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偏好视角下我国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28 02:45
消费是一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与“压舱石”,但我国消费却长期低迷,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消费率呈持续下滑趋势。当前,在投资回报率递减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下,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我国面临着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率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任务。党中央对此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战略部署。《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后疫情时代,线上消费更具活力,健康消费也更受重视,居民消费环境和消费意愿进一步改善。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研究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演变规律,弄清我国居民消费率低迷的成因,推动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城镇化作为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我国的内需结构和居民消费率变动有着深刻影响。而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典型事实是政府部门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本文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偏好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地方政府的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城镇化率以及居民消费率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生产性财政支出偏...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财政支出偏好的相关文献综述
1.3.2 关于城镇化的相关文献综述
1.3.3 关于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的相关文献综述
1.3.4 关于其他因素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的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贡献及不足
2.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居民消费率
2.1.2 生产性和民生性财政支出
2.1.3 城镇化
2.1.4 劳动收入份额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理论
2.2.2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2.2.3 马克思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
2.2.4 马克思关于生产和消费辩证关系的理论
2.2.5 预防性储蓄理论
3.我国城镇化进程演进及居民消费率现状分析
3.1 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3.1.1 城镇化进程现状分析
3.1.2 城镇化质量现状分析
3.2 我国居民消费率现状分析
3.2.1 纵向分析
3.2.2 横向对比
3.3 本章小结
4.财政支出偏好视角下我国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4.1 理论分析框架: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推动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4.1.1 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推动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形成背景
4.1.2 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加速城镇化水平提高
4.1.3 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引发城镇化质量问题
4.2 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推动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
4.2.1 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推动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4.2.2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
4.3 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引发的城镇化质量问题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及其调节作用
4.3.1 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影响居民消费倾向
4.3.2 产业结构失衡从供给侧影响居民消费倾向
4.3.3 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的调节作用分析
4.4 本章小结
5.实证分析
5.1 模型构建、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5.1.1 模型构建
5.1.2 数据来源
5.1.3 变量说明
5.1.4 描述性统计
5.2 实证结果分析
5.2.1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5.2.2 稳健性检验
5.3 城镇化率影响居民消费率的机制分析
5.4 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的调节效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完善现行的官员晋升考核机制和财政体制,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
6.2.2 提高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份额,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6.2.3 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2.4 加大教育、科技领域的财政投入,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35822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财政支出偏好的相关文献综述
1.3.2 关于城镇化的相关文献综述
1.3.3 关于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的相关文献综述
1.3.4 关于其他因素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的相关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贡献及不足
2.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居民消费率
2.1.2 生产性和民生性财政支出
2.1.3 城镇化
2.1.4 劳动收入份额
2.2 理论基础
2.2.1 政府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理论
2.2.2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2.2.3 马克思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
2.2.4 马克思关于生产和消费辩证关系的理论
2.2.5 预防性储蓄理论
3.我国城镇化进程演进及居民消费率现状分析
3.1 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3.1.1 城镇化进程现状分析
3.1.2 城镇化质量现状分析
3.2 我国居民消费率现状分析
3.2.1 纵向分析
3.2.2 横向对比
3.3 本章小结
4.财政支出偏好视角下我国城镇化发展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的理论分析
4.1 理论分析框架: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推动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4.1.1 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推动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形成背景
4.1.2 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加速城镇化水平提高
4.1.3 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引发城镇化质量问题
4.2 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推动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
4.2.1 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推动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4.2.2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
4.3 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引发的城镇化质量问题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及其调节作用
4.3.1 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影响居民消费倾向
4.3.2 产业结构失衡从供给侧影响居民消费倾向
4.3.3 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的调节作用分析
4.4 本章小结
5.实证分析
5.1 模型构建、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5.1.1 模型构建
5.1.2 数据来源
5.1.3 变量说明
5.1.4 描述性统计
5.2 实证结果分析
5.2.1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5.2.2 稳健性检验
5.3 城镇化率影响居民消费率的机制分析
5.4 生产性财政支出偏好的调节效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完善现行的官员晋升考核机制和财政体制,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
6.2.2 提高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份额,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6.2.3 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2.4 加大教育、科技领域的财政投入,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35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835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