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机制的系统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1 08:52
本文首先分析了技术创新机制研究的重要性。归纳了运行机制的系统科学原理,说明了机制作用的方向、机制作用的过程和机制作用的限度。论文总结了复杂适应系统的核心思想、基本原理、特点、基本研究方法、基本模型,对其复杂适应性进行描述后,概括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贡献。说明技术创新系统是复杂适应系统,并且对技术创新系统的复杂适应过程给予数学描述。论文对基于主体的计算经济学概况进行说明,对主体、仿真以及基于主体的仿真等方面的内容做出总结、概括。其中,重点说明了基于主体仿真的概念、特点、步骤及其与基于数学方程仿真的区别,举例说明了基于主体的仿真在经济领域的应用。论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基础,运用基于主体的仿真方法构建了技术创新系统的整体模型——TISSM。主要阐述了模型的环境、模型的主体、模型环境与主体的作用规则、模型仿真界面和运行过程,并概括了TISSM的特点。论文运用系统论的相关概念定义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技术创新扩散机制、技术创新共生机制。并对影响上述各机制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和阐述。然后在TISSM的基础上,构建并且运行基于主体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基于主体的技术创新扩散机制...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文的技术路线
在微观刺激反应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建立整个系统的宏观模型—回声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主体具有三个基本的部分:进攻标识、防御标识和资源库。基本的回声模型的功能包括:主动与其它主体接触,同时也对其它的主体的接触进行应答。如果匹配成功,则进行资源交流,在内部存储与加工资源;如果资源足够,则繁殖新的主体。在回声模型的控制下,系统的状况如下:整个系统包括若干个位置(Sites),每个位置包括若干个主体,主体之间进行交往,交流资源和信息。(见图 3.2)需要说明的是,在回声模型中,给定主体一个活动场所,这个场所就称为位置。个体进行活动的外部环境由一组相互连接的位置所决定。一个位置可以容纳多个主体,主体在多个位置上有交互作用。主体的主动性与适应性表现在它们可以在位置之间移动,或进一步选择适合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更适宜位置。为了维持有主动适应能力的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就要消耗某种资源。资源是指不断向主体提供所需要的某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资源不仅仅是保证主体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且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影响着主体的生存质量。
内部各组成对象间的因果关系,探索技术创新系就是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各部分的构造、功能、特性。根据系统科学支配原理可知,技术创新机制是参量(慢变量)。不同的技术创新机制,对应着生不同的技术创新系统行为绩效。故此,对技术端重要性。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根植于技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经验、技术创新文化、技术创新共同体的态度和行为,具有稳定性和变化缓变量的支配原理,企业技术创新文化、经验和能配着技术创新机制变量。于是我们描述技术创新它是技术创新系统结构分析的框架:技术创新、经验和能力等支配了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这新的体制和制度,由此再支配着技术创新系统结技术创新的态度、取向、认知和评价起着反馈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Bass模型的非恒定影响标准扩散模型研究[J]. 孟繁东,何明升. 航天标准化. 2008(03)
[2]竞争性技术创新扩散模型及其应用[J]. 张彪,方亮,肖人彬. 技术经济. 2008(09)
[3]技术创新的复杂性特征研究[J]. 刘汶荣,李建华. 当代经济研究. 2008(08)
[4]企业共生理论及共生效应下的企业成长模型构建[J]. 王宇露,石冶.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08(02)
[5]产业集聚中企业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分析[J]. 赵春华,魏晓平. 科技管理研究. 2008(03)
[6]浅议现代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J]. 殷彩桥.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03)
[7]Repast:基于Agent建模仿真的可扩展平台[J]. 郝成民,刘湘伟,郭世杰,晏洪勇. 计算机仿真. 2007(11)
[8]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模型构建[J]. 闫俊强.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7(03)
[9]基于Agent的Repast仿真分析与实现[J]. 赵剑冬,林健. 计算机仿真. 2007(09)
[10]影响创新扩散速度的社会和技术因素之研究[J]. 金兼斌,祝建华.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博士论文
[1]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经济仿真研究[D]. 傅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5
[2]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 冯晓莉.西北大学 2005
[3]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研究[D]. 王兆华.大连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76675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文的技术路线
在微观刺激反应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建立整个系统的宏观模型—回声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主体具有三个基本的部分:进攻标识、防御标识和资源库。基本的回声模型的功能包括:主动与其它主体接触,同时也对其它的主体的接触进行应答。如果匹配成功,则进行资源交流,在内部存储与加工资源;如果资源足够,则繁殖新的主体。在回声模型的控制下,系统的状况如下:整个系统包括若干个位置(Sites),每个位置包括若干个主体,主体之间进行交往,交流资源和信息。(见图 3.2)需要说明的是,在回声模型中,给定主体一个活动场所,这个场所就称为位置。个体进行活动的外部环境由一组相互连接的位置所决定。一个位置可以容纳多个主体,主体在多个位置上有交互作用。主体的主动性与适应性表现在它们可以在位置之间移动,或进一步选择适合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更适宜位置。为了维持有主动适应能力的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就要消耗某种资源。资源是指不断向主体提供所需要的某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资源不仅仅是保证主体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且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也影响着主体的生存质量。
内部各组成对象间的因果关系,探索技术创新系就是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各部分的构造、功能、特性。根据系统科学支配原理可知,技术创新机制是参量(慢变量)。不同的技术创新机制,对应着生不同的技术创新系统行为绩效。故此,对技术端重要性。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根植于技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经验、技术创新文化、技术创新共同体的态度和行为,具有稳定性和变化缓变量的支配原理,企业技术创新文化、经验和能配着技术创新机制变量。于是我们描述技术创新它是技术创新系统结构分析的框架:技术创新、经验和能力等支配了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这新的体制和制度,由此再支配着技术创新系统结技术创新的态度、取向、认知和评价起着反馈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Bass模型的非恒定影响标准扩散模型研究[J]. 孟繁东,何明升. 航天标准化. 2008(03)
[2]竞争性技术创新扩散模型及其应用[J]. 张彪,方亮,肖人彬. 技术经济. 2008(09)
[3]技术创新的复杂性特征研究[J]. 刘汶荣,李建华. 当代经济研究. 2008(08)
[4]企业共生理论及共生效应下的企业成长模型构建[J]. 王宇露,石冶.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08(02)
[5]产业集聚中企业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分析[J]. 赵春华,魏晓平. 科技管理研究. 2008(03)
[6]浅议现代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J]. 殷彩桥.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03)
[7]Repast:基于Agent建模仿真的可扩展平台[J]. 郝成民,刘湘伟,郭世杰,晏洪勇. 计算机仿真. 2007(11)
[8]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模型构建[J]. 闫俊强.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7(03)
[9]基于Agent的Repast仿真分析与实现[J]. 赵剑冬,林健. 计算机仿真. 2007(09)
[10]影响创新扩散速度的社会和技术因素之研究[J]. 金兼斌,祝建华.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博士论文
[1]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经济仿真研究[D]. 傅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5
[2]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D]. 冯晓莉.西北大学 2005
[3]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研究[D]. 王兆华.大连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76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376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