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分工条件下网络状产业链的基本构造与运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7 13:4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产品复杂性的增强,模块化作为产业结构的新本质及一种新的组织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模块化是与分工经济相联系的经济现象,是分工进一步延伸和深化的结果。随着产业链的分解化、模块化和网络化,不同企业的价值模块或价值链按照一定的界面标准相互交叉、融合,形成产业价值网络,成为一种新的产业链组成方式,我们称之为“网络状产业链”。模块化分工条件下的网络状产业链已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产业链,其本质是什么,基本构造如何,其遵循怎样的运行机制以产生和分配整个网络的递增报酬,这些既是前沿的理论问题也是重要的现实问题,急待认真研究,并以此指导中国产业与企业发展的实践。本论文以模块化理论、产业链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三类理论为基础,以知识基础观为重要出发点,旨在通过研究模块化分工条件下关联企业之间形成的网络状产业链的实质和基本构造,进而深入探讨网络状产业链包括价值生成机制、信任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在内的一系列运行机制,并用对特定产业链的实证研究加以验证。研究的成果不仅对丰富与深化产业链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可以为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产业的发展演化和政府产...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产业链模块化后的微笑曲线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显著特征就是以提供话音业务为基础,仍属于窄带话音通信时代,产业链结构也相对简单,包括设备供应商(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业务提供商(移动运营商)以及客户,如图8.3所示。因为基础业务主要是语音业务,相对简单,并且完全依附于网络,所以全部的移动通信服务都由移动运营商独自提供。运营商凭借网络资源和客户聚合的优势,使产业链中其他企业对其形成严重的依附关系。
还可以享受基于SMS的许多应用。短消息业务之所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引入了应用服务提供商,并形成了互利互惠、合作多赢和利益共享的商务模式,如图8.4所示(钱慧,吕廷杰,2006)’。网绝设备甘城商主一r一一~~,-一~~“一一一一韶.肺奋业务提供商吻客户消费者图8.4数据业务为主的移动通信产业链结构图在3G时代,丰富多彩的移动多媒体应用,比如移动互联网、宽带无线娱乐、位置服务和手机银行、手机购物等移动商务应用将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通信产业链也将伴随着业务和应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产业链的外延不断扩大,内部也趋于复杂化,逐渐形成了一个包括运营商、网络设备供应商、终端设备供应商、内容及服务提供商、虚拟运营商、渠道、关联者(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和客户在内的庞大网络。移动运营商将成为新的产业链的核心,产业链的各价值环节都担负着一定的价值创造功能,各价值环节之间分工合作,每一个元素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网络组织及其分类研究[J]. 张丹宁,唐晓华. 中国工业经济. 2008(02)
[2]产业链纵向关系与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及整合[J]. 杨蕙馨,纪玉俊,吕萍.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9)
[3]基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网络组织成员间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 卢福财,胡平波.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9)
[4]组织模块化及其挑战:组织形态演进的思考[J]. 郝斌,任浩.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7(09)
[5]基于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创新机制研究[J]. 束克东,辛昌茂.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6]电信产业链整合模式探析[J]. 张鸿,张超.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7(04)
[7]3G来临,传统移动数据业务将何去何从[J]. 易正东. 中国新通信. 2007(12)
[8]电信产业价值链演进之见[J]. 吕彬,贾丹华. 信息通信. 2007(03)
[9]模块化理论的再审视:局限及适用范围[J]. 闫星宇,高觉民.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4)
[10]模块时代的产业结构:基于SCP范式的研究[J]. 胡晓鹏.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4)
博士论文
[1]企业知识管理能力问题的研究[D]. 余利明.复旦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69208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产业链模块化后的微笑曲线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显著特征就是以提供话音业务为基础,仍属于窄带话音通信时代,产业链结构也相对简单,包括设备供应商(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业务提供商(移动运营商)以及客户,如图8.3所示。因为基础业务主要是语音业务,相对简单,并且完全依附于网络,所以全部的移动通信服务都由移动运营商独自提供。运营商凭借网络资源和客户聚合的优势,使产业链中其他企业对其形成严重的依附关系。
还可以享受基于SMS的许多应用。短消息业务之所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引入了应用服务提供商,并形成了互利互惠、合作多赢和利益共享的商务模式,如图8.4所示(钱慧,吕廷杰,2006)’。网绝设备甘城商主一r一一~~,-一~~“一一一一韶.肺奋业务提供商吻客户消费者图8.4数据业务为主的移动通信产业链结构图在3G时代,丰富多彩的移动多媒体应用,比如移动互联网、宽带无线娱乐、位置服务和手机银行、手机购物等移动商务应用将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通信产业链也将伴随着业务和应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产业链的外延不断扩大,内部也趋于复杂化,逐渐形成了一个包括运营商、网络设备供应商、终端设备供应商、内容及服务提供商、虚拟运营商、渠道、关联者(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和客户在内的庞大网络。移动运营商将成为新的产业链的核心,产业链的各价值环节都担负着一定的价值创造功能,各价值环节之间分工合作,每一个元素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网络组织及其分类研究[J]. 张丹宁,唐晓华. 中国工业经济. 2008(02)
[2]产业链纵向关系与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及整合[J]. 杨蕙馨,纪玉俊,吕萍.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9)
[3]基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网络组织成员间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 卢福财,胡平波.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9)
[4]组织模块化及其挑战:组织形态演进的思考[J]. 郝斌,任浩.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7(09)
[5]基于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创新机制研究[J]. 束克东,辛昌茂.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6]电信产业链整合模式探析[J]. 张鸿,张超.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7(04)
[7]3G来临,传统移动数据业务将何去何从[J]. 易正东. 中国新通信. 2007(12)
[8]电信产业价值链演进之见[J]. 吕彬,贾丹华. 信息通信. 2007(03)
[9]模块化理论的再审视:局限及适用范围[J]. 闫星宇,高觉民.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4)
[10]模块时代的产业结构:基于SCP范式的研究[J]. 胡晓鹏.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4)
博士论文
[1]企业知识管理能力问题的研究[D]. 余利明.复旦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69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06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