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经济增长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

发布时间:2016-06-30 06:06

  本文关键词:贸易开放度、经济增长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DOI:10.13510/j.cnki.jit.2012.09.010

贸易与增长《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9期

贸易开放度、经济增长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

李静

余官胜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对贸易开放度、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统计关系进行实证,同时利用VAR模型检验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增长;但贸易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阻碍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本文研究的政策含义是,当前政府应该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促进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外贸政策的重心应该放在改变出口产业结构,使之朝着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度;VAR模型;出口产业结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从农业为主逐渐提升到以制造业为主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这种产业结构的升级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基本符合工业化发展的规律,但仍滞后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这是因为这种形式的产业结构变迁虽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十分显著,但贡献的力度却在不断降低(见图1)。纵观相关文献,大多数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优化产业结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农业向工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钱纳里和库兹涅茨)。而且产业结构从农业向工业升级推动经济增长同时增加了国民收入(Laitner,2000)。但是,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增长具有多种途径,产业结构提升只是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Peneder,2003)。就我国而言,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三产业推动(刘伟、李绍英2002)。而且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显著(李伟、张辉2008)。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存在短期和长期的影响(郑若谷,2010),具有明显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孙皓、石柱鲜,2011)。也有文献检

[基金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发展经济学前沿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05JJD790019)和“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课题“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的研究资助。

马颖: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430072电子信箱:yingma9494@126.com;李静: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余官胜:温州大学商学院。

-96-

《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9期贸易与增长

验“结构红利假说”在我国是否成立,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动并没有导致“结构红利”的出现(李小平、卢现祥,2007)。主要原因是因为只有劳动在行业之间的配置具有“结构红利”,而资本在行业之间的配置却不具有“结构红利”(干春晖、郑若谷,2009)。

近年来,由于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出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因此从总体上评估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相互影响必须考虑到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贸易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渠道主要来源于贸易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krugmanandHelpman,1985)、促进资本形成(Ro-drik,1988)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kruger,1985)。而新增长理论则认为,贸易开放度主要通过加快本国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Romer,1986和Lucas,1988),以及通过促进了国内资源在物质生产部门和知识产品生产部门之间的要素优化配置,从而加快了经济增长(Grossman、Helpman,1991)。国内学者通过实证具体测算了我国的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只有外贸依存度较好地区反映了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增加,因此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包群,2003)。同时,我国贸易开放度对GDP的直接拉动作用不明显主要表现在贸易开放度是通过对总供给的影响间接带动经济增长(许连和,2006)。但也有学者检验证明我国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张立光,2004),而且它们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梁莉,2006)。

通过对上述文献研究发现,这些文献仅仅研究贸易开放度和经济增长以及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且仅仅研究它们之间的单向关系,没有研究贸易开放度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整体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事实上,贸易开放度、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不仅仅具有单向关系,而且具有双向关系,它们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循环系统。同时,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研究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样本描述与研究模型设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处于较快的增长状态,与此相对应,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整体处于下降趋势,而我国对外贸易度呈现不规则的变动状态,见图1。具体体现在:在2002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我国对外贸易度变化整体相对较平稳,在此之后,我国对外贸易度呈现快速递增趋势,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度呈现递减变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在1994年之前变动呈现递增趋势,此时的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份额较大,但是至1994年之后,这种趋势开始呈现快速的递减变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贡献的力度在不断降低。

根据图1看出,经济增长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二者具有相反的变动趋势,而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度在一段时间内具有近一致变动趋势。根据图

-97-

贸易与增长

对外贸易度

GDP增长率

《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第9期

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

图1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值、对外贸易度和GDP增长率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整理而得。

示似乎表明:(1)经济增长和贸易开放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反过来劳动密集型产业阻碍了经济的增长的同时不利于贸易开放;(2)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具有相互正向作用,经济增长加强了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促进了经济增长。

为研究三者的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模型变量的选取上,除了考虑我们所重点考察的贸易开放度、经济增长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指标外,还纳入了在过去研究中被广泛提及和使用的经济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以期反映不同变量的真实联系,从而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解释力,在被解释变量方面,我们考察的目标包括:(1)贸易开放度;(2)经济增长与;(3)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指标。在解释变量方面,除了有这三个变量中的两个外还加入控制变量,主要有实际人均GDP、技术进步变量、总就业人数、投资率、第二产业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等相关指标。

本文研究的模型设定如下:

(1

)(2

)(3)

其中,,表2。

表1变量的定义

变量名称

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结构实际人均GDP贸易开放度

技术进步变量

符号L_STRP_GDP

说明

用国有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密集型产品工业总产值占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度量以1978年价格进行折算,用以度量经济增长情况

