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理学:标哲学及其方法——从传统食品行业制标修标实务中归纳的标准原理
发布时间:2021-08-17 18:13
作为产品质量体系中的一种规则,标准在形成过程中既有着内在的核心规律,又有着属于标准本身的理论体系,故称其为标理学。标理学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即标哲学及其方法。标哲学是标准的元理,并用其方法将正确的标准制定出来。标准的制定不应该只是对产品进行规范,更应该成为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文章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2020,(2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概念解释
1.1 标准制定
1.2 标理学
1.3 标哲学
1.4 渊源
1.5 方法论
1.6 规则力
1.7 战略管理
2 标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
2.1 标准与法律
2.2 标理学与标准学
2.3 标理学与标准
2.4 标理学与哲学
3 世界标理学发展史
3.1 原始规范
3.2 方便使用
3.3 控制品质
3.4 社会管理
3.5 冲突对抗
3.6 返璞归真
4 对于标准性质和作用的哲学思考
4.1 程序
4.2 正义
4.3 稳定性和变动性
4.4 效力
4.5 制裁
4.6 善与恶
5 标准的渊源和技术
5.1 标准渊源
5.2 概念和推理
5.3 文化标准
5.4 价值判断
5.5 先例
5.6 标准的教育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食品智能化监测体系模型初步构想——传统食品领域智能化监测体系研究初探之三[J]. 沈浥,冯俊,单钱艺. 中国标准化. 2019(18)
[2]食品监管与智慧城市——传统食品领域智能化监测体系研究初探之二[J]. 沈浥,李兆阶,吴长青. 中国标准化. 2019(16)
[3]传统食品质量监管面临的瓶颈——传统食品领域智能化监测体系研究初探之一[J]. 沈浥,单钱艺,王海璐. 中国标准化. 2019(14)
[4]5G标准是如何制定的[J]. 任笑元,温婧. 智慧中国. 2019(05)
[5]《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早期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的意义——基于《法哲学原理》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对勘式阅读[J]. 彭晓涛. 理论与现代化. 2019(03)
[6]5G时代的新一代智能存储技术及其标准化的突破——从华为全闪存存储获得全球标准化组织SPEC的背书说起[J]. 盛建明. 中国标准化. 2019(09)
[7]对法律逻辑的认识、推理与实践——评《法律逻辑》[J]. 王克. 新闻爱好者. 2017(11)
[8]软法与硬法的冲突和对抗:重塑国际贸易体制的新路径选择[J]. 余锋. 当代亚太. 2011(04)
博士论文
[1]法律的稳定与变化[D]. 金晓丹.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48251
【文章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2020,(2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概念解释
1.1 标准制定
1.2 标理学
1.3 标哲学
1.4 渊源
1.5 方法论
1.6 规则力
1.7 战略管理
2 标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
2.1 标准与法律
2.2 标理学与标准学
2.3 标理学与标准
2.4 标理学与哲学
3 世界标理学发展史
3.1 原始规范
3.2 方便使用
3.3 控制品质
3.4 社会管理
3.5 冲突对抗
3.6 返璞归真
4 对于标准性质和作用的哲学思考
4.1 程序
4.2 正义
4.3 稳定性和变动性
4.4 效力
4.5 制裁
4.6 善与恶
5 标准的渊源和技术
5.1 标准渊源
5.2 概念和推理
5.3 文化标准
5.4 价值判断
5.5 先例
5.6 标准的教育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食品智能化监测体系模型初步构想——传统食品领域智能化监测体系研究初探之三[J]. 沈浥,冯俊,单钱艺. 中国标准化. 2019(18)
[2]食品监管与智慧城市——传统食品领域智能化监测体系研究初探之二[J]. 沈浥,李兆阶,吴长青. 中国标准化. 2019(16)
[3]传统食品质量监管面临的瓶颈——传统食品领域智能化监测体系研究初探之一[J]. 沈浥,单钱艺,王海璐. 中国标准化. 2019(14)
[4]5G标准是如何制定的[J]. 任笑元,温婧. 智慧中国. 2019(05)
[5]《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早期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的意义——基于《法哲学原理》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对勘式阅读[J]. 彭晓涛. 理论与现代化. 2019(03)
[6]5G时代的新一代智能存储技术及其标准化的突破——从华为全闪存存储获得全球标准化组织SPEC的背书说起[J]. 盛建明. 中国标准化. 2019(09)
[7]对法律逻辑的认识、推理与实践——评《法律逻辑》[J]. 王克. 新闻爱好者. 2017(11)
[8]软法与硬法的冲突和对抗:重塑国际贸易体制的新路径选择[J]. 余锋. 当代亚太. 2011(04)
博士论文
[1]法律的稳定与变化[D]. 金晓丹.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48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348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