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因子模型拓展及经济金融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2-27 06:37
近年来,动态因子模型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刻画经济、金融相关领域多维数据中的截面相关特点,特别是可用于提取各种经济、金融关联现象背后的决定性因素,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分析或者预测,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然而,随着现实工作中样本的截面维度增加,指标或个体间的截面相关性趋于复杂,而随着时间维度的增加,数据可能呈现出一些时变特征。此外,实际收集到的样本还可能是极不规则的。面对这些问题时,通常需要对现有动态因子模型进行合理的拓展。在此背景下,经过对现有文献中的动态因子模型及其拓展研究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并结合宏观经济周期实时测度、地方经济波动的聚类和分化、以及高维资产收益率的波动率建模三方面问题,本文深入探讨了对现有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正交多层动态因子模型、以及随机波动因子模型的拓展、估计以及实际应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首先,从宏观经济数据发布的视角,本文系统整理了我国主要宏观经济一致指标在2008年至2014年间各期数据及数据修订的具体发布日期,从中总结出实际工作中可能面临的不规则数据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扩展了一种能够处理不规则数据的混频区制转移动态因子模型及其贝叶斯估计方法...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上证指数和行业指数日度对数收益率(2004至2016)??-5-??
?1.5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六章,基本结构如图1.2所示,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阐述研究问题的提出,并介绍本文的意义和创新之处。??本文第二章对因子模型及其拓展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介绍因??子模型基本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混频动态因子模型、多层动??态因子模型和因子随机波动模型三个方面的拓展研究。??本文第三章首先考虑在衡量经济周期波动时,单一指标如GDP存在的局限??性,进而对景气指数监测体系进行了介绍,特别结合我国宏观数据发布体系的??特点分析了现有景气指数缺乏时效性的原因,并拓展了文献中己有的非线性混??频动态因子模型,利用这一工具,不仅能够从多个宏观指标中推断出经济景气??波动水平,并且能够给出一致景气指数所处“扩散“或是“收缩”区制概率,更??重要的是
/4代表全球经济周期状况,仇代表第6个区域的特定因子,代域内第s个国家的特定因子。各层因子之间彼此正交,并且都服从过程,故模型可表示成状态空间形式,再采用MCMC分块方法予CMC分块方法的基本步骤可表示如下??确定参数和潜在因子初值(例如通过序贯PCA方法估计因子初值,在利用线归得到参数怙计初值);??给定初值,重复以下分块MCMC估计迭代过程:??-给定参数、二层和三层因子,利用状态空间方法提取一层因子;??-给定参数、一层和三层因子,利用状态空间方法提取二层因子:??-给定参数、一层和二层因子,利用状态空间方法提取三层因子;??-给定一层、二层和三层因子,按上文介绍的线性回归后验分布估计参数分层因子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石油价格波动性溢出效应研究[J]. 何启志,张晶,范从来. 金融研究. 2015(08)
[2]金融资产配置中的因子面板随机波动模型研究[J]. 方国斌,张波. 统计研究. 2014(03)
[3]随机波动率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对中国股市的实证[J]. 吴鑫育,马超群,汪寿阳.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01)
[4]基于SV-SGED模型的动态VaR测度研究[J]. 吴鑫育,马宗刚,汪寿阳,马超群. 中国管理科学. 2013(06)
[5]中国商品期货隔夜信息对日间交易的预测能力[J]. 刘庆富,张金清. 管理科学学报. 2013(11)
[6]中国经济周期的混频数据测度及实时分析[J]. 郑挺国,王霞. 经济研究. 2013 (06)
[7]中国A股市场地区效应的实证检验与成因分析[J]. 甄红线,梁超. 经济学动态. 2013 (05)
[8]金融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GC-MSV模型及其应用[J]. 熊正德,韩丽君. 中国管理科学. 2013(02)
[9]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大稳健”——时点识别与原因分析[J]. 林建浩,王美今. 经济学(季刊). 2013(02)
[10]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研究[J]. 杨子晖,田磊. 世界经济. 2013(01)
博士论文
[1]基于有限混合状态空间的金融随机波动模型及应用研究[D]. 郑挺国.吉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41269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上证指数和行业指数日度对数收益率(2004至2016)??-5-??
?1.5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六章,基本结构如图1.2所示,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阐述研究问题的提出,并介绍本文的意义和创新之处。??本文第二章对因子模型及其拓展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介绍因??子模型基本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混频动态因子模型、多层动??态因子模型和因子随机波动模型三个方面的拓展研究。??本文第三章首先考虑在衡量经济周期波动时,单一指标如GDP存在的局限??性,进而对景气指数监测体系进行了介绍,特别结合我国宏观数据发布体系的??特点分析了现有景气指数缺乏时效性的原因,并拓展了文献中己有的非线性混??频动态因子模型,利用这一工具,不仅能够从多个宏观指标中推断出经济景气??波动水平,并且能够给出一致景气指数所处“扩散“或是“收缩”区制概率,更??重要的是
/4代表全球经济周期状况,仇代表第6个区域的特定因子,代域内第s个国家的特定因子。各层因子之间彼此正交,并且都服从过程,故模型可表示成状态空间形式,再采用MCMC分块方法予CMC分块方法的基本步骤可表示如下??确定参数和潜在因子初值(例如通过序贯PCA方法估计因子初值,在利用线归得到参数怙计初值);??给定初值,重复以下分块MCMC估计迭代过程:??-给定参数、二层和三层因子,利用状态空间方法提取一层因子;??-给定参数、一层和三层因子,利用状态空间方法提取二层因子:??-给定参数、一层和二层因子,利用状态空间方法提取三层因子;??-给定一层、二层和三层因子,按上文介绍的线性回归后验分布估计参数分层因子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石油价格波动性溢出效应研究[J]. 何启志,张晶,范从来. 金融研究. 2015(08)
[2]金融资产配置中的因子面板随机波动模型研究[J]. 方国斌,张波. 统计研究. 2014(03)
[3]随机波动率模型的参数估计及对中国股市的实证[J]. 吴鑫育,马超群,汪寿阳.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01)
[4]基于SV-SGED模型的动态VaR测度研究[J]. 吴鑫育,马宗刚,汪寿阳,马超群. 中国管理科学. 2013(06)
[5]中国商品期货隔夜信息对日间交易的预测能力[J]. 刘庆富,张金清. 管理科学学报. 2013(11)
[6]中国经济周期的混频数据测度及实时分析[J]. 郑挺国,王霞. 经济研究. 2013 (06)
[7]中国A股市场地区效应的实证检验与成因分析[J]. 甄红线,梁超. 经济学动态. 2013 (05)
[8]金融市场间波动溢出效应研究——GC-MSV模型及其应用[J]. 熊正德,韩丽君. 中国管理科学. 2013(02)
[9]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大稳健”——时点识别与原因分析[J]. 林建浩,王美今. 经济学(季刊). 2013(02)
[10]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协同性研究[J]. 杨子晖,田磊. 世界经济. 2013(01)
博士论文
[1]基于有限混合状态空间的金融随机波动模型及应用研究[D]. 郑挺国.吉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41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941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