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效率论
发布时间:2021-02-06 05:51
国有资本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原因,长期以来很少有人系统研究过国有资本的效率问题。笔者认为,国有资本效率是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我国加入WTO 后,要提高我国国有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必须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行效率。为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大量统计数据和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国有资本的宏观效率及微观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国有资本效率主要取决于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虽然经过多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但是目前我国国有资本运行效率无论是在宏观层面,还是在微观领域,都不尽理想。笔者从不同方面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低效率状况及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国有企业承担了多重非利润目标以及政企不分是当前制约其发展进而制约国有资本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政企分离的力度,构建国有资本多元化经营的新模式,并提出对国有资本进行“分级所有,分级管理”、重新定位国资委职能、建立“国家统筹”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等观点。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7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二、基本范畴的初步界定
三、国有资本效率的研究现状
四、本文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基本结构
六、本文研究的难点、不足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有资本范畴的理论界定
第一节 资本范畴的历史考察和重新界定
一、马克思关于资本范畴的论述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资本范畴的论述
三、对资本范畴的重新界定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范畴
第二节 国有资本形成和发展的理论评析
一、国有资本存在的必要性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本的委托代理理论
三、国有资本经营中的产权理论
第三节 国有资本范畴的理论分析
一、国有资本的概念
二、国有资本的特征与功能
三、国有资本的经营目标
第二章 国有资本效率的理论与评价方法
第一节 经济效率理论的回顾与评析
一、马克思经典著作关于经济效率的论述与评价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效率的论述及评价
三、对我国理论界经济效率研究现状的评价
第二节 资本效率的理论分析
一、资本效率的概念和评价标准
二、资本效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综述
三、本文关于资本效率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国有资本效率的涵义与评价方法
一、国有资本效率的涵义
二、国有资本效率的评价方法
三、国有资本效率评价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国有资本效率的决定与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国有资本的规模与效率
一、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率
二、国有资本规模的内生性
三、国有资本规模的选择
第二节 国有资本的结构与效率
一、国有资本结构的涵义
二、国有资本的产业结构与效率
三、国有资本的区域结构与效率
第三节 产权制度与国有资本效率
一、制度的涵义及其划分
二、产权制度对国有资本效率的影响
三、公司治理结构对国有资本效率的影响
第四节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与国有资本效率
一、企业资本结构的理论分析
二、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治理结构的关系
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四章 我国国有资本运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资本效率
一、传统体制下我国国有资本的运行模式
二、传统体制下我国国有资本的社会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
三、传统体制下我国国有资本的微观经济效率
第二节 制度变迁中我国国有资本的运行状况
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有资本运行的新特点
二、目前我国国有资本的规模与结构
三、对目前我国国有资本规模与结构的基本评价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中我国国有资本的运行效率评价
一、制度变迁中我国国有资本运行的社会效率
二、制度变迁中我国国有资本的宏观经济效率
三、制度变迁中我国国有资本的微观经济效率
第五章 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模式创新及路径选择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国有资本运行模式分析
一、西方发达国家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及其机理分析
二、西方发达国家国有资本运行模式的调整及其评价
三、西方发达国家国有资本运行模式调整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提高我国国有资本运行效率的基本思路
一、目前我国国有资本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制度变迁对国有资本效率的影响
三、我国国有资本运行模式的改革趋向
第三节 提高我国国有资本运行效率的模式创新
一、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二、我国国有资本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创新
三、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模式选择
第四节 提高我国国有资本运行效率的途径与措施
一、合理界定我国国有资本运行的规模与结构
二、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
三、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型中的国有所有权集中与工业产业绩效[J]. 唐要家,唐春晖. 经济评论. 2004(05)
[2]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兼论中国企业业绩评价模式选择[J]. 王化成,刘俊勇. 管理世界. 2004(04)
[3]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 文玫. 经济研究. 2004(02)
[4]新阶段中国垄断性行业改革的三线推进战略[J]. 常欣. 中国工业经济. 2004(02)
[5]关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J]. 胡钧.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4)
