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共青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
一、共青城发展低碳经济具备诸多优势
1、生态环境优势。共青城市位于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畔,北倚庐山,离南昌市区仅66公里,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自然候鸟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70%,非常难得的生态环境是共青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资本。
2、区位经济优势。共青城市位于庐山脚下、鄱湖之滨,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中国绿色名区,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2011年,共青城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逆势上扬。全年GDP增长26%;财政收入增长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在低碳经济、产业升级、项目建设、城市建设、改革创新、民生改善等六个方面取得新突破。江西省委苏荣书记用“换了人间”、“四个超出预想”来评价共青城的发展变化。
3、创业示范优势。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前来洽谈的客商络绎不绝,全区干部以“白加黑(不分白天与黑夜)”、“5加2(不分工作日与假日)”的精神,打造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发展环境。据李晓刚介绍,2011年,共青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跃居江西省第一名。鸭鸭集团进入“十百千亿”工程,销售收入和利税再创历史新高。锦兴纺织卡摩纺项目采用世界一流的全流程卡摩纺设备,填补江西空白。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已引进项目70多个,其中50多个已开工,以电子电器和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步集聚成势。预计三年内,创业基地可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
4、经济基础优势。据统计,2011年,共青城市GDP增长20.1%,人均突破6000美元;财政总收入增长73.3%,人均突破4000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3%;工业固投增长74.6%。以上四项增幅均列九江市各县(市、区)第一,其中财政总收入增幅列全省第二,总量一举超越10个县。2012年1—9月份,GDP增长15.4%,财政总收入增长5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4.2%,其中工业固投增长75%;新引进项目34个,合同资金144.25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9个,合同资金141.7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合同资金57亿元。经济和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二、本文由收集整理共青城发展低碳经济城市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共青城按照生态和低碳发展的要求,笔耕文化传播,把地方的发展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结合起来,着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产业,狠抓五件大事,着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低碳化的共青城。
1、抓好共青城工业新区——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又称台商创业园)的建设。仅2010年一年时间,共青城就引进了42个项目落户基地,签约资金150亿元,其中开工项目26个,计划5年内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抓好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创业、集约高效、绿色生态型示范园区。重点发展以电子电器和新能源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引进了地源热泵空调、移动空调、手机制造和太阳能光伏等项目,到2012年,电子电器和新能源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可达120亿元。提升改造传统纺织服装产业。通过产品创新、管理创新,鸭鸭不断做大市场份额,新引进全球最先进卡摩纺设备的锦兴纺织项目,提高了核心竞争力,2012年,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将达60亿元以上。
2、抓好中芬数字生态城建设。抓好中芬数字生态城建设,探索低碳城市发展新模式,该项目于2009年4月21日在北京正式签约,芬兰总理马蒂·万哈宁,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出席签约仪式,利用芬兰先进的数字通讯、生态环保技术,合作共建5平方公里的数字生态城,2010年一季度正式开工,计划2013年建完投运。
3、抓好以中航文化产业为主的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好鄱阳湖模型研究基地、国家网球训练中心、中航文化产业园、90洞高尔夫球场、五星级酒店,做旺人气,做美景点,做精线路,力争2012年以后,实现每年来共青城观光度假的游客达1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收入10亿元。庐山国际高尔夫球场已建成27洞,正按照90洞的设计规模,致力打造中部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高尔夫球场。西游记文化产业园正在加快推进,着力打造中国特色迪斯尼乐园。加快推进已经开工的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江西省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在鄱阳湖边的江西共青城奠基开建,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建设微缩版鄱阳湖,对鄱阳湖的综合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4、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低碳经济不仅仅是低碳生产,更应该是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而且更是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习惯,从而充分发挥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现代市场经济是需求经济,需求决定供给,浪费的需求必然导致浪费的供给。低碳经济仅仅有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是不够的,必须要依赖低碳生活才能真正实现根本的“低碳”目标。
低碳生活应该是一种简单、简约、俭朴的生活方式。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产生碳的排放,低碳生活不只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的细节,还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许多节能的细节,比如随手关灯、多坐公交、节约办公纸张、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等等。以低碳的生活方式支撑的经济才是长久的低碳经济,那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是低碳经济所必须抛去的。所以共青城在创建低碳经济的宏伟目标中,应该在引进低碳的产业同时,更因该慢慢培养市民的低碳消费习惯,使低碳的行为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
本文编号:3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