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5 18:54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不安全食品已经成为影响民众身心健康和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带给人们极大的心里恐慌。食品安全不仅关系民众生命健康、社会和谐,而且还影响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的国际形象。全球化、民主化以及风险社会化的现状使得食品安全问题具有了全新的时代特点,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食品安全治理方式的不断完善。长期以来,我国原有政府一元主体下的监管方式已经难以应对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方面,单一的政府监管已经难以满足食品安全治理的现实需求,表现在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上的有限性使得社会的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多元化的社会主体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并对传统的食品安全治理方式提出了民主权利方面的要求。在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化的背景之下,社会主体之间的联系程度明显增强,共同的利益诉求和主体权力意识以及自身能力的提高使得协同治理具有了实现的可能性,而协同治理在治理观念、治理方式和治理效果上所体现的优越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协同治理不仅是实现政治生态文明的内在需求、实现社会和谐共治的重要保障,也是规制食品安全风险的应然选择、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客观要求以及整合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协同治理主张治理主体...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基本的研究现状
(一)治理的研究现状
(二)协同治理的研究现状
(三)食品安全治理的研究现状
(四)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框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框架
四、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主要的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基本理论概述
一、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食品安全
(二)治理
(三)协同治理
二、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三个基本理论
(一)协同优势理论
(二)系统理论
(三)协商民主理论
第二章 我国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现状与困境
一、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发展历程
(一)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起步阶段
(二)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发展阶段
(三)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阶段
二、我国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现状描述
(一)食品产业的发展概况
(二)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一般状况
(三)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现实表现
(四)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实证分析
三、我国食品安全协同治理面临的困境
(一)食品安全协同治理观念层面的困境
(二)食品安全协同治理规范层面的困境
(三)食品安全协同治理机制层面的困境
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协同治理面临困境的成因
一、食品安全协同治理观念存在问题
(一)协同治理价值观念偏差
(二)协同治理思想观念滞后
(三)协同治理目标内在矛盾
二、食品安全协同治理规范存在不足
(一)协同治理主体规范不完善
(二)协同治理运行规范不健全
三、食品安全协同治理机制存在弊端
(一)利益协调欠缺
(二)风险沟通不畅
(三)信息供给不足
(四)维权保障不力
第四章 域外食品安全治理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协作式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经验借鉴
(一)治理的主体层面
(二)治理的机制层面
二、欧盟合作式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经验借鉴
(一)健全的法律体系
(二)完善的政府主体
(三)充分的信息保障
三、日本参与式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经验借鉴
(一)食品安全治理的企业参与
(二)食品安全治理的社会组织参与
(三)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
四、域外食品安全治理的经验总结
(一)美国治理经验的启示
(二)欧盟治理经验的启示
(三)日本治理经验的启示
第五章 我国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完善路径
一、端正食品安全协同治理观念
(一)倡导正确的协同治理价值观念
(二)形成科学的协同治理思想观念
(三)化解协同治理目标的内在矛盾
二、健全食品安全协同治理规范
(一)完善协同治理主体规范
(二)周延协同治理运行规范
三、优化食品安全协同治理机制
(一)深化利益协调机制
(二)细化风险沟通机制
(三)优化信息共享机制
(四)强化维权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的学术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风险的多层治理体系——以欧盟食品安全监管为例[J]. 刘亚平,李欣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2]公民参与、公民表达与政府信任关系研究——基于“批判性公民”的视角[J]. 芮国强,宋典. 江海学刊. 2015(04)
[3]走出多部门监管的困境——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的协调合作[J]. 马英娟. 清华法学. 2015(03)
[4]日本行政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 钱蓓蓓. 行政法学研究. 2015(02)
[5]独立、合作与可问责——探寻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之路[J]. 马英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6]系统论视角下的食品安全法律治理研究[J]. 张志勋. 法学论坛. 2015(01)
[7]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基础、障碍与对策[J]. 宋煜萍. 哲学研究. 2014(12)
[8]风险交流与食品安全软治理[J]. 刘飞. 学术研究. 2014(11)
[9]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时期理性研究[J]. 庄百鹏.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4)
[10]行政参与的权利化:内涵、困境及其突破[J]. 邓佑文. 政治与法律. 2014(11)
博士论文
