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泡沫:效应、测度及预警
发布时间:2021-06-28 17:03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随着人口向城市的聚集,许多城市都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房地产价格上涨,房价上涨是否一定会形成泡沫,从而威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影响公共福利?房地产的泡沫的理论界定和效应分析是理论问题;房地产泡沫的测度和预警是针对现实提出的实证问题。研究房地产泡沫在当前中国经济环境中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房地产泡沫是指由房地产投机所引起的房地产价格脱离了市场基础持续上涨而形成的虚拟部分。该定义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指资产价格脱离了市场基础,并保持持续上涨的过程和状态;第二个是市场房价高于由市场基础所决定的合理部分,便可以称为泡沫。房地产的建筑部分属劳动产品范畴,其价格是由利润、成本和税金决定,建筑物的价格一般相对比较稳定,也容易辨别。而通常所说的房地产泡沫,实际上是土地的价格泡沫,或者说是地价泡沫。因为土地是稀缺的资源,再生性较差,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土地是没有价值的,土地的价格由地租决定,即地租的资本化。房地产由房产和地产组成,两者在物理形态上不可分离,因此,土地价格虚高是形成房地产泡沫的根源,土地的稀缺性决定了房地产的可投机性。在对房地产泡沫以上基本认识基础之上,本文借鉴实验...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005年连云港市收入累进百分比——住房机会指数分布图
南京大学博士论文 第4章房地产泡的沫测度苏州市城镇居民的住房机会均等指数(考虑已有住房)值如表4-30所示。表4-30 2005年苏州市城镇居民的住房机会均等指数计算表收入累进百分比(1) 10% 20% 40% 60% 80% 90% 100%住房机会指数(2) 4.65% 5.49% 14.81% 25.91% 65.22% 80.61% 97.21%住房机会均等指数(2) / (1) 0.46 0.27 0.37 0,43 0.82 0.90 0.97调整前住房机会均等指数 0.07 0.04 0. 11 0.08 0.22 0.39 0.93改善幅度 0.39 0.23 0.26 0.35 0.6 0.51 0.04
求量和居民支付能力的承受范围。分年份考查住宅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的增幅,见图4一7:25 20 15 _ —■10 一0 —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实际住宅价格增幅 理论住宅价格增幅 I图4_7住宅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增幅对比图从图4一7可以发现,理论价格每年的增幅基本上是略大于实际价格(2004年除外,可能是由于2003年受“非典”影响,2003年部分需求推迟到了2004才实现;需求的集中释放推动了住宅价格的上涨)。故在考虑住宅市场供求量和购房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江苏省住宅价格在绝大部分年份里的增幅都在合理范围之内。其后,固定住宅价格,调低住宅市场供求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使它们与当前的住宅价格相匹配。各年住宅市场供求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调整量如下表所示: 表4 一 33 输入指标调整量 人均可支配收入 I 住宅竣工面积 住宅销售面积 0 0 0 ^ 0 238. 3022 64. 8765 2^ 0 111. 8963 226. 4674 ^ 0 120.4341 272. 745 ^ 0 263.2714 475.60172003 0 355. 7939 553.5205 2004 0 653. 8596 710.0902从表4_33可以发现,除1998年因DEA有效,其输入指标不需要修正外,其余年份均需要9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汇率冲击与房地产泡沫演化:国际经验及中国的政策取向[J]. 高波,毛中根.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07)
[2]房地产市场有效性研究——以北京和上海为例[J]. 郑思齐,刘洪玉. 商业研究. 2006(07)
[3]房地产广告的有效性探析[J]. 杜苇,徐继开,郭慧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6(03)
[4]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及其治理[J]. 夏永祥,王常雄. 当代经济科学. 2006(02)
[5]市场细分与城市住宅特征价格分析[J]. 温海珍,贾生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2)
[6]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基于房地产政策的分析[J]. 陶满德,彭兴庭. 珠江经济. 2006(Z1)
[7]房地产调控的最终结果并非一定是降价[J]. 陈淮. 中国房地信息. 2006(01)
[8]中国房地产市场投机泡沫实证分析[J]. 姜春海. 管理世界. 2005(12)
[9]宏观调控中的房地产政策效应分析[J]. 彭岩. 技术经济. 2005(11)
[10]论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型——以苏南模式的发展为例[J]. 洪银兴. 经济学动态. 2005(11)
博士论文
[1]基于Hedonic模型的上海住宅特征价格研究[D]. 王旭育.同济大学 2006
[2]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研究[D]. 李伯含.中共中央党校 2006
[3]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D]. 吴淑莲.华中农业大学 2006
[4]近期我国城市住宅价格波动与政府宏观调控[D]. 孙璐璐.西南财经大学 2006
[5]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数量研究[D]. 李国柱.西南财经大学 2004
