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14:52
近几年,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作为一个非常新的研究热点,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科领域专家和学者的共同关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当中的难点,本研究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出发,围绕员工与组织的动态一致匹配、动态互补匹配和动态整体匹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在理论研究中,本论文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的特征与关系分析,得出员工与组织的动态匹配在企业目前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的动态一致匹配和动态互补匹配的维度关系也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同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及其发展规律,运用超竞争理论和生态位理论剖析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因素。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第一份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量表,通过计算机定性模拟技术、多元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将市场竞争能力、技术更新能力、组织内部冲突、社会支持、管理专制制度、薪酬程序公平、薪酬结果公平、职业成长度、工作自主权、晋升机会、价值观与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和组织动态匹配的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将回归模型中组织人口统计变量的工作年限作为控制变量,验证了其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一致匹配、动态互补匹配和动态整体匹配的影响关系。可以看出,不同的因素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动态匹配影响程度各异。结果表明研究中所提出的39个假设中,共有31个假设得到了本研究数据实证分析结果的支持,另有2个假设获得了部分支持,6个假设不被支持。 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包括环境因素、管理风格因素、管理制度因素、价值观因素来阐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效果的评价与完善,并指出在权变理论中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与组织动态匹配的选择形式,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276.44;F224
【部分图文】:
图 1-1 调查者对组织的整体认知匹配程度Figure 1-1 Extent of Informant-Organization Integrative Fit由以上统计结果分析得出,40.50%的被调查者认为对企业的总体动态匹较低,而只有不到一成的被调查者认为与组织的动态匹配程度比较高,内各类企业中均存在比较严重的“动态匹配危机”。
图 3-1 我国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及其占制造业的比重(1995~2006 年)Figure3-1 Proportion of High-tech Industry General Production Account ManufacturiOur Country (the year of 1995~2006)该图按全部企业数据推算。2006 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略低于 2005 年的水平,为 1
图 3-2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按所有制类型分布(2000~2006 年)Figure3-2 High-tech Industry Increase Value Distributed by Possession Type (2000~200(4)研发投入强度显著高于制造业的总体水平2006 年我国高技术产业 R&D 强度(R&D 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80873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276.44;F224
【部分图文】:
图 1-1 调查者对组织的整体认知匹配程度Figure 1-1 Extent of Informant-Organization Integrative Fit由以上统计结果分析得出,40.50%的被调查者认为对企业的总体动态匹较低,而只有不到一成的被调查者认为与组织的动态匹配程度比较高,内各类企业中均存在比较严重的“动态匹配危机”。
图 3-1 我国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及其占制造业的比重(1995~2006 年)Figure3-1 Proportion of High-tech Industry General Production Account ManufacturiOur Country (the year of 1995~2006)该图按全部企业数据推算。2006 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的比重略低于 2005 年的水平,为 1
图 3-2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按所有制类型分布(2000~2006 年)Figure3-2 High-tech Industry Increase Value Distributed by Possession Type (2000~200(4)研发投入强度显著高于制造业的总体水平2006 年我国高技术产业 R&D 强度(R&D 经费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卫东;吴继红;王颖;;组织学习对员工—组织匹配的影响——知识惯性调节作用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燕君;组织情境下人—组织匹配对个体绩效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孟令熙;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才流动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琰;组织与个体互为塑造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立斌;山西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对组织绩效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庆国;GA移动公司员工与企业匹配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洁萍;国有投资公司管理中的人岗匹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苏明芳;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职业能力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6 谭迪文;国有企业员工个人—组织契合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880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80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