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1 03: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78-2007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超过8%,成为同期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引发了许多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研究。从经济增长的理论来看,新古典主义认为资源存在着长期的有效配置,劳动力和资本在不同产业部门的边际收益相同,部门间的资本和劳动力转移不能增加总产出,资源的重新配置仅发生在经济扩张期。从而,新古典增长理论将经济增长归结为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的结果。而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是非均衡的,不存在长期的资源最优配置状态。资源在不同部门间的生产效率不同,劳动力和资本在不同部门间的流动和转移无疑会带来整体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结构主义认为经济增长除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所揭示的上述推动因素外,还应该包括资源的重新配置,即资源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带来的经济增长。回归到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中国改革以来的增长绩效研究将中国的高速增长归结为要素驱动型如高资本投入,或是技术进步,或是制度改革带来的绩效。其中也有学者已经关注到资源的产业部门间重新配置(即结构变化)对中...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分析框架
        1.2.1 逻辑框架
        1.2.2 研究目标
        1.2.3 研究假说
        1.2.4 研究范围
    1.3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安排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经济增长理论
        2.1.1 哈罗德-多玛增长模型
        2.1.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2.1.3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2.1.4 结构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因素与地区差距的研究概况
        2.2.2 关于结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研究
        2.2.3 关于结构变化对中国地区差距影响的相关研究
        2.2.4 文献评价
第三章 部门间劳动生产率差异与产业结构变化
    3.1 部门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3.1.1 劳动生产率增长情况
        3.1.2 劳动生产率的部门间差异
    3.2 产业结构变化
        3.2.1 产值结构变化
        3.2.2 就业结构变化
        3.2.3 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与经济空间结构变化
    4.1 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
        4.1.1 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
        4.1.2 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
        4.1.3 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
    4.2 中国经济空间结构变化
        4.2.1 中国整体经济的空间结构变化
        4.2.2 中国第二产业的空间结构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劳动力部门间和地区间再配置的增长效应
    5.1 分析框架
        5.1.1 劳动力再配置影响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机制
        5.1.2 劳动力部门间再配置和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数理关系
        5.1.3 同时考虑地区间和部门间劳动力再配置的和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数理关系
        5.1.4 数据说明及处理
    5.2 实证结果
        5.2.1 劳动力地区间再配置效应的测算
        5.2.2 劳动力部门间再配置效应的测算
        5.2.3 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
        5.2.4 劳动力再配置效应的区间估计
        5.2.5 劳动力再配置增长效应的动态趋势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劳动力部门间再配置的收敛效应
    6.1 中国劳动生产率地区差距的演变
        6.1.1 地区差距的一般描述
        6.1.2 劳动生产率地区差距的产业分解
        6.1.3 劳动生产率地区差距的地区分解
        6.1.4 中国省份劳动生产率的σ收敛
    6.2 劳动力再配置效应的地区差异
        6.2.1 劳动力再配置对各省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6.2.2 劳动力再配置增长效应的地区差异:分阶段考察
        6.2.3 劳动力再配置增长效应的地区差异:年度考察
    6.3 劳动力再配置的收敛效应
        6.3.1 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对地区差距影响的理论分析
        6.3.2 劳动力再配置效应对地区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
        6.3.3 劳动生产率水平地区收敛的结构分解——以沿海和内地为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7.1 全文总结
    7.2 政策建议
    7.3 讨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变迁——从不平衡发展到相对均衡发展[J]. 魏后凯.  经济学动态. 2008(05)
[2]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J]. 许召元,李善同.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02)
[3]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特点和地区间经济差异的缩小[J]. 刘树成,张晓晶.  经济研究. 2007(10)
[4]中国各省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同步性:一个实证研究——兼论地区经济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差距的关联性[J]. 高帆.  管理世界. 2007(09)
[5]中国省、市、自治区GDP份额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李国璋,冯等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08)
[6]中国省际增长差异的源泉的测算与分析(1978~2002)——基于“反事实”收入法的经验研究[J]. 邹薇,周浩.  管理世界. 2007(07)
[7]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对中国工业“结构红利假说”的实证检验[J]. 李小平,陈勇.  统计研究. 2007(07)
[8]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J]. 李小平,卢现祥.  世界经济. 2007(05)
[9]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及其因素分解[J]. 高帆.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04)
[10]中国经济增长中资源总配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 刘赣州.  求是学刊. 2007(01)

博士论文
[1]趋同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实证研究[D]. 张鸿武.华中科技大学 2006
[2]结构转换与农业发展[D]. 马晓河.南京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10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010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e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