[1]民主政治视域下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D]. 黄建.中共中央党校 2014
[2]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法治化[D]. 武小川.武汉大学 2014
[3]风险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综合规制法律制度研究[D]. 隋洪明.西南政法大学 2014
[4]社会协同治理中的社会成长、实现机制及制度保障[D]. 任泽涛.浙江大学 2013
[5]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监管体系研究[D]. 何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
[6]民主政治视野下的中国政府改革研究[D]. 马斌.兰州大学 2012
[7]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府责任[D]. 任峰.吉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59912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基本的研究现状
(一)治理的研究现状
(二)协同治理的研究现状
(三)食品安全治理的研究现状
(四)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框架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框架
四、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主要的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基本理论概述
一、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食品安全
(二)治理
(三)协同治理
二、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三个基本理论
(一)协同优势理论
(二)系统理论
(三)协商民主理论
第二章 我国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现状与困境
一、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发展历程
(一)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起步阶段
(二)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发展阶段
(三)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阶段
二、我国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现状描述
(一)食品产业的发展概况
(二)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一般状况
(三)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现实表现
(四)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实证分析
三、我国食品安全协同治理面临的困境
(一)食品安全协同治理观念层面的困境
(二)食品安全协同治理规范层面的困境
(三)食品安全协同治理机制层面的困境
第三章 我国食品安全协同治理面临困境的成因
一、食品安全协同治理观念存在问题
(一)协同治理价值观念偏差
(二)协同治理思想观念滞后
(三)协同治理目标内在矛盾
二、食品安全协同治理规范存在不足
(一)协同治理主体规范不完善
(二)协同治理运行规范不健全
三、食品安全协同治理机制存在弊端
(一)利益协调欠缺
(二)风险沟通不畅
(三)信息供给不足
(四)维权保障不力
第四章 域外食品安全治理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协作式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经验借鉴
(一)治理的主体层面
(二)治理的机制层面
二、欧盟合作式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经验借鉴
(一)健全的法律体系
(二)完善的政府主体
(三)充分的信息保障
三、日本参与式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经验借鉴
(一)食品安全治理的企业参与
(二)食品安全治理的社会组织参与
(三)食品安全治理的公众参与
四、域外食品安全治理的经验总结
(一)美国治理经验的启示
(二)欧盟治理经验的启示
(三)日本治理经验的启示
第五章 我国食品安全协同治理的完善路径
一、端正食品安全协同治理观念
(一)倡导正确的协同治理价值观念
(二)形成科学的协同治理思想观念
(三)化解协同治理目标的内在矛盾
二、健全食品安全协同治理规范
(一)完善协同治理主体规范
(二)周延协同治理运行规范
三、优化食品安全协同治理机制
(一)深化利益协调机制
(二)细化风险沟通机制
(三)优化信息共享机制
(四)强化维权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的学术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风险的多层治理体系——以欧盟食品安全监管为例[J]. 刘亚平,李欣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2]公民参与、公民表达与政府信任关系研究——基于“批判性公民”的视角[J]. 芮国强,宋典. 江海学刊. 2015(04)
[3]走出多部门监管的困境——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间的协调合作[J]. 马英娟. 清华法学. 2015(03)
[4]日本行政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J]. 钱蓓蓓. 行政法学研究. 2015(02)
[5]独立、合作与可问责——探寻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之路[J]. 马英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6]系统论视角下的食品安全法律治理研究[J]. 张志勋. 法学论坛. 2015(01)
[7]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基础、障碍与对策[J]. 宋煜萍. 哲学研究. 2014(12)
[8]风险交流与食品安全软治理[J]. 刘飞. 学术研究. 2014(11)
[9]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时期理性研究[J]. 庄百鹏.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4)
[10]行政参与的权利化:内涵、困境及其突破[J]. 邓佑文. 政治与法律. 2014(11)
博士论文
[1]民主政治视域下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D]. 黄建.中共中央党校 2014
[2]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法治化[D]. 武小川.武汉大学 2014
[3]风险社会背景下食品安全综合规制法律制度研究[D]. 隋洪明.西南政法大学 2014
[4]社会协同治理中的社会成长、实现机制及制度保障[D]. 任泽涛.浙江大学 2013
[5]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监管体系研究[D]. 何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
[6]民主政治视野下的中国政府改革研究[D]. 马斌.兰州大学 2012
[7]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府责任[D]. 任峰.吉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59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159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