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中国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2 04:49
我国证券市场是新兴的证券市场,在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上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国股票市场的这些特殊现象意味着在市场中必然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必然将导致流动性投资者和私有信息拥有者的逆向选择问题,因此,对我国股市的各方面的研究都应该建立在信息不对称这一重要前提下。本文立足于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这一事实,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证券市场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价格行为特征,以及交易量和价格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1、本文对我国股市的价格波动行为的整体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并与国际上新兴和成熟市场的波动性进行了比较。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股市存在着显著的波动性集群效应,波动的持续性非常高,并且波动性存在独特的负的非对称特征。通过与新兴和成熟市场波动性的对比研究,表明在新兴证券市场中存在着更大的市场风险,而且当前影响波动性各种信息在新兴市场中并不能更好的用来对资产未来的回报进行预测。2、本文采用上海股市5分钟高频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行为的日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股市价格波动行为呈现出显著的“U”型日内模式,这种“U”型的模式是隔夜信息向市场传导过程中市场消化和理解过程具体外在的...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存货模型
1.2.2 信息模型
1.2.3 资产价格波动性的研究综述
1.2.4 信息对价格形成的影响
1.3 主要研究内容、结构和创新点
1.3.1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3.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信息与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理论
2.1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
2.2 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2.2.1 信息
2.2.2 市场有效性
2.2.3 非对称信息
2.3 证券价格行为模型
2.3.1 做市商定价存货模型
2.3.2 做市商定价信息模型
2.3.3 理性预期均衡模型
2.3.4 交易者策略模型
2.4 信息披露与市场微观结构
第三章 我国股市波动性特征及其国际比较的研究
3.1 证券价格行为与市场波动概述
3.2 我国证券市场整体波动性特征的实证研究
3.2.1 ARCH族模型简介
3.2.2 我国证券市场波动性的实证结果
3.2.3 GARCH模型估计结果及其分析
3.3 测量国际证券市场波动性模型和方法
3.4 实证数据描述
3.5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3.6 市场波动性与期望回报的关系
3.7 我国股市与国际市场在波动性方面的比较
3.7.1 分割条件下的市场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3.7.2 开放条件下市场风险和回报关系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 证券价格波动行为信息含量的研究
4.1 证券价格日内行为特征与非对称信息概述
4.1.1 证券价格日内行为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4.1.2 影响价格行为的非对称信息成分模型
4.2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日内价格发现模型
4.2.1 价格发现的结构模型
4.2.2 价格波动性的决定成分
4.3 我国证券市场中非对称信息对日内价格行为的影响
4.3.1 我国证券市场日内价格行为模式
4.3.2 我国市场非对称信息与价格行为特征实证研究
第五章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交易量与信息传导
5.1 交易量与股价之间研究概述
5.1.1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5.1.2 价量关系研究的理论模型
5.2 交易量信息基本模型
5.2.1 概述
5.2.2 非对称信息交易量模型
5.3 非对称信息下交易的均衡
5.3.1 均衡
5.3.2 交易者策略与均衡分析
5.4 包含交易量时间序列特征
5.4.1 回报与交易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5.4.2 回报期望方差与交易量的动态关系
5.4.3 期望回报与期望交易量的关系
第六章 我国证券市场交易量与回报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6.1 概述
6.1.1 量价关系实证研究综述
6.1.2 实证研究的设计
6.2 交易量与回报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
6.2.1 实证研究数据和模型
6.2.2 实证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6.3 我国股市交易量与市场波动性之间关系的研究
6.3.1 混合分布假设(MDH)和实证模型
6.3.2 数据描述
