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企业绿色经营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8 17:45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矛盾的加剧,面临日渐兴起的绿色消费、绿色贸易壁垒、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绿色经营已经成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绿色经营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融入环境保护的理念,使企业经营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绿色经营不是企业的经营策略,更不是一种促销手段,而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大变革,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全面调整。绿色经营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绿色经营主要包括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和绿色管理。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是企业进行绿色经营的理论依据。基于此,企业绿色经营创新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致力于向消费者大量提供其所需的绿色产品,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的生产、销售、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创新。企业绿色经营创新的本质是全面协同创新。绿色经营创新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要求企业进行绿色经营创新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可循环原则、节约生产原则、全过程控制原则。绿色经营创新的战略规划与战略目标要求企业在了解绿色经营...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企业绿色经营创新研究


979年—1991年中国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这一时期,中国在制度层面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起步时期,政策管理只在市场的准入和法制建设等方面有所放宽和初步改进,管理手段仍

“三个转变”,环境保护法规,清洁生产


图 8-2 1979 年—2003 年中国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3.推行“三个转变”与清洁生产从 90 年代初开始,中国工业污染防治逐步实行“三个转变” (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从单纯浓度控制向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从分散治理向分散与集中治理相结合转变),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始了清洁生产的试点。4.提出十大对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 年 8 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不久,中国政府在及时总结环境保护工作 20 年的实际经验基础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明确了要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 年 3 月,《中国 2l世纪议程》公布,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 世纪议程》,各部委、各地方纷纷制定了各自的《21 世纪议程》。中国决定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并决定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环境标志认证[J]. 黄曼雪,梁哲.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8(06)
[2]构建财税对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J]. 潘爱建.  地方财政研究. 2008(05)
[3]环境经济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借鉴[J]. 宋明磊,宋光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S1)
[4]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 张晓艳,杨文选.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
[5]关于组织生态化研究的理论思考[J]. 谢永平,王安民.  管理现代化. 2008(02)
[6]我国企业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王奇,秦效宏.  北方经济. 2008(03)
[7]着力节能减排 推进企业发展[J]. 孙勇娜.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8(01)
[8]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整合——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分析[J]. 匡小平,肖建华.  当代财经. 2008(01)
[9]包装视角下的营销创新研究[J]. 李东光.  商场现代化. 2008(02)
[10]基于全面能量管理视角的绿色制度创新研究[J]. 徐磊,贺雅丽.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07(06)

博士论文
[1]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 彭善枝.武汉大学 2004
[2]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D]. 杨代友.复旦大学 2004
[3]外部性理论及其政策边界[D]. 贾丽虹.华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D]. 高伟.东北财经大学 2007
[2]利益相关者对绩效评价的偏好研究[D]. 卜令英.中国海洋大学 2006
[3]我国绿色企业文化研究[D]. 涂小莉.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
[4]论绿色循环经济[D]. 吴小莲.武汉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05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905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a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