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价高涨及地价稳定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0 01:59
价格,并把资产性价格作为分析地价高涨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城市理论地价和市场地价的形成。最后探讨了影响城市地价的因素。 第三章 地价变动及地价高涨成因分析。本章首先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价变动情况的分析,总结出地价变动的规律:城市地价变动形态虽各不相同,但上升态势是共性;城市地价变动呈周期性的变化;城市地价呈周期性螺旋式上升。通过分析地价变动的规律,提出城市地价变动分为四个阶段:地价上涨阶段、地价高涨阶段、地价泡沫阶段、地价泡沫破裂及下降阶段,从而提出了地价高涨和地价上涨的定义和特点。其次在分析地价上涨成因的基础上,对城市地价高涨的成因作出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引起地价高涨的原因主要是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和政府政策等因素。最后提出了判别地价高涨的指标体系。 第四章 中国城市地价高涨实证分析。本章首先在探讨中国城市个案地价形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个案地价的因素,从而得出地价与房地价的关系,作为分析中国城市地价高涨的基础。其次针对2003-2004年中国部分城市地价高涨的现象,结合引起地价高涨的一般成因,对2003-2004年部分城市地价高涨的成因作一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引起2003-2004年中国部分城市地价高涨的原因主要是:社会游资充斥、银行信用宽松、土地投机盛行、不健全的土地供应方式、政府经营城市理念偏差五方面的原因。 第五章 地价高涨对土地利用、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本章通过三方面来分析地价高涨带来的影响:(1) 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以经济理论分析地价高涨对土地开发利用与土地集约度的影响。(2) 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首先分析地价高涨对土地储备制度的冲击;其次讨论地价高涨对购房能力、租房能力的影响;最后讨论地价高涨造成房地市场机能失败。(3)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探讨地价高涨对国民收入与物价的影响,国民收入分为收入成长与收入分配两项加以分析。 第六章 地价稳定措施国际比较。首先说明由于房地产周期的存在,地价高涨的必然性,其次讨论何以在地价高涨时,政府不宜任由市场机能自行运作不加干预,而必须实行稳定地价的措施,最后,对世界主要国家稳定地价的措施进行比较研究。比较的主要国家包括东亚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 第七章 中国城市地价稳定措施建议。首先确定地价稳定的目标与标准。其次分五大类探讨稳定地价的短期措施:价格管制措施、以量制价措施、抑制投机需求措施、房地产金融措施和土地税措施,在分析的同时对这些措施的效果也作了探讨。最后探讨了地价稳定的长期措施,长期措施包括设立预警制度、改进土地供应方式、规范房地产业、改进房地产税制、健全房地产金融和确立住宅政策。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F293.2;F293.3
【部分图文】:
图4一2图4一3
图4一52002~2004年一季度全国高档写字楼销售、租赁价格指数走势数据来源:国研网财经数据库图4一62002一2004年一季度商业用房销售、租赁价格指数走势数据来源:国研网财经数据库图4一7全国房地价涨幅比率么X旧ZL划1一全踢人均可支琴收入增长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200魂_11一全国房价浩枯
图4一52002~2004年一季度全国高档写字楼销售、租赁价格指数走势数据来源:国研网财经数据库图4一62002一2004年一季度商业用房销售、租赁价格指数走势数据来源:国研网财经数据库图4一7全国房地价涨幅比率么X旧ZL划1一全踢人均可支琴收入增长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200魂_11一全国房价浩枯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61801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F293.2;F293.3
【部分图文】:
图4一2图4一3
图4一52002~2004年一季度全国高档写字楼销售、租赁价格指数走势数据来源:国研网财经数据库图4一62002一2004年一季度商业用房销售、租赁价格指数走势数据来源:国研网财经数据库图4一7全国房地价涨幅比率么X旧ZL划1一全踢人均可支琴收入增长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200魂_11一全国房价浩枯
图4一52002~2004年一季度全国高档写字楼销售、租赁价格指数走势数据来源:国研网财经数据库图4一62002一2004年一季度商业用房销售、租赁价格指数走势数据来源:国研网财经数据库图4一7全国房地价涨幅比率么X旧ZL划1一全踢人均可支琴收入增长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200魂_11一全国房价浩枯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才元;中国房地产业波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付中元;中国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解决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李灿;重庆市商品住宅价格与土地价格互动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61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6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