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承包项目风险预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7 05:21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是一项涉及所在国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系统工程,其高风险性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作为工程承包方,如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有效地应对和化解风险,最终获得利润,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研究和探索的前沿问题。 虽然在国际工程承包的过程中,无法完全避免风险,但是任何风险的发生必然有一定的原因与条件,风险的爆发也通常要经历一定的阶段。正是因为风险具有这样的特性,所以才有了风险预警理论的诞生。根据风险预警理论,绝大多数的风险是可以感知和发觉的,也是可以度量和评估的。即使是少数无法以人力控制的风险,一旦爆发时也还是可以在预警体系的支持下,采取必要的紧急规避预案,减少盲目性、提高主动性,尽量减少损失与破坏的程度。 在国际工程承包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这些风险可能是宏观的,例如政治、经济、文化风险;也有可能是微观的,例如管理、财务和技术等风险;还有可能是人类难以控制的风险因素,例如自然风险。如果能有一种体系可以揭示各种风险要素与人的关系,在其中找出人类行为对不同风险产生的不同作用,并形成一种度量和控制的有效机制,也就可以在绝大多数风险形成破坏...
【文章来源】:同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989一2005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经营情俨
为体现风险管理的连续性和动态性,项目预替系统必须进行不断的循环,并且将该循环与项目实施过程结合起来,这种风险预替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相结合的思想如图3.5所示。图中,预瞥系统的三个模块虽然在形式上有先后次序,形成了一个循环作业过程,实际上在工作中,无论哪个模块本身又都会体现出连续作业的特点,不过在图中阴影部分期作业强度比较集中一些。而且预替循环的频度要与对时间敏感的风险因素的监控结合起来。在普通情况下,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可安排每个月或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国际工程承包项。孙成双,王要武.建设项目动态风险分析方法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加3,voL3仪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项目投资区域风险的识别与预警模式研究[J]. 贾晓霞,杨乃定,姜继娇. 中国管理科学. 2004(03)
[2]项目评标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J]. 任东旺,姚飞.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2003(02)
[3]建设项目动态风险分析方法研究[J]. 孙成双,王要武. 土木工程学报. 2003(03)
[4]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项目风险模糊层次分析[J]. 林飞腾,侯渡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5]BP人工神经网络:金融风险预警新视角[J]. 胡燕京,高会丽,徐建锋.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3(01)
[6]国际工程风险的模糊评价[J]. 周斌,白明. 石油工程建设. 2003(01)
[7]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监理效果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J]. 朱启建,郭长生.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002(04)
[8]多因素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决策模型及其应用[J]. 孙修东.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4)
[9]因子分析:中国的金融风险及应对策略[J]. 胡燕京,高会丽.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2(06)
[10]工程建设监理总体效果的模糊综合评判[J]. 谢媛芳,石东,袁海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本文编号:3122883
【文章来源】:同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989一2005年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经营情俨
为体现风险管理的连续性和动态性,项目预替系统必须进行不断的循环,并且将该循环与项目实施过程结合起来,这种风险预替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相结合的思想如图3.5所示。图中,预瞥系统的三个模块虽然在形式上有先后次序,形成了一个循环作业过程,实际上在工作中,无论哪个模块本身又都会体现出连续作业的特点,不过在图中阴影部分期作业强度比较集中一些。而且预替循环的频度要与对时间敏感的风险因素的监控结合起来。在普通情况下,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可安排每个月或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国际工程承包项。孙成双,王要武.建设项目动态风险分析方法研究.土木工程学报2加3,voL3仪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项目投资区域风险的识别与预警模式研究[J]. 贾晓霞,杨乃定,姜继娇. 中国管理科学. 2004(03)
[2]项目评标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法[J]. 任东旺,姚飞.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2003(02)
[3]建设项目动态风险分析方法研究[J]. 孙成双,王要武. 土木工程学报. 2003(03)
[4]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项目风险模糊层次分析[J]. 林飞腾,侯渡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5]BP人工神经网络:金融风险预警新视角[J]. 胡燕京,高会丽,徐建锋.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3(01)
[6]国际工程风险的模糊评价[J]. 周斌,白明. 石油工程建设. 2003(01)
[7]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监理效果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J]. 朱启建,郭长生. 西安科技学院学报. 2002(04)
[8]多因素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决策模型及其应用[J]. 孙修东.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4)
[9]因子分析:中国的金融风险及应对策略[J]. 胡燕京,高会丽.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2(06)
[10]工程建设监理总体效果的模糊综合评判[J]. 谢媛芳,石东,袁海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3)
本文编号:3122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122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