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选择权与劳动参与决策的经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05 03:32
同失业率一样,劳动参与率也是反映就业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自从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开放以来,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发生了显著下降。劳动力市场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国外的文献资料来看,女性的劳动参与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但婚姻家庭、教育、生育等影响女性的劳动参与,而且任何一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冲击,例如技术进步、战争都会对女性的劳动参与产生深刻影响。然而,我国的理论界仅仅从我国的制度变迁及失业率高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这是很难令人信服的。为了正确地估计我国女性的就业状况,制定提高女性的经济福利水平的政策,我们必须继续深入研究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问题。假定女性具有选择家务劳动与市场劳动的选择权是研究女性劳动参与的出发点。劳动参与决策是一个家庭在竞争的市场劳动与非市场劳动之间分配时间这个更一般的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已婚妇女必须适当地将其时间在市场劳动与家务劳动、休闲等非市场劳动之间进行分配。然而现代女权运动强调妇女走出家庭以提高地位,忽视女性的选择权,使婚姻关系和谐运行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难题。因此,本文做了很大的努力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论证女性具有选择权的重要性。本文的研究按下...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ion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及本文的研究成果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
五、研究展望
第一章 婚姻、家庭与社会性别
一、婚姻、家庭与社会性别的概念
(一) 婚姻
(二) 家庭
(三) 社会性别
二、婚姻市场与婚姻匹配
(一) 婚姻匹配
(二) 女性的婚姻期望和婚姻追求现状
三、家庭结构与理想的家庭模式
四、中国妇女的角色形象
五、家务劳动
(一) 家务劳动的概念
(二) 家务劳动的分工
(三) 家务劳动分配理论
(四) 家务劳动的价值
六、现代女权主义的社会性别观
七、结束语
第二章 尊重家务劳动与建立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
一、文献综述
二、现代女权主义理想的男女平等模型
三、妇女在家务劳动方面有优势的理想的男女平等模型
四、妇女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五、结束语
第三章 男女不平等与女权主义运动追求的妇女地位
一、传统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
(一) 生理与男女不平等
(二) 生育与男女不平等
(三) 教育与男女不平等
(四) 文化与男女不平等
(五) 宗教与男女不平等
(六) 经济与男女不平等
(七) 政治、法律与男女不平等
二、现代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
(一) 社会性别
(二) 主体与他者
(三) “二元论”的价值观
(四)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
三、女权运动追求的妇女地位
(一) 女权主义者对“妇女”或“女性”概念的讨论
(二) 妇女地位及其衡量指标
(三) 女权主义构想的母权社会
四、结束语
第四章 妇女地位和福利的非一致性
一、妇女地位与福利
二、妇女地位与福利的非一致性
三、妇女的选择权与和谐的家庭关系
四、结束语
第五章 女性的劳动参与概况
一、劳动参与率与女性劳动参与率
二、中国女性与韩国、日本女性的劳动参与状况的差别
三、大萧条后美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状况
(一) 大萧条时期美国妇女的就业状况
(二) 二战期间美国妇女的就业状况
(三) 二战后美国妇女的就业状况
四、我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状况
(一) 旧中国的妇女劳动参与
(二) 计划经济体制下妇女的劳动参与
(三) 转轨时期中国妇女的劳动参与
五、结束语
第六章 通过加总推出的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及其性质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
二、基本假设
三、女性的劳动参与决策、劳动参与率及其性质
四、结束语
第七章 女性的教育
一、女性教育的概念
二、女性受教育的作用
三、中国女性的受教育状况
四、美国女性的教育
(一) 共和国母亲
(二)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女性的教育
(三) 二战后美国女性的教育
五、教育与妇女的主体地位
六、结束语
第八章 教育与女性劳动参与的关系
一、文献综述
二、基本假设
三、教育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途径
(一) 假设教育提高妇女的工资收入
(二) 假设教育能够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女性预期的工作时间
(三) 假设教育能够提高女性的议价能力
四、结束语
第九章 生育与生育决策
一、生育率的变化趋势
(一) 世界生育率变化趋势
(二) 中国生育率变化趋势
(三) 生育率变动的新现象
二、生育文化
三、人口转型
(一) 人口转变过程
(二) 人口转变的原因
四、影响生育率下降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五、生育决策
(一) 生育决策
(二) 生育决策的两个重要条件
(三) 生育决策的主要理论
第十章 生育与女性劳动参与的关系
一、文献综述
二、基本假设
三、生育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途径
(一) 降低生育率能够提高女性的工资收入,从而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
(二) 降低生育率能够增加女性的预期的工作时间,从而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
(三) 降低生育率增加女性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博士期间所创作和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收入与中国城镇已婚妇女劳动参与决策分析[J]. 姚先国,谭岚. 经济研究. 2005(07)
[2]生育观影响因素的经济分析[J]. 韩永江. 人口学刊. 2005(02)
[3]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 田国强. 经济研究. 2005(02)
[4]女权主义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J]. 蔡秀玲. 经济学动态. 2005(01)
