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05 11:21
  改革开放25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而城镇化发展进程则相对滞后。更重要的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城乡二元结构与“三农”(农村、农业与农民问题)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等,无例外的与我国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有密切的联系。为此,中国政府把“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成功发展及其在促进区域人口的集中、二、三产业的增长、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资源、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所产生的良好集聚效应更为世人注目。我国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又为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并为区域城镇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础条件,而城镇化的推进又反过来为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基础依托。因此,从新的视角审视中国城镇化发展道路,构建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及运作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立题背景
        1.1.1 世界格局的变化与中国城镇化发展
        1.1.2 抑制城镇化:中国近代史上的悲剧
        1.1.3 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与中国的承接准备和挑战
    1.2 研究意义
    1.3 若干概念的涵义及其理解
        1.3.1 产业集群
        1.3.2 产业结构
        1.3.3 劳动力转移
        1.3.4 工业化
        1.3.5 城镇化
    1.4 研究内容、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基本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与局限性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研究的局限性
2 文献综述: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关系
    2.1 国内外产业集群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关于产业集群研究
        2.1.2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研究
    2.2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关系
        2.2.1 国外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发展研究
        2.2.2 国内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发展研究
    2.3 城镇化发展机制研究
        2.3.1 国外关于城镇化发展机制的研究概述
        2.3.2 国内关于城镇化发展机制的研究概述
    2.4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关系研究概述
3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关系分析
    3.1 经济马赛克——产业集群的普遍性
        3.1.1 产业集群的普遍性及其全球范围的例证
        3.1.2 中国大陆产业集群区的崛起
        3.1.3 中国大陆制造产业集聚现象见证
        3.1.4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征
    3.2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分析
    3.3 产业集群成长与城市群(都市区)形成与发展的关系
        3.3.1 世界城市群形成的产业背景分析及其启示
        3.3.2 中国城市群形成的产业机理分析——以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为例
    3.4 基于产业集群的开发区建设与城市发展空间演进的关系
        3.4.1 基于产业集群的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主要类型
        3.4.2 基于产业集群的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驱动力分析
    3.5 产业集群成长与城镇化进程若干指标的关联分析
        3.5.1 产业集群的乘数效应与产业劳动力结构演变
        3.5.2 农村劳动力空间的转移——农村城镇化进程
4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动力学机制研究
    4.1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系统理论分析
    4.2 系统动力学方法
    4.3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动力学机制构建
        4.3.1 义乌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动力学机制
        4.3.2 义乌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动力学模型流图
        4.3.3 义乌市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的分析
5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研究
    5.1 以专业市场为对接平台的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为例
        5.1.1 基于专业市场的产业集群—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发展轨迹
        5.1.2 以专业市场为对接平台的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
        5.1.3 以专业市场为对接平台的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特征分析
    5.2 基于民本块状经济(产业集群)成长的“葡萄串”式组合城市发展模式——环杭州湾地区
        5.2.1 环杭州湾地区基本情况
        5.2.2 产业簇群化与城镇化耦合联动:驱动环杭州湾地区强县发展的引擎
        5.2.3 基于民本块状经济成长的“葡萄串”式组合城市发展模式
    5.3 基于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与城镇化
        5.3.1 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与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5.3.2 珠江三角洲外资导向型的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
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产业集群的普遍性
        6.1.2 产业簇群化与城镇化耦合联动:驱动区域强县发展的引擎
        6.1.3 地方产业集群与城镇化具有互动发展关系
        6.1.4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动力学机制
        6.1.5 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模式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6.2 实践启示
        6.2.1 地方工业园区建设中的产业集聚效应问题
        6.2.2 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6.2.3 区域分工、合作与产业集群发展问题
        6.2.4 基于产业集聚、整合的“都市带经济”发展问题
    6.3 促进地方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6.3.1 建立区域整体协调机制,促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6.3.2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6.3.3 健全支撑体系,提供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跨区域群体投资模式研究[J]. 徐维祥,彭霞,张荣.  中国工业经济. 2005(02)
[2]试析我国现阶段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J]. 孙自铎.  经济学家. 2004(05)
[3]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J]. 徐维祥,唐根年.  中国农村经济. 2004(06)
[4]从奥康西进看群体投资模式的优势[J]. 彭霞,徐维祥,张荣.  浙江经济. 2004(11)
[5]推进长三角产业集群的扩展和整合[J]. 倪树高.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4(06)
[6]总部经济:拓展首都经济发展新思路[J]. 赵弘.  投资北京. 2004(05)
[7]进城农民在城镇生活的稳定性及市民化意愿[J]. 黄祖辉,钱文荣,毛迎春.  中国人口科学. 2004(02)
[8]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 吴勤堂.  管理世界. 2004(02)
[9]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与模式研究[J]. 林先扬,陈忠暖.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
[10]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与企业集群[J]. 仇保兴.  现代城市研究. 2004(01)



本文编号:3727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727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f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