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逻辑起点及中国存在半城镇化的原因
本文关键词:城市化的逻辑起点及中国存在半城镇化的原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镇化的本质是人口集聚现象,与城镇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没有必然联系,后者取决于经济增长及其经济成果在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我国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和农民工在社会利益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改善农民工生活条件为推进方向,一方面以经济持续增长为支撑,提高技术水平,实现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应逐步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重点发展具有普惠性的教育事业,确保农民工与其他社会群体共享经济增长成果。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农民工 城镇化 半城市化 经济增长 社会分配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JJ06_2015_SCX_00116)
【分类号】:F299.21
【正文快照】: 〔修回日期〕2016-07-26一引言对于中国城镇化的水平,学术界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分歧。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实际城镇化水平滞后[1],并视其为既有事实[2],而地理学家认为中国城镇化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3-5]。对同一社会现象,学术界存在众多分歧,并因此导致了不同的政策取向,这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简新华;黄锟;;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2 赵燕菁;;城市的制度原型[J];城市规划;2009年10期
3 陆大道;姚士谋;;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科学思辨[J];人文地理;2007年04期
4 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5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年05期
6 折晓叶,陈婴婴;超级村庄的基本特征及“中间”形态[J];社会学研究;1997年06期
7 周一星,史育龙;建立中国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J];地理学报;199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玲;;二代农民工的彻底城市化路径探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2 李翠玲;;都市化村庄的公共生活、“二元时间”与地方节奏——以珠三角宁村为个案的分析[J];民俗研究;2017年01期
3 崔桂莲;;城乡一体化视角下中韩城镇化发展状况比较[J];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01期
4 彭旭辉;彭代彦;;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变结构协整分析:财政分权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5 卢飞;徐依婷;;情感互动与青年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基于湖北武汉市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6 王建英;马德功;;城镇化进程中财政支出与金融效率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6年24期
7 袁磊;刘壮;;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路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8 顾朝林;张悦;翟炜;管卫华;李强;赵娜;刘晨;;城市与区域定量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6年12期
9 沈俊超;;从“规划控制”转向“公共服务”——新时期城市规划编制技术方法变革的相关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6年12期
10 曹广忠;马嘉文;;中国城镇化与非农化的空间分异、相互关系和形成机制[J];地理研究;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燕菁;;灾后规划与产权重建[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2 崔传义;党国英;王春光;温铁军;贺雪峰;梁茂信;段成荣;郭存海;陈建芬;尹冬华;;城市化是快了?还是慢了?——专家谈中国城市化进程[J];小康;2007年12期
3 蔡继明;程世勇;王成伟;李亚鹏;;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城市化进程[J];经济纵横;2007年13期
4 陆大道;宋林飞;任平;;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李小建;;农区地理学国际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6年06期
6 胡序威;;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7 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8 吕斌;陈睿;;实现健康城镇化的空间规划途径[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9 姚士谋;陈振光;;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策略的综合分析[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10 周一星;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J];科学决策;2005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若祥,刘毅;中国半城市化问题初探[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02期
2 于北溟;郭东明;;中国半城市化现象溯源及其存在价值研究[J];理论观察;2006年04期
3 余晖;;在深化改革中化解半城市化问题[J];开放导报;2009年01期
4 曹国华;张培刚;;经济发达地区半城市化现象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J];规划师;2010年04期
5 何为;黄贤金;;半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类异化现象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2期
6 ;农民的“市民”梦[J];农家致富;2014年02期
7 丁建兵;;中国发展面临“半城市化”挑战[J];东北之窗;2007年21期
8 刘盛和,陈田,蔡建明;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9 丁建兵;;中国发展面临“半城市化”挑战[J];调研世界;2008年01期
10 张敏;甄峰;张晓明;;中国沿海欠发达地区半城市化特征与机制——以福建莆田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何为;黄贤金;;半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类异化现象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2 赵国玲;杨钢桥;;农户半城市化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呼和浩特市的调查[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周扬;史旭;;规划视角下的半城市化现象与破题——以汕头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4 于兰军;李砚芬;;试论大城市边缘区的半城市化现象[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黎智辉;;基于社会融合视角的城市正式移民“半城市化”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褚文会;;廊坊市半城市化阶段失地农民劳动力转移对接[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7 赵国玲;杨钢桥;;农户半城市化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呼和浩特市的调查[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田莉;;我国半城市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以江阴和顺德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覃敏笑;“半城市化”人如何“转正”?[N];贵州民族报;2012年
2 刘淑春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 李魁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半城市化”现象探析[N];中国人口报;2010年
3 记者 张婧 程晖;“半城市化”现象不容忽视[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梁捷;别忽视了“半城市化”现象[N];光明日报;2011年
5 梁捷;“半城市化”现象不可忽视[N];温州日报;2011年
6 ;重视消除“半城市化”现象[N];浙江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定军 特约记者 平亦凡;1.6亿“半城市化”人进城问题:财政无力承担投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8 禾刀;村里没有年轻人:半城市化的现状[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9 叶匡政;中国亟需摆脱“半城市化”状态[N];西宁晚报;2012年
10 盛大林 (河南·郑州);1.28亿“半城市化”人口意味着什么?[N];人民代表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藻;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广普;半城市化地区的治理困境与出路[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2 高倩;乌鲁木齐半城市化地区空间变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3 倪靖雄;中国“半城市化”问题的分析及政策启示[D];云南大学;2016年
4 曹卫东;中国西部典型地区半城市化的机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5 陶松;我国城市化现状及“半城市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6 伊志强;半城市化阶段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化的逻辑起点及中国存在半城镇化的原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83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448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