为控制变量向量,各变量的符号、经济含义及其统计性描述见表1和

TR_OPEN用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度量。TEC

每年的专利申请数度量当年的技术进步情况

第二产业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用以度量三大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衡量就业人员数的变动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结构的影响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度量

控制第二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SEC变量总就业人数

投资率

WORKINV

-98-

表2变量统计描述

L_STR

均值中位值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观察值

0.1860070.1832610.2312610.1495570.02523325

P_GDP3.2644243.2428453.8111232.8475760.30744325

TR_OPEN0.4071130.3630840.6682170.2445750.13608225

WORK4.833254.8465064.8920674.7099650.05405225

INV39.0583337.747.734.83.44559225

SEC45.550746.090648.9218741.340651.9901125

TEC5.0469044.9689545.9433024.1360860.4988382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整理而成。

本文的各个变量的选取理由及其来源的说明如下:1.L_STR表示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结构

用国有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密集型产品工业总产值占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度量①。本文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SITC)对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分类,对应于中国的分类包括纺织品制造业、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纸品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以及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等七类制造业产品。

2.P_GDP为实际人均GDP的对数值

以1978年价格进行折算,用以度量经济增长情况,考察收入变化是否会引致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结构变化。

3.TR_OPEN为贸易开放度用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度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且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出口模式。然而贸易开放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以及是否会加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在联立方程组中加入贸易开放变量以明确其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4.SEC为第二产业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用以度量三大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加入该变量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工业化过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也为考察工业化过程是否偏向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5.TEC为技术进步变量

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体现为产品种类增多和产品质量提高两种类型,出于数据可得性原因,本文从产品种类增多的角度出发用每年的专利申请数度量当年的技术进步情况。加入该变量的原因是因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同时也会导致要素资源在不同行业使用效率的变化,从而引致产业结构的改变。

6.WORK为总就业人数的对数值用以衡量就业人员数的变动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结构的影响

之所以加入该变量是因为其一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结构方程中加入额外的变量才能使方程可以得到识别;其二就业人员数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有可能强化劳动力要素的比较优势,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扩张。

①由于缺乏2004年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数据,因此用劳动密集型产品销售总额占制造业总销售额的比重度量。

-99-

7.INV为投资率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度量

类似地加入该变量也有两个原因,其一,额外的变量才能使经济增长方程可以被识别,其二,在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下,投资率的高低也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之一。

由于利用上述七类制造业产品计算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结构指标数据不完整,同时为了分析数据的完备性。本文的样本仅选取1986-2010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各变量数据均由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整理而得。

三、计量分析与检验

1.联立方程模型分析

对于联立方程模型主要考虑它的联立性问题,如果出现联立性问题,则OLS估计将会产生非一致性的估计量,相应地需要采取TSLS和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如果不具有联立性问题,就可以使用OLS估计得到一致和有效估计。对于联立性问题需要Hausman设定检验。Hausman设定检验结果表明,三个模型之间存在联立性问题②。因此对于上述方程组可以采取TSLS估计。

运用TSLS方法,我们对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结构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由于贸易开放度TR_OPEN和经济增长P_GDP存在高度相关性,因此需要对此单独回归,其回归结果见表3。

表3L_STR估算结果(TSLS)

样本区间:1986-2009年,总共24个样本点

变量名称截距项贸易开放度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产业结构总就业人数投资率判定系数R2校正的R2DW统计F统计

变量符号

CTR_OPENP_GDPTECSECEMPLOYINV

Model(1)0.385589***

——-0.060841***

————————0.4810110.4562970.43983820.33023

Model(2)0.245716***-0.1445824***

——————————0.4125790.3846070.57612417.13765

Model(3)-3.346345***

——-0.024662*-0.115029**

——0.843504***0.002984**0.9046740.8781951.49924234.1651

Model(4)-3.451977***-0.051633**

——-0.120398***

——0.856541***0.003246***0.8920900.8693721.37107039.26828

注:*、**和***分别表示各系数的t统计量10%、5%和1%显著性水平,计算结果由stata12.0得出。

从表3可以看出,在基准模型1和基准模型2中,贸易开放度和经济增长各自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结构指标影响显著,但其效应为负值。这表明,(1)贸易开放不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的贸易发展主要依赖于廉价劳动密集

②因篇幅Hausman联立性检验未列出,可向作者索取。

-100-

博泰典藏网btdcw.com包含总结汇报、自然科学、出国留学、高中教育、行业论文、农林牧渔、IT计算机、高等教育以及贸易开放度_经济增长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_马颖等内容。

本文共2页12


  本文关键词:贸易开放度、经济增长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调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3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63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4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