[6]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房地产价值关系研究[D]. 郑捷奋.清华大学 2004
[7]城市土地价格的微观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D]. 周刚华.浙江大学 2004
[8]城市住宅价格的动力因素及其实证研究[D]. 崔新明.浙江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武汉新区住宅用地享乐价格研究[D]. 罗曼黎.武汉大学 2005
[2]用hedonic模型研究北京地铁13号线对住宅价格的效应[D]. 何剑华.清华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54710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005年连云港市收入累进百分比——住房机会指数分布图
南京大学博士论文 第4章房地产泡的沫测度苏州市城镇居民的住房机会均等指数(考虑已有住房)值如表4-30所示。表4-30 2005年苏州市城镇居民的住房机会均等指数计算表收入累进百分比(1) 10% 20% 40% 60% 80% 90% 100%住房机会指数(2) 4.65% 5.49% 14.81% 25.91% 65.22% 80.61% 97.21%住房机会均等指数(2) / (1) 0.46 0.27 0.37 0,43 0.82 0.90 0.97调整前住房机会均等指数 0.07 0.04 0. 11 0.08 0.22 0.39 0.93改善幅度 0.39 0.23 0.26 0.35 0.6 0.51 0.04
求量和居民支付能力的承受范围。分年份考查住宅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的增幅,见图4一7:25 20 15 _ —■10 一0 —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实际住宅价格增幅 理论住宅价格增幅 I图4_7住宅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增幅对比图从图4一7可以发现,理论价格每年的增幅基本上是略大于实际价格(2004年除外,可能是由于2003年受“非典”影响,2003年部分需求推迟到了2004才实现;需求的集中释放推动了住宅价格的上涨)。故在考虑住宅市场供求量和购房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江苏省住宅价格在绝大部分年份里的增幅都在合理范围之内。其后,固定住宅价格,调低住宅市场供求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使它们与当前的住宅价格相匹配。各年住宅市场供求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调整量如下表所示: 表4 一 33 输入指标调整量 人均可支配收入 I 住宅竣工面积 住宅销售面积 0 0 0 ^ 0 238. 3022 64. 8765 2^ 0 111. 8963 226. 4674 ^ 0 120.4341 272. 745 ^ 0 263.2714 475.60172003 0 355. 7939 553.5205 2004 0 653. 8596 710.0902从表4_33可以发现,除1998年因DEA有效,其输入指标不需要修正外,其余年份均需要9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汇率冲击与房地产泡沫演化:国际经验及中国的政策取向[J]. 高波,毛中根.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07)
[2]房地产市场有效性研究——以北京和上海为例[J]. 郑思齐,刘洪玉. 商业研究. 2006(07)
[3]房地产广告的有效性探析[J]. 杜苇,徐继开,郭慧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6(03)
[4]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及其治理[J]. 夏永祥,王常雄. 当代经济科学. 2006(02)
[5]市场细分与城市住宅特征价格分析[J]. 温海珍,贾生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2)
[6]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基于房地产政策的分析[J]. 陶满德,彭兴庭. 珠江经济. 2006(Z1)
[7]房地产调控的最终结果并非一定是降价[J]. 陈淮. 中国房地信息. 2006(01)
[8]中国房地产市场投机泡沫实证分析[J]. 姜春海. 管理世界. 2005(12)
[9]宏观调控中的房地产政策效应分析[J]. 彭岩. 技术经济. 2005(11)
[10]论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型——以苏南模式的发展为例[J]. 洪银兴. 经济学动态. 2005(11)
博士论文
[1]基于Hedonic模型的上海住宅特征价格研究[D]. 王旭育.同济大学 2006
[2]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与竞争行为研究[D]. 李伯含.中共中央党校 2006
[3]城市化与房地产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D]. 吴淑莲.华中农业大学 2006
[4]近期我国城市住宅价格波动与政府宏观调控[D]. 孙璐璐.西南财经大学 2006
[5]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数量研究[D]. 李国柱.西南财经大学 2004
[6]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房地产价值关系研究[D]. 郑捷奋.清华大学 2004
[7]城市土地价格的微观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D]. 周刚华.浙江大学 2004
[8]城市住宅价格的动力因素及其实证研究[D]. 崔新明.浙江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武汉新区住宅用地享乐价格研究[D]. 罗曼黎.武汉大学 2005
[2]用hedonic模型研究北京地铁13号线对住宅价格的效应[D]. 何剑华.清华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547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254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