[6]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退出承接的新模式——对“动态股权制”经验的思考[J]. 纪玉山,李兵,李晓辉. 社会科学战线. 2003(02)
[7]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J]. 向朝进,谢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经济:主体、效率及矛盾[J]. 杨秋宝.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2(04)
[9]国有企业宏观效率论——理论及其验证[J]. 刘元春. 中国社会科学. 2001(05)
[10]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刘小玄. 经济研究. 2000(02)
本文编号:3020258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7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二、基本范畴的初步界定
三、国有资本效率的研究现状
四、本文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基本结构
六、本文研究的难点、不足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有资本范畴的理论界定
第一节 资本范畴的历史考察和重新界定
一、马克思关于资本范畴的论述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资本范畴的论述
三、对资本范畴的重新界定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范畴
第二节 国有资本形成和发展的理论评析
一、国有资本存在的必要性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本的委托代理理论
三、国有资本经营中的产权理论
第三节 国有资本范畴的理论分析
一、国有资本的概念
二、国有资本的特征与功能
三、国有资本的经营目标
第二章 国有资本效率的理论与评价方法
第一节 经济效率理论的回顾与评析
一、马克思经典著作关于经济效率的论述与评价
二、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效率的论述及评价
三、对我国理论界经济效率研究现状的评价
第二节 资本效率的理论分析
一、资本效率的概念和评价标准
二、资本效率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综述
三、本文关于资本效率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国有资本效率的涵义与评价方法
一、国有资本效率的涵义
二、国有资本效率的评价方法
三、国有资本效率评价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国有资本效率的决定与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国有资本的规模与效率
一、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率
二、国有资本规模的内生性
三、国有资本规模的选择
第二节 国有资本的结构与效率
一、国有资本结构的涵义
二、国有资本的产业结构与效率
三、国有资本的区域结构与效率
第三节 产权制度与国有资本效率
一、制度的涵义及其划分
二、产权制度对国有资本效率的影响
三、公司治理结构对国有资本效率的影响
第四节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与国有资本效率
一、企业资本结构的理论分析
二、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治理结构的关系
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第四章 我国国有资本运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资本效率
一、传统体制下我国国有资本的运行模式
二、传统体制下我国国有资本的社会效率与宏观经济效率
三、传统体制下我国国有资本的微观经济效率
第二节 制度变迁中我国国有资本的运行状况
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有资本运行的新特点
二、目前我国国有资本的规模与结构
三、对目前我国国有资本规模与结构的基本评价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中我国国有资本的运行效率评价
一、制度变迁中我国国有资本运行的社会效率
二、制度变迁中我国国有资本的宏观经济效率
三、制度变迁中我国国有资本的微观经济效率
第五章 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模式创新及路径选择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国有资本运行模式分析
一、西方发达国家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及其机理分析
二、西方发达国家国有资本运行模式的调整及其评价
三、西方发达国家国有资本运行模式调整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提高我国国有资本运行效率的基本思路
一、目前我国国有资本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制度变迁对国有资本效率的影响
三、我国国有资本运行模式的改革趋向
第三节 提高我国国有资本运行效率的模式创新
一、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二、我国国有资本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创新
三、我国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模式选择
第四节 提高我国国有资本运行效率的途径与措施
一、合理界定我国国有资本运行的规模与结构
二、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
三、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型中的国有所有权集中与工业产业绩效[J]. 唐要家,唐春晖. 经济评论. 2004(05)
[2]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兼论中国企业业绩评价模式选择[J]. 王化成,刘俊勇. 管理世界. 2004(04)
[3]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 文玫. 经济研究. 2004(02)
[4]新阶段中国垄断性行业改革的三线推进战略[J]. 常欣. 中国工业经济. 2004(02)
[5]关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J]. 胡钧.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4)
[6]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退出承接的新模式——对“动态股权制”经验的思考[J]. 纪玉山,李兵,李晓辉. 社会科学战线. 2003(02)
[7]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J]. 向朝进,谢明.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经济:主体、效率及矛盾[J]. 杨秋宝.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2(04)
[9]国有企业宏观效率论——理论及其验证[J]. 刘元春. 中国社会科学. 2001(05)
[10]中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对效率差异的影响——1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刘小玄. 经济研究. 2000(02)
本文编号:3020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020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