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摘要】: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改革、开放等政策,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经久不衰的动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36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达到了9.8%,而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由1990年的2.5%上升为2014年4.1%。长期非均衡、高负荷增长,使得我国出现了各种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如:经济结构不合理运行、就业结构失衡、资源利用率低、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经济运行效率低下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其严峻性使得我们不得不谋求解决之道。在众多受到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中,就业是一个重要方面。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人民群众实现个人价值,提高自己及其家人生活条件的主要途径。参与劳动是人最基本的参与社会经济运行的手段,也是人们赖以生存获得生活生产资料的基本途径。只有劳动者参与经济建设,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长治久安的健康环境。山西省,作为我国中部的重要省份,正处于改变发展方式、经济战略性转轨的重要阶段,除了需要源源不断的、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也需要就业市场内部结构的进一步适应性地调整。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简要梳理,通过对就业理论的发展过程进行回顾,如萨伊定律、以及凯恩斯就业理论、弗里德曼货币主义的就业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法则等作为本文的理论依据。通过搜集相关的数据对山西省产业结构与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方式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包括就业总量及就业结构,对山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了相关性、结构偏离度分析;分别对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与就业影响关系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最后根据得出的结论,结合山西省经济发展状况提出相关的建议,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所有制改革及针对就业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 所有制结构 就业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127;F249.2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5
- 1.1 选题背景12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2-13
- 1.3 研究方法13-14
- 1.4 本文结构及内容14
- 1.5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14-15
- 1.5.1 论文的创新点14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14-15
- 第2章 就业理论15-26
- 2.1 就业与失业的定义15
- 2.2 西方世界的主要就业理论15-23
- 2.2.1 传统的就业理论16-18
- 2.2.2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18-20
- 2.2.3 现代就业理论20-23
- 2.3 影响就业变动的相关理论23-25
- 2.3.1 配第--克拉克定理23-24
- 2.3.2 库兹涅茨法则24-25
- 2.4 小结25-26
- 第3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26-31
- 3.1 国外对经济结构与就业影响关系的研究综述26-27
- 3.2 国内对经济结构与就业影响关系的研究综述27-29
- 3.3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29-30
- 3.4 小结30-31
- 第4章 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31-42
- 4.1 山西省就业总量的历史演变31-34
- 4.1.1 就业总量历史演变分析31-32
- 4.1.2 三次产业分别对山西省就业总量的影响分析32-34
- 4.2 山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34-37
- 4.2.1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及特征34-37
- 4.2.2 山西省就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及特征37
- 4.3 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37-41
- 4.3.1 山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37-38
- 4.3.2 山西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38-41
- 4.4 小结41-42
- 第5章 所有制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42-51
- 5.1 山西省就业总量的历史演变42-45
- 5.1.1 就业总量的历史演变分析42-43
- 5.1.2 分所有制企业对就业总量的影响43-45
- 5.2 山西省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及特征45-47
- 5.3 山西省所有制结构变动对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47-50
- 5.3.1 模型与数据的选取47-48
- 5.3.2 模型设定48
- 5.3.3 分不同性质企业对就业的影响48-49
- 5.3.4 结论49-50
- 5.4 小结50-51
- 第6章 促进山西省就业增长的政策建议51-59
- 6.1 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需求51-53
- 6.1.1 坚定不移地发展农业51-52
- 6.1.2 促进工业发展多元化,引导就业有序转移52-53
- 6.1.3 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深挖其就业吸纳潜力53
- 6.2 重点发展私营经济,增加就业机会53-55
- 6.2.1 完善产权保护的法制体系54
- 6.2.2 增加私营经济主体的融资渠道54-55
- 6.3 针对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建议55-59
- 6.3.1 建立统一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劳动力流动55-56
- 6.3.2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56
- 6.3.3 提高劳动者个人素质56-58
- 6.3.4 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58-59
- 结论与展望59-60
- 1、结论59
- 2、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军;郭兴华;;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9期
2 肖红波;;构建和谐四川的现实路径选择——基于就业弹性系数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25期
3 崔世海;;审视扩大就业[J];中国经济快讯;2001年28期
4 邓志旺,蔡晓帆,郑棣华;就业弹性系数急剧下降:事实还是假象[J];人口与经济;2002年05期
5 阎革;我国就业弹性系数迅速下降的原因[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6 吴泳清;;多方努力 缓解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J];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3年08期
7 蒋一鸣;从就业弹性看大学生就业现状[J];甘肃农业;2004年11期
8 张本波;;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5年08期
9 沈杰;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前景[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02期
10 本刊记者;;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05年百姓的就业与保障[J];就业与保障;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慧;;影响大学生就业参与的深层因素分析[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2 万建农;;坚持科学发展观 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3 王昊;;北京就业增长、经济增长和政策调整——以就业弹性系数为分析工具[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4 鄢泽照;;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动态关系研究[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5 沈杰;;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前景[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6 王昊;;北京就业增长、经济增长和政策调整——以就业弹性系数为分析工具[A];2011北京两届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文集[C];2011年
7 鲁锐;王爱丽;田宝强;田雨;张友全;;扩大我省就业的对策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陈诗达;陈凌;;浙江省青年就业[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暨2004浙江就业报告[C];2004年
9 杨运杰;张永军;;我国利率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诗达;陆海深;贺佩华;;浙江省社会就业现状分析[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经济高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高就业?[N];中国信息报;2006年
2 白天亮;420亿元就业投入少不少[N];人民日报;2009年
3 成浩;就业岗位哪里来[N];云南日报;2010年
4 执笔 田辉;实施更加积极政策做好我省就业工作[N];湖南日报;2012年
5 马志刚;在转型中实现更高质量就业[N];经济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尹晓宇;经济放缓 就业能否顶得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7 主持人 深圳特区报见习记者 尹传刚;解决就业难“公平”不可缺[N];深圳特区报;2013年
8 苏海南 张车伟 周天勇 李春玲;就业难与招工难,,两难并存探因[N];北京日报;2013年
9 ;多管齐下 提高就业[N];经济参考报;2002年
10 记者白天亮;今年力争新增就业岗位八百万个[N];人民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锦;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与促进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王丹;过度就业形成机制及其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熊思敏;中国高增长低就业的全国与分区对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胡娇;教育与就业[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姜世健;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志伟;中国就业函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戴勇;基于就业公平的转型期高校贫困学生就业扶助政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袁朝辉;中国直辖市就业结构演进及其空间特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9 奉莹;中国就业结构演变及就业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赖作莲;城乡就业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利莲;社会组织促进青年就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马森森;北京市城镇化与就业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周钦;我国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卓淮琴;外商直接投资对低收入劳动力就业的影响[D];东南大学;2015年
5 王倩倩;最低工资对新疆就业的影响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5年
6 王婷;和谐社会建构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菲菲;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8 王琳;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9 刘艳辉;广东省绿色就业发展与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10 冯旭静;我国灵活就业的发展及其对策探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98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898761.html