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工流动就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5 14:53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的产业大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在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必然要有大量的农民要向非农产业转移,从而产生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我国总人口中有70%左右是农民,决定了我国农民转移就业问题必然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研究中国农民工的就业和流动问题,意义非常重大。我国农民工的出现最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人数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逐渐上升,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农民工达1.32亿。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流向了城市的建筑业到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成为廉价劳动力。可以说,是农民工的劳动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的不高,他们的权利、利益长期被社会忽视,他们的需求很少被社会关注。这么庞大的一个社会群体,如果不能在社会生活各方面享受应有的当家作主地位,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工就业难题,农民工就业就成为党和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004年农民工年龄结构
(五)受教育情况多数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2004 年外出农民工中,占 2%,小学文化程度占 16.4%,初中文化程度占 65.5%,高中文化程度占 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 4.6%。总体上看,外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要高于农动力平均水平。外出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 81.6%,比全国农村力平均水平高 18.3 个百分点。接受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例,较低,但逐年2004 年外出农民工中,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28.2%,2001 年这一比例为 17.1%,2002 年为 17,4%,2003 年为 20.7%。从培训的方式来看,通过政府组织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占 10.7%,参加企业组织训的农民工占 30%,自己去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占 59.3%。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 刘志洋,王宪明,高宇. 北方经济. 2009(10)
[2]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再就业问题[J]. 孙怡芳,吴元其.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2009(01)
[3]关于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几个重点问题——专访国家农业部部长孙政才[J]. 孙政才,康培. 人民论坛. 2008(24)
[4]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形成有利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土地产权制度[J]. 许经勇. 经济学动态. 2008(07)
[5]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30年:回眸与瞻望[J]. 王景新. 现代经济探讨. 2008(06)
[6]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政策建议[J]. 莫荣. 经济研究参考. 2008(31)
[7]农民工的形态演变:基于中国工业化进程长期性的研究[J]. 何美金,郑英隆. 学术研究. 2007(11)
[8]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的启迪[J]. 张艳,胡放之. 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 2007(10)
[9]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问题研究[J]. 韩建民,任崇强. 开发研究. 2007(04)
[10]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J]. 胡海峰,刘光卓. 中国保险. 2007(02)
本文编号:2999418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004年农民工年龄结构
(五)受教育情况多数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2004 年外出农民工中,占 2%,小学文化程度占 16.4%,初中文化程度占 65.5%,高中文化程度占 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 4.6%。总体上看,外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要高于农动力平均水平。外出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 81.6%,比全国农村力平均水平高 18.3 个百分点。接受技能培训的农民工比例,较低,但逐年2004 年外出农民工中,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28.2%,2001 年这一比例为 17.1%,2002 年为 17,4%,2003 年为 20.7%。从培训的方式来看,通过政府组织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占 10.7%,参加企业组织训的农民工占 30%,自己去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占 59.3%。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 刘志洋,王宪明,高宇. 北方经济. 2009(10)
[2]金融危机下的农民工再就业问题[J]. 孙怡芳,吴元其.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2009(01)
[3]关于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几个重点问题——专访国家农业部部长孙政才[J]. 孙政才,康培. 人民论坛. 2008(24)
[4]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形成有利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土地产权制度[J]. 许经勇. 经济学动态. 2008(07)
[5]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30年:回眸与瞻望[J]. 王景新. 现代经济探讨. 2008(06)
[6]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政策建议[J]. 莫荣. 经济研究参考. 2008(31)
[7]农民工的形态演变:基于中国工业化进程长期性的研究[J]. 何美金,郑英隆. 学术研究. 2007(11)
[8]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的启迪[J]. 张艳,胡放之. 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 2007(10)
[9]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能力问题研究[J]. 韩建民,任崇强. 开发研究. 2007(04)
[10]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J]. 胡海峰,刘光卓. 中国保险. 2007(02)
本文编号:2999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999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