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基础设施领域的公企业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13:53
  基础设施领域的公企业研究,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实践问题。本研究是在前人有关“基础设施”、“公企业”特性、定义、表现形式与发展成因的研究基础之上展开的。从导论到结论虽然分成九章来撰写,但始终是围绕“什么是公企业”、“基础设施领域中为何存在有公企业”、“公企业的演化动因与作用机理是什么”、“基础设施领域中公企业的演化规律如何”等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与分析的。本文认为:(1)公企业是为了达成政府或公众目标,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或补贴),主要提供公共物品的、由政府经营或干预的、受单独立法模式调整与制约的特殊法人,是权力结构与权利结构之间博弈的一种均衡及其在微观组织上的一种体现。依据公企业公共性的类型与程度不同,它有A、B、C、D四种类型之分。尽管适合于市场经济要求的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的法人制度是一种“四位一体”的特殊法人制度,包括依据单独立法而设立的规制制度(即基于效率的放松规制和基于公平的亲贫规制)、以国有独资、控股与“公私合作”为代表的产权制度、关键利益相关者主导的治理结构和与企业文化共生的管理制度四个方面,但具体到公企业的A、B、C、D四种类型,其法人制度与治理结构...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1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普遍现象
        1.1.2 基本问题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逻辑结构
        1.3.1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逻辑主线与篇章结构
    1.4 研究方法
        1.4.1 以规范分析为主的方法
        1.4.2 以历史分析为主的方法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对公企业概念、性质的认识
    2.2 对公企业演变的研究
    2.3 对公企业类型的研究
    2.4 对公企业成因的研究
        2.4.1 扩大需求取向的公企业成因
        2.4.2 国家干预的公企业成因
        2.4.3 政治偏好式的公企业成因
    2.5 研究述评
第3章 公企业的界定
    3.1 公企业的定义
        3.1.1 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3.1.2 公共经济学的视角
        3.1.3 法经济学的视角
        3.1.4 公企业与国有企业
    3.2 公企业的性质
    3.3 公企业的类型与法人制度
        3.3.1 公企业的分类
        3.3.2 公企业的法人制度与治理结构
第4章 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存在的客观基础与演化动因
    4.1 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存在的客观基础
        4.1.1 基础设施的技术特征与公企业存在的技术基础
        4.1.2 基础设施的经济特性与公企业存在的经济基础
        4.1.3 基础设施的社会特性与公企业存在的社会基础
    4.2 公企业的演化动因
        4.2.1 早期:弥补投资不足与构筑上层建筑的政策工具
        4.2.2 危机时期:应对系统性风险的修复机制与政策工具
        4.2.3 50-70年代:原始性市场失灵的纠正机制与政策工具
        4.2.4 80-90年代:新市场失灵的纠正机制与政策工具
        4.2.5 21世纪:扩张有效需求与维护网络经济性的政策工具
第5章 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的表现形式与法人制度
    5.1 产业链的基本分析框架
        5.1.1 产业链的三大环节与三类企业
        5.1.2 产业链三大环节的功能与作用机制
    5.2 基础设施产业链的环节与公企业的表现形式
        5.2.1 基于模块化的基础设施可分性边界
        5.2.2 基础设施主要模块所处的产业环节与功能
        5.2.3 基础设施不同模块的公企业表现形式
    5.3 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的法人制度安排
        5.3.1 基础设施领域不同模块的制度可能性边界
        5.3.2 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的特殊法人制度框架
第6章 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的作用机理与演化规律
    6.1 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的作用机制
        6.1.1 同质基础设施物品提供上的替代机制
        6.1.2 非同质性社会物品提供间的互补机制
    6.2 公企业的演化规律
        6.2.1 “赫希曼非均衡经济发展”与公企业的演化
        6.2.2 基础设施发展模式与公企业的演化
        6.2.3 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的演进规律
第7章 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演化的实证分析
    7.1 英国基础设施领域的公企业演化
        7.1.1 英国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的演化过程
        7.1.2 英国基础设施领域公企业的演化效果与教训
    7.2 中国基础设施领域国有企业的演化
        7.2.1 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国有企业的演化过程
        7.2.2 我国基础设施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问题
第8章 中国基础设施领域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
    8.1 改革目标:有效竞争与内外在效率
        8.1.1 实现有效竞争
        8.1.2 提高企业内外在效率
    8.2 改革路径:“谱系法”与“分步走”
    8.3 对策建议:建立特殊法人制度与引入两类竞争
        8.3.1 构建公企业制度
        8.3.2 实现网络的横向分割与运营的纵向分拆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基本结论
    9.2 创新观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从事科学研究与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边缘性企业:“内部人控制”的“外部化”[J]. 吴金明,罗涛.  中国工业经济. 2006(07)
[2]对运输业属性认识的理论综述[J]. 吴金明,荣朝和.  铁道学报. 2004(05)
[3]论公共提供的制度安排及其法律调整模式——兼谈我国公共提供的分类改革[J]. 吴金明,荣朝和.  中国软科学. 2004(04)
[4]英国铁路路网公司管制体系与业绩分析[J]. 马忠.  铁道学报. 2003(04)
[5]在规制和民营化之间:改革的顺序选择——以电信行业改革为例[J]. 斯科特·沃尔斯顿,费丽萍,孙宽平.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3(03)
[6]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以订单农业为例[J]. 刘凤芹.  经济研究. 2003(04)
[7]公用企业民营化质疑——兼论公用企业管制改革的出路[J]. 袁飚.  岭南学刊. 2002(06)
[8]规模经济与自然垄断的关系探讨[J]. 于立,姜春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2(05)
[9]面向全球化的中国电信业竞争与规制[J]. 王文举,柳学信.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2(04)
[10]基础设施产业规制体制改革的基本框架[J]. 肖兴志.  中国铁路. 2002(08)



本文编号:2906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906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b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