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
本文关键词:1982-201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33卷第1期
地理科学进展
V01.33,No.1
111111望堕艘塑i翌生旦竺艘巳堕Y!竺:!!!1
1982—201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
周
扬1”,李
宁1’2”,吴文祥4,吴吉东1’2
(1.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
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100875;3.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对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演化机制和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基于中国2352个县域单元1982、1990、2000和2010年的人均GDP数据,采用空间关联技术和变差函数分析了近30年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化特点并探讨了其演化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和增长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1982年以来,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增加,空间依赖程度增强;东部和华北北部地
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空间呈异质性,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分随时间推移不断降低;中国东南一西北向经济发展的均质性相对较好,空间差异较小;历史基础、经济区位、资源禀赋和区
域发展政策等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空间自相关;变差函数;中国doi:10.11820/dlkxjz.2014.01.012
中图分类号:K90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吴玉鸣,2007)。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逐渐由三大地带(东、中、西部)、省域宏区域经济差异现象普遍存在,掌握区域经济发观尺度转向县域尺度(靳诚等,2009;刘旭华等,展规律有助于合理制定并实施区域发展政策。学2004;王静等,2011;熊薇等,2011)。这些研究成果术界已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早为宏观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并制定相应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Friedman(1987)便分析了改的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但由于忽视了革开放前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其后Ly.空间相关影响的重要作用,大多研究难以客观反映ons(1991)的研究表明,1952.1970年间,中国区域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机制(吴玉鸣,2007;靳
济发展差异不明显,但1970.1985年间区域差异具诚等,2009)。
有扩大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采用基尼系数20世纪90年代以前,相关研究较少将区域经(Gini)、变异系数(CV)、泰尔指数(Theil)和阿特金指济增长机制与地理单元间的相互作用相结合。90数(Atkinson)等方法来测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年代起,学术界引入空间分析技术来探讨区域经济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主要涉及省发展(增长)的差异问题,其中以空间数据探索性分域和县域两个层次(李小建等,2001;孙姗姗等,析(Exploratory
SpatialData
Analysis,ESDA)最为著
2009;熊薇等,2011;徐建华等,2005)。普遍认为,名。如Rey等(1999)将空间计量模型和EDSA相结省域经济差异研究虽能揭示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合,分析了美国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Gallo等机制,却忽略了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质性,难(2003)利用EDSA对欧洲地区1980.1985年人均以揭示省际间经济发展的地域性(李小建等,2001;
GDP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
收稿日期:2013-09;修订日期:2013.11。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戈1J(973计划)项[](2012CB9554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401);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
(2012CB955402)。
作者简介:周扬(1984.),贵州普安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演变,E.mail:yzhou@mail.bnu.edu.ca。通讯作者:李宁(1958.),江苏盐城人,教授,主要从事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E.mail:ningli@bnu.edu.ca。
102.113页
Word文档免费下载:1982-201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 (下载1-14页,共14页)
本文关键词:1982-201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2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6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