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中国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规制

发布时间:2020-11-01 07:00
   能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发展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本目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区域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我国能源消费呈快速增加趋势,中长期经济的快速增长需要能源消费的较快增长,能源短缺特别是优质能源资源短缺问题严重。从区域来看,国内富能省区趋于减少,缺能区能源自给率下降。到2005年,全国富能省区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12个减少为7个;缺能区能源自给率下降,能源主要消费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的能源自给率已不足30%;我国泛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已成为全国主要缺能区。三片区域能源需求将近全国的一半,自给率仅40%,占全国缺能省区缺能总量的四分之三。二是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以能源消费价值量计算的能源经济效率低下,区域能源—经济统筹协调发展面临挑战。三是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的环境安全问题严重。从区域看,近年来全国三大区域二氧化硫(SO_2)排放量均呈先降后升态势,人均SO_2排放量也呈先降后升态势。 从这些基本问题出发,围绕我国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区域能源及其环境问题、能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总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结构研究。分析了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能源价格较快上升对能源消费弹性和能源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了主要缺能区的能源消费、区域能源经济效率以及环境影响,探讨了“双重红利”假设与能源税改革的关系以及能源开发利用中环境规制的经济激励制度。研究发现:(1)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2)全国工业总规模的增长是工业能源需求增长的诱因,而能源利用效率因素发挥了主要的节能作用。相比之下,通过有目的地调整工业结构,逐步用能源节约型工业代替高耗能工业,实现结构性节能,效果还不显著。1995-2005年间,全国因工业结构调整所实现的能源节约量只相当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产生的节能量的3.3%。(3)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能源消费看,能源消费增长率的下降都导致了国民收入增长率更大幅度的下降,从而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上升。(4)能源价格上涨会导致基于投入系数的能源经济效率的下降。(5)区域能源消费需求受人文发展差异、市场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人文发展的差异,欠发达地区人均能源消费明显低于发达地区水平;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从长期来看是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的。(6)随着西、中、东部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边际SO_2排放趋于缩小。(7)就针对能源消费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征收的环境税而言,“双重红利”假设为能源税改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以上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在重视整体能源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环境的改变的同时,必须重视区域能源发展差异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为解决区域能源及其环境问题,首先,可借鉴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战略取向,通过促进经济一体化缩小区域发展差异,以有利于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可通过经济激励制度和能源税改革,实施环境友好的能源战略,促进能源节约。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206
【部分图文】:

生产总量,增长速度,消费总量,国内生产总值


“七五”、“八五”、“九五”三个计划期,我国能源消费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是6.5%,6%、一07%,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始终小于1。①进入“十五”以后,能源消费速度开始加快(见图2.1和图2.2),并且逐步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平均能源消费增长速度达10%。2005年能源消费量为22.33亿吨标煤,是2000年的 1.6倍,能源消费绝对量增长了8.5亿吨标煤。其中,煤炭消费增长了64%,石油消费增长了45%,电力消费增长了85%。在能源需求的拉动下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


煤炭成为主要能源;上世纪中叶以后,进入了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能源的时代。发达国家逐步完成了能源消费由煤炭向石油和天然气的过渡。据IEA统计,20(刃年,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在欧盟国家中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63.6%,在日本占62名%,在美国占64.7%。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也达到了62.4%。而在我国,过去几十年发展了一套基于利用本国煤炭资源的能源供应体系,能源总消费中煤炭比重近70%,石油比重不到25%。我国是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尚未完成这种过渡的国家之一。煤炭在商品能源消费和全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均为世界第一。这种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消费品种结构是一种劣质低效型结构。我国能源消费的这一特点是由能源的资源结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应的经济发展政策所决定的。在我国工业部门中,终端用能设备直接消费的煤炭和使用的焦炭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52%。相比之下,美国只占12.1%,OCED国家仅占5%左右。

区域分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源消费


一、区域能源经济差异(一)能源消费的区域分布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区域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2005年能源消费占全国的比重不足2.5%的省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如广西(1.9%)、重庆(1.66%)、贵州(2.45%)、云南(2.3%)、陕西(2.07%)、甘肃(1.66)、青海(0.64%)、宁夏(0.%%)、新疆(2.10%),致使西部地区能源消费量仅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3%左右(内蒙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68%、四川占4.31%)。①而能源消费量不低于1.2亿tee的能源消费大省有河北(l.98亿tee)、山西(1.23亿tee)、辽宁(1.47亿tee)、江苏(1.69亿tce)、浙江(1.20亿tee)、山东(2.36亿tee)、河南(1.46亿tee)、广东(1.78亿tee),这八省市的能源消费合计占全国能源消费的一半多(50.2%)。322105050占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海闻;;对待经济增长不能走极端[J];共产党员;2011年14期

2 魏颖;;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3 ;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六大问题[J];求知;2005年02期

4 ;质量型经济增长更具里程碑意义[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1年02期

5 薛剑虹;;信息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效应分析与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4期

6 万军;;《经济增长及其可持续性研究——兼论河北省经济增长问题》书评[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3期

7 黄文正;;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J];时代金融;2011年14期

8 万道琴;杨飞虎;;严格界定我国公共投资范围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9 李海申;景志英;苗绘;;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和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15期

10 孟丽静;;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等田;中国区域能源经济与环境规制[D];兰州大学;2007年

2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6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9 刘瑞明;国有企业如何拖累了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的经验证据[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家龙;中部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帅富成;长株潭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叶新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和制度动因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4 林杨;内蒙古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童荟颖;新疆喀什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D];新疆大学;2010年

6 闫鑫;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伟;内蒙古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朱盛华;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士金;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0年

10 范晓霞;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5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65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f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