上述方程中,Raili,t-j为虚拟变量,若i所代表的城市为处理组,且在t-j年开通运营了轨道交通,则Raili,t-j为1,反之为0。因此,当-8?j?-1,βj代表轨道交通开通运营时间提前的反事实效应;当j=0,βj表示首年开通的冲击效应;当1?j?8,βj反映开通后各年份的动态效应。参照罗知等[35]的做法,以冲击发生的前一期为基准组,对方程进行回归,并根据回归所得的βj估计值绘出图3,在图3中,实心圆点反映估计系数的大小,而圆点上的垂线则代表95%的置信区间,接下来结合图3进行分析。从反事实检验结果来看,在图3中,轨道交通运营前,β-8~β-2基本无法拒绝等于0的原假设(置信区间包含0值),即β-8~β-2的估计结果总体并不显著,这说明当样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时间提前,其对本市的创新产出水平并无显著影响,由此,本文研究对象的事前平行趋势得到进一步验证。

城市创新,轨道交通,实证研究,人力资本


轨道交通建设影响城市创新产出的机理

城市创新,轨道交通,控制组,实验组


首先分析直接效应:与基础模型(8)相比,在分别加入3个中介变量后,模型(10)、(12)、(14)中Rail的系数值变小,但依然显著,这表明轨道交通作为具备时空压缩特性的客运工具,能够直接作用于创新产出,本文的H1成立。尽管通信、互联网的普及丰富了信息传递渠道,但对部分隐性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仍然离不开面对面的互动,轨道交通的通勤功能有助于搭建城市内部携带默会知识的人员之间的交流网络,能够一定程度上调节知识源间的接近度,提高隐性知识的溢出效率,从而积极推动倚赖知识技术交流的创新产出增加。接下来分析间接效应:(1)以物质资本渠道的外来投资来看,风险投资变量(Inv)满足三步法的预估,本文的H2成立。模型(9)和(10)反映这一变量的中介效应结果,在模型(9)中,轨道交通建设对地区风险投资事件具有显著正效应,即轨道交通运营的事件冲击对地区获得外来投资具有积极影响,进一步地,在模型(10)中纳入风险投资变量后,Inv和Rail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正,且Rail的系数值相比基础模型(8)有所下降,这表明样本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通过影响外来投资间接正向作用于所在地的创新产出,控制其他因素不变时,这一变量的中介效应大小约为0.06(59.681×0.001≈0.06),占比总效应的20.48%左右(0.06÷(0.06+0.233)≈0.2048)。(2)以物质资本渠道的内部资金分配来看,科技支出财政占比变量(Tech)无法同时满足三步法的条件,本文的H3未能成立。模型(11)和(12)反映这一变量的中介效应结果,尽管模型(12)中Tech和Rail的系数显著为正,但模型(11)中的结果表明,轨道交通建设对科技支出财政占比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科技支出增加对创新产出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其并非轨道交通影响城市创新的中介渠道,究其原因,可能在于轨道交通运营节约成本和诱发泡沫的影响相互抵消,对政府而言,轨道交通运营所节约的污染防范成本虽然为科技资金投入留出空间,但其引致的地产升值往往会进一步影响财政分配,挤占短期利益较小的创新项目投入。(3)以人力资本渠道来看,知识密集型行业从业人数变量(Lab)同样满足三步法的预估,本文的H4成立。模型(13)和(14)反映这一变量的中介效应结果,在模型(13)中,轨道交通的开通运营对知识密集型行业从业人数的影响显著为正,其确实改善了城市的人力资本条件,而将这一中介变量纳入基础模型后,依据模型(14)所显示的结果,Lab和Rail的创新效应均显著为正,且Rail的系数不仅数值减小,其显著性也有所下降,这说明在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创新产出的正向外部效应中,人力资本渠道发挥了主要的中介作用,经过计算,发现其中介效应大小约为0.15(2.967×0.051≈0.15),在总效应中的占比超过50%(0.15÷(0.15+0.12)≈0.5556),这一结果支持了前述结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知;赵奇伟;严兵;;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对国有企业长期投资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10期

2 陈林;伍海军;;国内双重差分法的研究现状与潜在问题[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07期

3 王岳龙;;地铁开通对房价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荣敏;黄远林;;快速交通流线建设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物质代谢动态模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2 杨亚平;吴祝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基于企业异质性与微观面板数据的考察[J];产经评论;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云鹤;;公司过度投资源于管理者代理还是过度自信[J];世界经济;2014年12期

2 张川川;John Giles;赵耀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效果评估——收入、贫困、消费、主观福利和劳动供给[J];经济学(季刊);2015年01期

3 蒋冠宏;蒋殿春;;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生产率进步[J];世界经济;2014年09期

4 肖浩;孔爱国;;融资融券对股价特质性波动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J];管理世界;2014年08期

5 余淼杰;梁中华;;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制造业贸易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4年07期

6 窦欢;张会丽;陆正飞;;企业集团、大股东监督与过度投资[J];管理世界;2014年07期

7 范子英;李欣;;部长的政治关联效应与财政转移支付分配[J];经济研究;2014年06期

8 蒋冠宏;蒋殿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J];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9 范子英;田彬彬;;出口退税政策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J];世界经济;2014年04期

10 李小荣;张瑞君;;股权激励影响风险承担:代理成本还是风险规避?[J];会计研究;201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超云;刘清泉;;交通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J];山西科技;2008年06期

2 葛军;;江苏省城市人力资本竞争力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9年12期

3 潘瑾璇;胡佳;汪淼;梁玥;;甘肃省各主要城市人力资本承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J];甘肃科技;2020年13期

4 陶小龙;;塞尔指数及其分解在研究人力资本分布问题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9年07期

5 张古鹏;姜学民;任龙;;人力资本模型综述——基于国内学者的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5期

6 陶小龙;;人力资本分布不均等程度的衡量方法[J];当代经济;2009年07期

7 何琼峰;王良健;;人力资本区域迁移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国际智力外流模型的拓展[J];西北人口;2008年04期

8 李小静;罗婷;田永萍;;河北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07期

9 王大江;魏建中;;管理型人力资本的分类与定价模式[J];财会月刊;2007年14期

10 梁军;赵青;;教育人力资本及其溢出效应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单昳玮;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D];厦门大学;2017年

2 丁立华;安徽省人力资本贡献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4年

3 韩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人力资本聚集的影响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20年

4 刘薇;人力资本实物期权定价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5 龙思佳;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瑜;基于女性人力资本角度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张艾荣;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和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58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58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8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