6.3.3 交易量与价格波动行为之间关系实证结果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 陈浪南,黄杰鲲. 金融研究. 2002(05)
[2]中国证券市场周末效应研究[J]. 范钛,张明善. 中国管理科学. 2002(02)
[3]从股市暴跌透析我国股票市场混乱和波动的根源[J]. 孔曙东,梅气,王勇. 财经科学. 2002(02)
[4]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J]. 彭文平,肖继辉. 上海经济研究. 2002(03)
[5]中国股市价格变动与交易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 陈怡玲,宋逢明. 管理科学学报. 2000(02)
[6]中国股票市场的周末效应检验[J]. 戴国强,陆蓉. 金融研究. 1999(04)
[7]关于上海股市量价因果关系的实证探测[J]. 张维,闫冀楠.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8(06)
本文编号:2931161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存货模型
1.2.2 信息模型
1.2.3 资产价格波动性的研究综述
1.2.4 信息对价格形成的影响
1.3 主要研究内容、结构和创新点
1.3.1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3.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信息与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理论
2.1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
2.2 信息与非对称信息
2.2.1 信息
2.2.2 市场有效性
2.2.3 非对称信息
2.3 证券价格行为模型
2.3.1 做市商定价存货模型
2.3.2 做市商定价信息模型
2.3.3 理性预期均衡模型
2.3.4 交易者策略模型
2.4 信息披露与市场微观结构
第三章 我国股市波动性特征及其国际比较的研究
3.1 证券价格行为与市场波动概述
3.2 我国证券市场整体波动性特征的实证研究
3.2.1 ARCH族模型简介
3.2.2 我国证券市场波动性的实证结果
3.2.3 GARCH模型估计结果及其分析
3.3 测量国际证券市场波动性模型和方法
3.4 实证数据描述
3.5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3.6 市场波动性与期望回报的关系
3.7 我国股市与国际市场在波动性方面的比较
3.7.1 分割条件下的市场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3.7.2 开放条件下市场风险和回报关系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 证券价格波动行为信息含量的研究
4.1 证券价格日内行为特征与非对称信息概述
4.1.1 证券价格日内行为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4.1.2 影响价格行为的非对称信息成分模型
4.2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日内价格发现模型
4.2.1 价格发现的结构模型
4.2.2 价格波动性的决定成分
4.3 我国证券市场中非对称信息对日内价格行为的影响
4.3.1 我国证券市场日内价格行为模式
4.3.2 我国市场非对称信息与价格行为特征实证研究
第五章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交易量与信息传导
5.1 交易量与股价之间研究概述
5.1.1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5.1.2 价量关系研究的理论模型
5.2 交易量信息基本模型
5.2.1 概述
5.2.2 非对称信息交易量模型
5.3 非对称信息下交易的均衡
5.3.1 均衡
5.3.2 交易者策略与均衡分析
5.4 包含交易量时间序列特征
5.4.1 回报与交易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5.4.2 回报期望方差与交易量的动态关系
5.4.3 期望回报与期望交易量的关系
第六章 我国证券市场交易量与回报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6.1 概述
6.1.1 量价关系实证研究综述
6.1.2 实证研究的设计
6.2 交易量与回报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
6.2.1 实证研究数据和模型
6.2.2 实证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6.3 我国股市交易量与市场波动性之间关系的研究
6.3.1 混合分布假设(MDH)和实证模型
6.3.2 数据描述
6.3.3 交易量与价格波动行为之间关系实证结果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 陈浪南,黄杰鲲. 金融研究. 2002(05)
[2]中国证券市场周末效应研究[J]. 范钛,张明善. 中国管理科学. 2002(02)
[3]从股市暴跌透析我国股票市场混乱和波动的根源[J]. 孔曙东,梅气,王勇. 财经科学. 2002(02)
[4]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J]. 彭文平,肖继辉. 上海经济研究. 2002(03)
[5]中国股市价格变动与交易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 陈怡玲,宋逢明. 管理科学学报. 2000(02)
[6]中国股票市场的周末效应检验[J]. 戴国强,陆蓉. 金融研究. 1999(04)
[7]关于上海股市量价因果关系的实证探测[J]. 张维,闫冀楠.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8(06)
本文编号:2931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93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