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中国自然失业率的特殊性及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0 19:07
  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自然失业率的特殊性并建立了中国自然失业率的测量模型,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深入分析了影响我国自然失业率变动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回顾了自然失业率的理论渊源,梳理了货币主义学派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争论,阐释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意义,并与NAIRU(即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相区别,解析了自然失业率的概念定义,介绍了有关自然失业率的存在和决定因素的理论模型;(2)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指出就业总量过剩、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及失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目前中国转轨时期决定我国自然失业率的特殊性的三大因素;(3)回顾了自然失业率测量方法的演进,对向量自回归、状态空间等高级计量模型及HP滤波等趋势分离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4)构造了基于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Kalman滤波初步估算了我国自然失业率的时间序列,并进行了情景分析;(5)针对我国自然失业率的特殊性,对比西方理论模型从鼓励创业、改善市场环境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合理化政策建议。 

【文章页数】:11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流程
    1.4 论文框架结构
第2章 自然失业率的理论渊源与文献回顾
    2.1 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之争
    2.2 菲利普斯曲线
    2.3 货币主义学派对凯恩斯经济学理论的挑战
    2.4 关于非加速通胀失业率的几个疑问
    2.5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2.6 自然失业率的延伸研究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自然失业率的特殊性
    3.1 我国自然失业率的特殊性之一:总量过剩
    3.2 我国自然失业率的特殊性之二: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3.3 我国自然失业率的特殊性之三:失业保障体系不健全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然失业率测量方法的演进
    4.1 自然失业率测量方法的演进
    4.2 测量框架——可供选择的模型及方法
    4.3 国内的实证研究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自然失业率的测量及解析
    5.1 理论模型的提出
    5.2 自然失业率的估计
    5.3 实证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政策建议
    6.1 以创业带动就业
    6.2 解决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政策分析
    6.3 完善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的主要贡献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他成果
后记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自然失业率的测量与解析[J]. 曾湘泉,于泳.  中国社会科学. 2006(04)
[2]中国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研究[J]. 陈石,贺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5(06)
[3]我国失业—利率敏感性分析——一种卡尔曼滤波方法[J]. 王雪标,王晓婷.  财经问题研究. 2005(09)
[4]经济转型期的通货膨胀探析[J]. 曾之明.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5(01)
[5]西方失业理论模型的演化[J]. 袁乐平,李江帆.  湖南社会科学. 2004(06)
[6]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 蔡昉,都阳,高文书.  经济研究. 2004(09)
[7]利用可变参数模型估算中国开放经济乘数[J]. 王金明,高铁梅.  世界经济. 2004(07)
[8]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J]. 蔡昉,王美艳.  中国社会科学. 2004(04)
[9]2004年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趋势分析[J]. 石柱鲜,武征,刘俊生,黄红梅.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07)
[10]中国就业统计的一致性:事实和政策涵义[J]. 蔡昉.  中国人口科学. 2004(03)



本文编号:3705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705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8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