[5]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研究述评[J]. 张抗私. 经济学动态. 2005(01)
[6]生育理性和生育决策与我国低生育水平稳定机制的转变[J]. 李建民. 人口研究. 2004(06)
[7]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妇女教育[J]. 杜继淑,余新. 经济师. 2004(08)
[8]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关于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的若干思考[J]. 李明欢. 妇女研究论丛. 2004(04)
[9]全球化背景下的性别、性和妇女——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关于性别、性和妇女研究的专题综述[J]. 杨玉静. 妇女研究论丛. 2004(04)
[10]妇女、家庭与生育[J]. 李银河. 江苏社会科学. 2004(04)
本文编号:2957939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ion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及本文的研究成果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
五、研究展望
第一章 婚姻、家庭与社会性别
一、婚姻、家庭与社会性别的概念
(一) 婚姻
(二) 家庭
(三) 社会性别
二、婚姻市场与婚姻匹配
(一) 婚姻匹配
(二) 女性的婚姻期望和婚姻追求现状
三、家庭结构与理想的家庭模式
四、中国妇女的角色形象
五、家务劳动
(一) 家务劳动的概念
(二) 家务劳动的分工
(三) 家务劳动分配理论
(四) 家务劳动的价值
六、现代女权主义的社会性别观
七、结束语
第二章 尊重家务劳动与建立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
一、文献综述
二、现代女权主义理想的男女平等模型
三、妇女在家务劳动方面有优势的理想的男女平等模型
四、妇女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五、结束语
第三章 男女不平等与女权主义运动追求的妇女地位
一、传统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
(一) 生理与男女不平等
(二) 生育与男女不平等
(三) 教育与男女不平等
(四) 文化与男女不平等
(五) 宗教与男女不平等
(六) 经济与男女不平等
(七) 政治、法律与男女不平等
二、现代社会中的男女不平等
(一) 社会性别
(二) 主体与他者
(三) “二元论”的价值观
(四) 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
三、女权运动追求的妇女地位
(一) 女权主义者对“妇女”或“女性”概念的讨论
(二) 妇女地位及其衡量指标
(三) 女权主义构想的母权社会
四、结束语
第四章 妇女地位和福利的非一致性
一、妇女地位与福利
二、妇女地位与福利的非一致性
三、妇女的选择权与和谐的家庭关系
四、结束语
第五章 女性的劳动参与概况
一、劳动参与率与女性劳动参与率
二、中国女性与韩国、日本女性的劳动参与状况的差别
三、大萧条后美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状况
(一) 大萧条时期美国妇女的就业状况
(二) 二战期间美国妇女的就业状况
(三) 二战后美国妇女的就业状况
四、我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状况
(一) 旧中国的妇女劳动参与
(二) 计划经济体制下妇女的劳动参与
(三) 转轨时期中国妇女的劳动参与
五、结束语
第六章 通过加总推出的城镇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及其性质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
二、基本假设
三、女性的劳动参与决策、劳动参与率及其性质
四、结束语
第七章 女性的教育
一、女性教育的概念
二、女性受教育的作用
三、中国女性的受教育状况
四、美国女性的教育
(一) 共和国母亲
(二)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女性的教育
(三) 二战后美国女性的教育
五、教育与妇女的主体地位
六、结束语
第八章 教育与女性劳动参与的关系
一、文献综述
二、基本假设
三、教育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途径
(一) 假设教育提高妇女的工资收入
(二) 假设教育能够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从而提高女性预期的工作时间
(三) 假设教育能够提高女性的议价能力
四、结束语
第九章 生育与生育决策
一、生育率的变化趋势
(一) 世界生育率变化趋势
(二) 中国生育率变化趋势
(三) 生育率变动的新现象
二、生育文化
三、人口转型
(一) 人口转变过程
(二) 人口转变的原因
四、影响生育率下降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五、生育决策
(一) 生育决策
(二) 生育决策的两个重要条件
(三) 生育决策的主要理论
第十章 生育与女性劳动参与的关系
一、文献综述
二、基本假设
三、生育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的途径
(一) 降低生育率能够提高女性的工资收入,从而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
(二) 降低生育率能够增加女性的预期的工作时间,从而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
(三) 降低生育率增加女性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博士期间所创作和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收入与中国城镇已婚妇女劳动参与决策分析[J]. 姚先国,谭岚. 经济研究. 2005(07)
[2]生育观影响因素的经济分析[J]. 韩永江. 人口学刊. 2005(02)
[3]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 田国强. 经济研究. 2005(02)
[4]女权主义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J]. 蔡秀玲. 经济学动态. 2005(01)
[5]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研究述评[J]. 张抗私. 经济学动态. 2005(01)
[6]生育理性和生育决策与我国低生育水平稳定机制的转变[J]. 李建民. 人口研究. 2004(06)
[7]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妇女教育[J]. 杜继淑,余新. 经济师. 2004(08)
[8]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关于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的若干思考[J]. 李明欢. 妇女研究论丛. 2004(04)
[9]全球化背景下的性别、性和妇女——第36届世界社会学大会关于性别、性和妇女研究的专题综述[J]. 杨玉静. 妇女研究论丛. 2004(04)
[10]妇女、家庭与生育[J]. 李银河. 江苏社会科学. 2004(04)
本文编号:2957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95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