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的建设项目资本管理研究
【学位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F830.5;F224
【文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2 文献回顾
1.2.1 基于期权理论的资本管理研究现状
1.2.2 基于期权理论建设项目管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不足之处和本文所解决的主要问题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2章 股权融资的认沽权方案(Ⅰ)模型分析
2.1 建设项目传统融资方式
2.2 含认沽权的股权回购方式应用背景及作用分析
2.3 固定回购收益率回购方式的计算模型
2.3.1 认沽权标的资产的转换
t和随机过程Xt构造新的Brown运动(?)t'> 2.3.2 由Brown运动Wt和随机过程Xt构造新的Brown运动(?)t
2.3.4 均值不为零的随机变量和随机过程的均值平移转换
2.3.5 认沽权方案价值微分方程的导出
2.3.6 求解
2.4 固定回购收益率回购方式的算例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股权融资的认沽权方案(Ⅱ)——考虑利率风险后的模型分析
3.1 认沽权回购方式的利率风险
3.2 固定超额收益率回购方式中期权的主要参数
3.3 固定超额收益率回购方式中期权的计算模型
3.4 固定超额收益率回购期权的执行域、持有域和变分形式
3.5 固定超额收益率回购期权的转化和定性讨论
3.6 固定超额收益率回购期权的数值计算模型
3.7 小结
第4章 股权融资的认沽权方案(Ⅲ)——考虑执行风险后的模型分析
4.1 引言
4.2 股权融资的认沽权方案执行风险分析
4.3 转化后的模型
4.4 小结
第5章 股权激励的认购权方案模型分析
5.1 引言—阶段性的合作和合作中的消极怠工问题
5.2 解决问题的机制—双方持股加含认购权的股权回购条款
5.3 固定回购收益率回购方式的计算模型
5.4 求解
5.5 固定回购收益率回购方式的算例分析
5.6 小结
第6章 债权管理的期权模型与分析
6.1 债权融资的认购权方案——可转债
6.1.1 可转债定价理论
6.1.2 可转债的违约风险及其简化定价方法
6.2 债权转让的认沽权模型——三角债
6.2.1 三角债占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
6.2.2 我国三角不良债权的特殊性、分类和风险
6.2.3 三角不良债权违约特性和基于此违约特性的期权定价模型
6.2.4 我国三角不良债权的变异认沽权定价模型的建立
6.2.5 求解
6.2.6 算例
附录1 数值计算程序
程序1 股权融资认沽权方案计算程序
程序2 股权激励认购权方案价值计算程序
程序3 三角不良贷款中蕴含期权的价值计算程序
附录2 混合股权回购模式及含期货协议的股权回购模式简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简况
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第二作者发表的论文
审稿中的论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燕婷;;信息商品的定价理论和定价策略探讨[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1年02期
2 赵宝仓;;试论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11年17期
3 蔡贞贞;;我国私募基金规范发展研究[J];经济师;2011年07期
4 詹翎皙;;欧式期权定价模型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黄双蓉;;探讨对金融衍生工具相关准则的具体遵循[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35期
6 申朝阳;;现代会计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分析和防范[J];华章;2011年24期
7 汤爽;;全球房地产坏账引发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2期
8 方凯楠;;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分析(英文)[J];中国外资;2011年14期
9 史丽群;;银行防范汇率风险的五大策略[J];现代金融;2011年08期
10 李羽;;各国应联合对付金融大鳄[J];港澳经济;1998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向阳;论金融衍生工具的国际监管[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傅世昌;基于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的建设项目资本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张世洁;金融衍生工具法律问题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周天宇;论金融衍生工具及在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吴晓;套期保值技术及其在汇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6 曾长虹;股票市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熊玉莲;金融衍生工具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8 田萍;金融风险存在与度量最新进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张腾文;金融衍生工具投资与机构投资者绩效[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苏素;产品定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文龙;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2 王志伟;国际金融衍生交易抵销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于淼;国际金融衍生市场的法律监管[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4 颜德民;金融衍生工具与中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D];广西大学;2001年
5 蒋小元;金融衍生工具在电力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6 曹煜;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林小晶;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盛敏;翻译目的论在金融衍生工具翻译总的应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9 吴树彪;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0 姜飞;国内引进对冲基金的可行性分析及实施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62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62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